“印在东莞”开启新探索:新技术下探索向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印在东莞”开启新探索:新技术下探索向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虎彩印刷生产车间

10月30日,虎彩印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虎彩”)举办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于1989年建成投产,从东莞起步的虎彩已经连续13年进入中国印刷百强榜,并曾进入过10强名单。而其业务也从1989年的67万元向今天的百亿元梦想迈进。

同在虎门、2005年入莞的RR当纳利集团,在其刚刚投产的新厂区里,自动化印刷设备正在日夜不休地赶着来自全球的订单。

80公里外的桥头,2017年投产的力嘉集团精心打造的大湾区3D科创实验基地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该基地将于11月30日正式运营。

……

40余年风雨兼程,东莞印刷业已建立起门类齐全、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管理较规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格局,成为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印刷产业基地,在印刷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今,5G、大数据等新技术落地之际,东莞印刷业正在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方向大踏步迈进,书写产业变革之下东莞印刷业新的辉煌历程。

土壤 随制造业起舞

10月30日,虎彩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成为业界热点,印刷业在东莞的发展之路同样引起多方关注。

改革开放40多年,东莞制造业有多发达,印刷业的市场空间就有多大。正是制造业厚植的土壤,为虎彩乃至众多印刷企业蓬勃生长提供了足够的养分。

无论是家具、五金、制鞋等传统制造业鼎盛之际,还是诺基亚、台达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兴起之时,都为个性化特点极强的印刷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全市共有各类印刷企业3260家,而包装装潢印刷企业达2272家,占比近7成。

敬业(东莞)包装有限公司中国区(以下简称“敬业印刷”)进出口经理黄炳林20多岁就进入印刷行业,截至目前已经有40年的时间。多年的经历让黄炳林熟谙东莞印刷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来料加工,到后来港资、台资、民营企业崛起,以及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来看,制造业业态每变化一次,印刷业就同步变化一次。”黄炳林表示。

与此同时,东莞经济外向型格局明显的特征,同样反映到印刷业。目前我市有外资印刷企业326家,占全市印刷企业总数的11%,占全行业工业总产值40%以上。

在订单来源上,外向型经济的特征更为明显。因为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东莞印刷业积极拓展外向型业务,印刷产品及服务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牛津、剑桥、朗文等国际知名出版公司的出版物是我市一些外资企业的基本业务来源。2018年我市企业承印境外出版物种数达5.5万多种、11亿多册,包装装潢印刷品出口总值180多亿元,居全省前列。

时至今日,东莞不但有“中国环保包装名镇”“广东省环保包装专业镇”桥头镇、“广东省印刷重镇”望牛墩镇,而且形成了印刷业产业链全面发展的格局,仅次于德国Drupa的世界印刷第二大展——中国(广东)国际印刷展览会、中国(南方)印刷及设备器材展览会均永久落户东莞。

阳光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14年,港资印刷企业力嘉集团为了企业的发展开始对外考察。几经周转,力嘉集团选址落地桥头。“把公司落地到东莞,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因为恰巧遇到了桥头镇的相关负责人,必然是因为东莞毗邻深圳,无论是地价、东莞乃至桥头镇对印刷产业的发展规划,都十分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该公司副总经理马楚力表示。

“公司去年营收达6亿元。今年在外贸压力之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仍然可以维持和去年持平的水平。”马楚力表示,该公司目前国内业务已经占比4成左右。

比马楚力更早来到东莞开设印刷企业的黄炳林经历了同样的一番考量。“我是塘厦人,东莞自然成为首选。但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除了制造业基础之外,东莞的营商环境也成为我们选择落地虎门的关键因素。”黄炳林表示。

敬业印刷于2005年被美资企业RR当纳利全资收购之后,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去年,敬业印刷的营收达到12亿元。“我们近几年处于节节攀升的发展态势,市场前景看好。”黄炳林表示。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印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只有土壤,没有阳光,没有雨水,植物仍然无法健康生长。无论是力嘉集团的马楚力,还是敬业印刷的黄炳林,之所以落地东莞,他们所需要的阳光和雨露,离不开东莞持续优化大的营商环境,以及基于印刷业的产业未来所出台的多项政策。

就在几天前,《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18)》发布,对全国29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政商关系进行全面评价。政商关系健康总指数、亲近指数,东莞均排名第一。其中,健康总指数已是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这是东莞多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出的硕果。

就印刷行业及其所在的文化行业来说,在2010年,东莞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城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把印刷出版业列为我市未来十年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类别,提出了“把东莞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印刷复制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印在东莞品牌”的战略目标。

随制造业而兴起的印刷行业,在当今互联网、大数据等风口到来之际,东莞更是抢先布局,在2017年出台《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重点发展以数字印刷、合版印刷、立体印刷、绿色印刷为代表的高端印刷复制业。

此外,东莞还积极发挥协会平台的作用。东莞市出版印刷业协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吸纳会员2000多家,累计举办培训、座谈、交流等活动300余次,为促进行业交流,凝聚业界力量,提升行业实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会平台的效益也突显。2007年、2011年、2015年、2019年,东莞先后举办四届中国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已经成为东莞建设印刷强市和打造“印在东莞”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

谋变 印刷莞企多方探路

时代的变化常常让人目不暇接。互联网刚刚给人们带来海量的资讯,智能手机时代已然来临;4G已经让人体验到信息时代的便利,5G商用近日落地。

与此同时,伴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印刷业也不再仅仅作为制造业的附属行业,单一地承接印刷复制环节,而具有更多文化创意的元素,并随着技术的发展,向信息化、智能化、多层次的泛印刷领域迈进。

曾经与制造业同生共荣的印刷业,在近年来迎来了新的变局,成为集加工服务、文化和信息产业于一体的行业,开始了谋变之路。

力嘉集团正在装修的3D科创实验基地的空间内,中间展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印刷品,展台一侧是传统的2D打印区,展台另外一侧则是多种不同型号的3D打印的机器。

“2D是现在,是力嘉集团必须坚守的产业基础,3D是未来,助力公司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马楚力表示。

2011年,发展多年的虎彩开启了二次创业的大跨度转型。在固守包装主业的同时,投入巨额资金快速布局数码印刷市场。据虎彩印艺董事长陈成稳透露,8年来,虎彩在数码印刷工厂建设方面的投入高达5亿元。

与虎彩布局产业互联网领域不同,自2011年成立之初便切入快递电商行业印刷包装领域的广东天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耗资3000多万元定制了快递电商的包装印刷设备,发力这一新兴领域。

敬业印刷10年间在年营收实现翻倍的情况下,工人人数从原有的2300多人到现在只有1300多人,机器换人成为其中关键因素。

而在莞企本来涉足不多的国内书刊领域也有了新进展。东莞市本色印刷有限公司(下简称“本色印刷”)主要面向政府采购领域,并荣获中华印制大奖。近两年,本色印刷加快了自动化设备的更新速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印刷走向文化创意,从制造业产品的印刷包装走向快递电商这一新兴领域,莞企应时而变,多处出击,在行业迎来变局之际,踏出了一条以创新驱动走向未来的成长之路。

未来 加快实现向全面数字化转型

在力嘉集团的厂区里,一面醒目的招牌上写着“大湾区3D科创实验基地11月30日盛大启动”几个大字。不远处,苹果树创客空间、3D打印区,正在如火如荼地装修之中。

置身力嘉集团,有全球巡展、色彩饱满的艺术展示品;有让游客回到“过去”,体验一把活字印刷,在柔软的宣纸上“印刷”几句古诗的印刷博物馆……如果不是整齐摆放的书刊、包装印刷的产品,你或许会忘记这里是一家印刷厂。

对于未来,马楚力有着清晰的发展规划。“目前,整个印刷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印刷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印刷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马楚力表示,3D打印将成为东莞印刷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心,能够大大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制造业水平。

“11月30日,我们将举行大湾区3D科创实验基地开幕仪式,届时将聚集更多3D打印的人才。”马楚力表示。

黄炳林表示,随着港资、台资等印刷企业进入东莞市场,在带来先进技术,形成行业发展集聚效应的同时,国内的印刷企业也应该积极吸取经验,尤其是学习他们的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

“当员工达到一定数量后,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黄炳林表示,国内企业应从管理、规范、流程、系统、信息等着手,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的质量。

目前,东莞印刷业已建立起门类齐全、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管理较规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格局,成为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印刷产业基地,“印在东莞”已经成为我市一张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城市名片。

来自政策的支撑也为印刷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规划》提出,围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印刷业融合先进科学技术,加快实现向全面数字化转型。

消费升级、技术迭代、产业变革,是推动印刷业莞企持续向前的动力源泉之一,而东莞已然形成的印刷业产业实力、众多先进的设备技术、不断优化的政务环境,则成为企业扎根东莞,面向全国、全球市场的底气所在。

东莞印刷业,曾获得“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数居全省第一”的称号;如今的印刷业在时代的浪潮之下,必将由数量而趋向质量的发展之路,从传统行业走向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全面发展的新兴行业,在珠三角乃至全国的印刷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 张华桥/文 郑志波/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