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佳案成為臺灣蔡英文當局的“照妖鏡”

劉匡宇 社科院臺研所助理研究員

10月下旬,陳同佳被牧師感化願意赴臺投案,無論是對紓緩綿延時久的香港社會動亂,還是戳破臺灣島內特定政治勢力為選舉操作涉港議題,將司法問題政治化,撕裂社會、惶惑民心的伎倆,乃至於為臺港兩地的司法糾葛和政治紛爭提供解方,皆有解鈴還須繫鈴人之義。但蔡當局卻陷入了出爾反爾、今是昨非的政治算計,為了選舉利益考量而不惜損害兩岸關係、臺港關係和司法正義,不斷暴露其自私狹隘虛偽的政治原型。

首先,蔡英文當局在面對陳同佳自首時的首鼠兩端,讓其“反中牌”“主權牌”“司法牌”原形畢露。

蔡當局此前口口聲聲,“兩岸關係沒有好與壞,只有國家利益”,用所謂“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香港今日即是臺灣明日”的政治話術,將自己塑造為“臺灣主權守衛者”和“民主自由價值代言人和捍衛者”。不過,國民黨陣營,包括綠營內部的“獨派”都在抨擊蔡當局,以蔡當局的臺灣政治地位主張為推論,則臺灣必須“天經地義”、大張旗鼓地主張和行使其“司法管轄權”這一彰顯臺灣“主權”意涵和

法律地位的重要權力。

反觀蔡當局,卻在這麼一個彰顯其念茲在茲的“主權地位”的機會上出爾反爾、進退失據,表明其之前的冠冕堂皇言辭只是空喊口號,所謂“獨立”“主權”和“司法正義”等等蠱惑人心的字眼,只是特定政黨謀求政治利益時“借殼上市”的工具。

更加貽笑大方的是,蔡當局發言人徐國勇還一反在野時立場,用“臺灣有死刑,監獄管理亂”的藉口拒絕接收陳同佳,蔡當局情報頭子蔡得勝也乾脆坦白稱“拒陳”真正想法就是“擔心選舉節外生枝”,蔡手下官員們已經不惜用自曝臺灣政治陰暗與司法敗壞來阻撓陳同佳投案,顯見民進黨人眼中只有政治利益而無是非觀念,所謂香港人的“自由民主人權”,到了見真章動真格的時刻,必然一再淪為口惠空談,從來也不是民進黨人的真正關切。

其次,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在處理陳同佳案上的反覆無常,也赤裸裸地暴露出其政治算計凌駕司法正義的偽善政治價值觀。

一方面,從蔡英文、行政首長蘇貞昌到法務部門主管官員等,對陳同佳赴臺投案充滿戒心、集體失語,擔心有“政治目的”,但事實上這一做法無論是對臺灣處理類似司法管轄權問題和人權正義價值問題,鹹有正面意義的。

真正“受傷”的,是蔡當局一旦接收陳同佳,間接讓香港暴亂派喪失了這個政治工具,也就讓其原本虛構的“中國威脅論”和“挺港反中護臺灣”政治操作破攻。畢竟,蔡當局謀求的是借亂拉高兩岸對峙態勢謀求選舉紅利和政權存續,並不在乎犧牲臺灣香港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權益。

另一方面,表態拒收引發強烈輿論反彈後,蔡當局迅速祭出髮夾彎拿出“香港不審臺灣審”等“三套劇本”並自行宣佈要派遣檢警赴港“跨境執法”“押解”嫌犯,遭香港政府“打臉”後又轉而堅持所謂“司法互助原則”。

然而,此前是蔡當局對陳同佳發出了37年的通緝令,卻又用諸多借口拒絕接受陳,豈非更是滑天下之大稽?更何況,此前馬英九執政時期辦理的“林克穎逃英案”,就是在沒有司法互助協定的情況下,依照英國的《引渡法》規定以“未簽約領土(territory)”地位向英國內政部申請,這已充分證偽了民進黨高官們的法律搪塞說辭,即有無引渡方面的協定,都不是個案處理陳同佳案的前提。

更何況,以目前一中框架下臺港兩地的政治地位,香港不可能單方面與臺灣簽署類似協定,而臺灣也很難與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達成類似協定。此前,臺灣曾經與菲律賓簽署過一個類似協定,但今年,菲律賓就改變做法將臺籍嫌犯遣送回大陸而非臺灣。

事實上,兩岸之間本已基於“九二共識”簽署《兩岸合作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條例》,正是蔡當局破壞兩岸政治基礎而導致兩岸司法互助渠道擱淺。倘若蔡當局真有意尊重司法和人權,本應走此渠道處理陳同佳案。說白了,蔡當局扯東扯西就是不願意正面陳同佳,本質上是想要以退為進,借這個案子達成一份所謂的“臺港司法互助協議”,撈取政治資本,破壞一中框架。

所以,陳同佳案在臺港兩地引發的政治風暴和社會動盪及對臺港關係的衝擊,恰恰從一個側面折射出臺港兩地與中國大陸共同嵌入“一箇中國主權框架”之下的法理現實。目前,臺港兩地官方溝通管道癱瘓,香港駐臺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懸缺已達創紀錄的17個月,民間交流也在萎縮。

在一中框架下,臺港關係的冰冷是蔡當局破壞兩岸關係的必然惡果,也是蔡當局惡意操弄“反修例”問題吃港人人血饅頭的政治反噬。隨著事態持續演進和真相不斷揭示,蔡當局一切試圖渾水摸魚、火中取栗的政治操作必然會遭到更多的拷問與反詰。

事件為蔡英文選情帶來的衝擊,表明臺灣民眾也從此前盲目跟隨民進黨“反中禍港”的宣傳口號,開始更多解香港事態與民進黨政治操作的事實與實質。過去的大半年,蔡當局已經將“反修例”“親美反中”的政治紅利吃飽吃好,但這種竭澤而漁的唱高調和危如累卵的一邊倒政策也極大地限縮了其政治騰挪的迴旋餘地。

陳同佳案昨日是蔡當局的“槍”,明日蔡可能就不得不用它來自掘墳墓。蔡當局想要及時止損,不只難免昨是今非自我打臉,更會陷入大陸、美方、香港以及島內的藍營、中間選民和綠營“獨派”的政治夾縫中,動輒得咎,無所適從——正如“中共代理人法案”兩面不討好的修法一樣。

恐非巧合的是,那邊廂國民黨提名的2020參選人韓國瑜正式請假參選後展開土地傾聽之旅,民調已有觸底回暖態勢,這恰與民進黨在陳同佳案上操作失分同步。隨著國民黨從黨主席吳敦義到“立法機構黨團”的批判論述力道不斷加強,再加上深綠的“時代力量黨”和親扁人馬的釜底抽薪,蔡想輕易從漩渦中脫身止血,恐怕並非易事。表面上看,這是一次搬石頭砸自己腳的政治失算,本質上則是“臺獨”政黨狹隘偏激的政治訴求,在島內失序崩壞的選舉政治場域內,必然導致的利令智昏、以惡致愚。(責任編輯:唐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