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的起義:快速瞭解“一揆”是什麼

古代日本的起義:快速瞭解“一揆”是什麼

長享二年(1488年)6月9日,加賀國發生室町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一向一揆,加賀國守護富樫政親在這次聲勢浩大的反抗中被二十餘萬一揆眾殺死。此後,直到柴田勝家攻破金山御坊的100年間,加賀國成為由一向宗門徒自治的獨立國家,關於加賀一向一揆的具體經過,參見。

不過,這一次我們討論的不是加賀一向一揆。

今天,我們假設一下,如果你是生在戰國時代某座惣村的一個村民,當你的村子決定組織一揆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藉此,我們將少許探討戰國時代一揆的組織形式。


你忙完了一天的農活,帶著一身疲憊走入家中,你正打算打水洗個臉,村頭傳來了村太鼓的聲音,你連忙放下拉到一半的轆轤,趕往村頭的集會所。

在惣村中,一般諸如神社、寺廟或者村番頭家附近,都會設有太鼓臺,經濟情況較好的村子會有比較有排場的鳴鐘臺。它的作用就是號召惣村中有集會權的村民參與集會。通常情況下,在太鼓或者鐘鳴響之後,與會者需要在兩炷香燃盡之前趕來,否則將會視為缺席,遭受暫時剝奪集會權的懲罰。

這次集會在村裡唯一的寺廟前舉辦,理所當然,你生於斯長於斯,這座小小的寺廟就是那個時代你唯一的精神寄託。因此,當這座寺廟響應來自石山御坊的號召組織一揆的時候,你也不得不答應了下來。

古代日本的起義:快速瞭解“一揆”是什麼

主持這次集會的是個來自外地的僧官,他乾巴巴地復讀著前兩年本願寺顯如在石山舉辦的報恩講的內容,若不是村民們信仰堅定,恐怕早已一鬨而散。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本願寺派往各地協助組織一揆的僧官數不勝數,就這麼一座小村子,很難指望來一個靠譜的僧官。

宣講結束,番頭將一柄白紙傘傳遞給與會的村民們,村民紛紛簽上自己的名字,不會寫字的,就由協助番頭處理村中事務的沙汰人代簽,隨後村民劃破手指,按上名為“血判”的血指引加以確認。

這種署名記錄一揆參與者的方式稱為“傘連判”,在中世日本,連判署名不光用於組織一揆的誓約,也用於民眾向大名發起訴訟時簽署訴狀。傘連判的好處在於,簽上的名字沒有前後順序之分,即使被大名報復,也無法輕易找到“禍首”,這也是一揆信條的體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傘連判傳到你眼前,你發現傘的最內圈簽署的全都是村裡僧人的名字,你知道原因為何,由於這座村莊篤信一向宗,僧人在村裡話語權極大,甚至番頭都要聽從他們的指示。相應的,他們也要承擔起責任,雖然沒有先後順序,但在組織一揆的時候,他們還是要擔負起“核心”的重任。

古代日本的起義:快速瞭解“一揆”是什麼

在傘連判發明之前,一般惣村簽署連判的順序是由“孔子次第”決定的。雖然這個名稱聽起來文雅,實際上卻只是抽籤而已。除了番頭、沙汰人、中老等村中有威望的人需要簽署在最前,其他人依靠抽籤決定先後次序,到時候就算被抓了典型,也不能有怨言。

畢竟,一揆的本意就是“眾人合力為一,集中力量解決問題”,一揆的另一個名字“一味同心”就表明了這個含義。在這座村莊中,大家要做的,就是組織成一揆組織,合力抵抗周邊領主收稅、出兵的行動,為一向宗的教友提供幫助。

古代日本的起義:快速瞭解“一揆”是什麼

除了一向一揆之外,還有許多一揆的形式,不同形式的一揆也有不同的目標:

  1. 一味神水:最早的一揆組織形式之一,以神道教信仰為中心,特徵是參與者都要飲下御神水,以示歃血同盟。與一向一揆不同的是,神社未必是一揆運動的組織者,但神社佔有土地、僱傭人員較多,至少也是一揆內部的主力;
  2. 德政一揆:非宗教性質的一揆,農民自發組織一揆,要求領主頒發“德政令”——也就是免除當年租稅和債務的行政命令。一般而言,這種一揆是由於領主壓迫太重才會產生,但也有德政一揆實際上是受敵對領主指使的故意破壞的情況;
  3. 土一揆:非惣村領導的一揆,惣村是由村民自選自治的村落,土一揆的組織者則多有臣服於大名的小領主或是下級武士等等,他們的目的也並非為惣村爭取權利,而是推翻自己頭上的領主取而代之。土一揆也有和一向一揆結合的情況,如加賀一向一揆中的長享一揆,參與者多有加賀本地不服富樫氏統治的土豪,如攻下高尾城的河合宣久、加賀鏑木氏等。
  4. 馬借一揆:由近江地區航運、馬匹馱運業者領導的一揆,組織形式與其他一揆大相徑庭,主要目的是保護自身在近畿地區運輸業的壟斷地位,類似武裝化商業行會。

一揆組織的歷史跨越室町時代、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直到明治維新之後仍有短暫復甦,說到底,無論是參與還是組織一揆的人,都只是歷史軌跡的縮影而已。當我們以現代眼光審視的時候,難免會陷入結果論的誤區。有壓迫就有反抗,這是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不變的真理。當我們懷著或求知或獵奇的眼光看向異國他鄉的歷史記憶時,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自己的影子。

古代日本的起義:快速瞭解“一揆”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