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日本如何避免成為殖民地的命運?因為太窮,列強看不上

19世紀的亞洲是被殖民被奴役的時代,也是西方列強徵服亞洲的時代。曾經稱霸歐洲的奧斯曼土耳其被英法俄按在地上摩擦,變成了“西亞病夫”,大清帝國被英法聯軍擊敗被迫簽訂《北京條約》逐漸成為半殖民地,而伊朗愷加王朝也被英國和俄國列為保護國。足足有4457.9萬平方公里的亞洲,卻只有只有三個獨立國家存在於亞洲,其中日本就避免了成為殖民地的命運,日本是怎麼做到的呢?

19世紀日本如何避免成為殖民地的命運?因為太窮,列強看不上

日本能避免成為殖民地,是內外因共同的結果,總結起來應該有四點。

一、亞洲反殖民鬥爭風起雲湧,列強顧不上日本

19世紀整個亞洲發生了鉅變,整個亞洲基本上已經成了西方的殖民地。但歐洲國家以彈丸之地控制數倍於己的亞洲,還是捉襟見肘的。亞洲最富饒的地方是中國大陸以及南亞次大陸,英國佔領了整個南亞,俄國佔領整個西伯利亞。然而19世紀中葉,亞洲的民族意識也開始覺醒。1950年,洪秀全發起金田起義,浩浩蕩蕩的太平天國運動持續數十年,1857年章西女王也發起了印度民族大起義。這使得殖民者根本無暇估計小小的日本,日本長州藩倒幕派首領久坂玄瑞就曾說道:“由於中國‘長髮賊’(太平軍)勢盛,所以英法不敢訾議向日本用武,萬一‘長髮賊’向英法屈服,英法一定會入寇我國。”因此,中外反殖民鬥爭客觀上保護了日本的崛起。

19世紀日本如何避免成為殖民地的命運?因為太窮,列強看不上

二、日本是一個貧瘠的島國,列強不太“感冒”

西方列強吞併了印度,吞併了東南亞,吞併了西亞,唯獨沒有吞併日本,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日本是一個島國,自然資源貧乏,物產不豐富,又沒有黃金白銀,簡直是“鳥不拉屎”的地方,列強不夠感冒。在列強眼中,日本還不如朝鮮王朝有用,好歹挨著中國。1853年美國海軍將領馬休·培裡以武力威脅幕府開國引發的“黑船事件”,也只是因為需要補給煤和糧食而已。

19世紀日本如何避免成為殖民地的命運?因為太窮,列強看不上

不如中國和印度富饒的日本,反而因禍得福,避免了被殖民的命運。

三、日本人堅決反對列強入侵,並取得戰果

19世紀的亞洲諸國確實很不給力。一盤散沙的印度沒怎麼反抗,就被大英帝國納入了殖民版圖,而衰落的清朝割讓了庫頁島,外西北等大片領土,土耳其更是差點滅國。而日本就比較硬氣。除了黑船扣關,日本人對於西方殖民者還是很給力的。1861年俄國入侵對馬島,竟然被日本島民擊退,1863年,英國入侵長州藩,也被高杉晉作擊退。面對硬骨頭的日本,列強覺得拿下日本也沒什麼好處,畢竟就是打贏了日本這窮地方也沒什麼可賠的,不像清朝動不動能賠千萬兩白銀。

19世紀日本如何避免成為殖民地的命運?因為太窮,列強看不上

這就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四、明治維新促使其擺脫被殖民命運

1863年,日本大名和武士發起倒幕運動,徹底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德川慶喜只好“奉還大政”,年輕的日本國王明治發起了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明治維新。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廢潘治縣,經濟上殖產興業,並全面西化。至19世紀80年代,日本已經成為一個朝氣蓬勃的資本主義新興國家。1914年,日本全國鐵路總里程超7000公里,而面積30倍於日本的中國也只有9900多公里的鐵路。西化而強大起來的日本,就此擺脫了被殖民的命運。而此時的清朝經過30年的洋務運動卻如同一艘破船,搖搖欲墜。

19世紀日本如何避免成為殖民地的命運?因為太窮,列強看不上

但強大起來的日本很快就走向了擴張的道路。中國的藩屬國琉球、李氏朝鮮以及國土臺灣島都成了日本侵略的對象。公元1894年,日本在甲午海戰中擊敗清朝,李鴻章帶著慈禧的詔命用顫抖的雙手簽下了《馬關條約》。東亞的傳統權力格局就這樣新老交替了下去。

19世紀日本如何避免成為殖民地的命運?因為太窮,列強看不上

日本的崛起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對19世紀的日本來說,貧窮反倒成了一種幸運。所以,千萬不要小看窮人,爆發起來的窮人總有無窮的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