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鐵路拉林段巴玉隧道貫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西藏山南11月2日電 記者代玲、通訊員劉明川報道:川藏鐵路拉薩到林芝段重點控制性工程、被列為一級高風險隧道的巴玉隧道2日成功貫通,為川藏鐵路拉林段2021年實現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悉,川藏鐵路拉林段全長435.48公里,是雪域高原又一條“天路”,目前已進入建設關鍵期。巴玉隧道正洞全長13073米,平導全長9481米,最高海拔3500米左右,最大埋深2080米,最高地溫約為47攝氏度,其中94%位於巖爆區。隧道巖體中聚集了很強的地應力,形成了重度巖爆。巖爆發生時,石塊會從洞壁、洞頂等處彈射出來,“像炮彈一樣飛濺”,十分危險。

“巴玉隧道巖爆發生的強度大、頻率高,一般巖爆持續時間達到2個至6個小時,最長持續超過一週,甚至在巖爆發生幾個月後還會有二次巖爆,這在世界隧道施工史上十分罕見。”巴玉隧道項目指揮長喬志斌表示,建設者們戰勝了上千次巖爆威脅,隧道才安全貫通。目前,該隧道創造了高原鐵路隧道獨頭掘進7015米的最高紀錄。

為有效應對巖爆,建設者聯合中國科學院對掌子面前方地應力、巖爆等級、巖爆預警及預防等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建立起了涵蓋微震監測、地應力檢測和超前地質預報等巖爆預警、預測和觀測平臺,發明了跟蹤巖爆的微震傳感器陣列動態佈置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