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智商的電影,反轉43次的懸疑,瞭解一下?

真正可怕的是人心。

以前一直覺得懸疑片總是伴隨著驚悚,那種閃回的畫面,劇情的節奏,特殊的光影效果,把觀影的人置入一種難以消解的心理恐懼中。

如同之前討論過的《心理罪》通過“犯罪心理畫像”,用血腥突然的視覺效果達到驚悚懸疑的感覺,以及根據韓國影片《走到盡頭》(2014)翻拍的《破·局》,突出人物心理變化,以此帶快劇情節奏。

測試智商的電影,反轉43次的懸疑,瞭解一下?

《破·局》

而這一部西班牙小語種影片《看不見的客人》,有條不紊的敘事,前期節奏緩慢,利用電視機的播放,以鏡中鏡的形式簡單明瞭的快速介紹了事件背景。利用“律師”和嫌疑人對話的形式,進行案件的回述,看著其貌不揚,實則是循序漸進的燒腦。

導演以謎題架構了整個敘事空間,讓劇情有動力前進,一起謀殺案牽引出另一起殺人案。

其實,律師一直在強調:注意細節,這已然是對觀眾的一種引導,最後才恍然大悟:哦~原來這個表情是因為那個。鏡頭一樣經過了精巧的設計,律師和當事人分坐於長桌的兩邊,分別佔據一半屏幕,勢均力敵,從一開始兩人就不是同一陣營。回述是整個畫面色調變冷,一部分殘忍一部分哀傷。

測試智商的電影,反轉43次的懸疑,瞭解一下?

為什麼說《看不見的客人》完完全全把我騙了呢?這經歷了三個關鍵過程。

“相信”

一開始還真的以為男主艾德里安(馬里奧·卡薩斯 飾)是無辜的,律師弗吉尼亞·古德曼(阿娜·瓦格納 飾)是來幫助他擺脫誣告。這點無疑是因為男主自述的案件過程相當縝密,真正令人難以辨別的謊言就是將真相摻雜其中。

艾德里安的敘述中沒有迴避已經眾所周知的事實:與勞拉(巴巴拉·萊涅 飾)的婚姻外戀情。謊言則是通過把勞拉的形象惡化,以畫面表現給觀眾的時候,完完全全是表現的一個懦弱的被婚外情女友控制的“受害人”。

測試智商的電影,反轉43次的懸疑,瞭解一下?

“懷疑”

“律師”對男主所敘述的案件經過的質疑,這時開始對艾德里安的清白表示懷疑,律師彷彿洞察了真相,並且已經想到了比艾德里安更能自圓其說的辯護方案,進一步獲取了男主的信任的同時,讓我也認為這位律師是一位無視道德倫常、不顧法紀的黑心律師。

測試智商的電影,反轉43次的懸疑,瞭解一下?

“真相”

看過很多律政劇(如《怒火街頭》),律師都會跟當事人說:你要對我說真話,我才能幫你。於是同一個故事,截然相反的劇情,又和之前的敘述有一絲關聯,只不過主導的人變成了艾德里安而非勞拉。這時畫面呈現的男主已經完全變了一個人,冷漠殘忍,無所不用其極。

測試智商的電影,反轉43次的懸疑,瞭解一下?

這一次的譯名《看不見的客人》真的譯出了新的高度,兩層含義:

一是指密室殺人案中那個不見了的兇手。這時腦海裡總是響起《名偵探柯南的》旋律,所謂的密室殺人,只不過是兇手利用某種特定的手法,利用了你看不見的細枝末節,達到了掩人耳目的功效。

二是隱指這一位假律師。隱藏在假面具下,作為客人來到當事人家中,卻不以真面目示人,視為“看不見”的客人。

為什麼精明縝密的男主,直到真律師出現才恍然?

按理來說,每一步都精心佈局的艾德里安,怎麼就會輕易的著了假律師的道兒了呢?其實也不必費解,自一開始他也沒有全然信任過誰,兩人相互試探。顯然律師技高一籌,先拋出一個假命題,製造假象增加緊張感和侷促感,樹立“從未輸過官司”的形象,增添安全感和信任感,以保持主導地位,趁機給出時間限制。

“只有180分鐘敘述案件過程,之後遍立刻會上庭,而控方已經有了關鍵性證人,這個證人會使罪名成立,失去一切。”這樣一個重磅炸彈,再心思縝密也會因做賊心虛而慌亂,但短時間內也會恢復平靜。

於是,艾德里安還是對律師保留態度,做進一步試探,最終讓艾德里安放下戒備的,也許是談話進行中那兩通電話,一個艾德里安深度信任的人“證明了”律師的身份,使他放下了一部分戒備;窗外被害人的出現,把艾德里安的不安拔到最高處,律師建議嫁禍,戒心完全放下。

值得一提的是,隱藏在謎題背後人性的黑暗。

恰巧看這部影片之前,也回顧了一部謎題類影片,諾蘭導演的《致命魔術》(2006),影片最終把答案歸結於高科技的運用,側寫人性的陰影面。

測試智商的電影,反轉43次的懸疑,瞭解一下?

《致命魔術》

而《看不見的客人》對人性的描述更加隱晦。

艾德里安,一個成功的科技商業人,有美麗溫柔的妻子和活波可愛的女兒,人物設定在一個美滿的家庭和體面有潛力的事業。但另一面,與勞拉的婚外戀情,也多少表現了他對現狀的不滿,及藏於內心深處的野心。在敘述案情過程中,幾次畫面表現妻子和女兒,和其現實獨居形成鮮明的對比。

因為不想失去原有的一切,慾望利益變成了尖銳的刀子,變成了殺人的利器,而男主也從一個本應幸福的生活中跳脫到殺人犯的身份下,黑暗一步步將他吞噬,直至最後也毫無悔過之心。

律師,本應該是純粹正義的使者,而影片中則要複雜的多,一副冰冷的面孔,有時候甚至顯露出兇惡,她步步緊逼絲毫沒有鬆懈,她說的每一句話,都在暗示當事人法網恢恢。在這樣的外衣之下,不過是一位失去兒子痛不欲生的母親,觀影時曾多次認為這位目前已經傷心過度離開人世,最終以另一個面目出現,無不體現著“母親”這一角色在鏡頭外的堅韌。

與之相比,父親的角色托馬斯(何塞·科羅納多 飾),則更突顯了一個本分家庭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故,那種痛不欲生的感覺,從一個樂於助人,話也特別多的開朗老頭,瞬間老了好幾歲,變得沉默寡言並且易怒。

對於勞拉,並無太大篇幅的描寫,大多都是通過不同人的描述,她可以說是良心尚未泯滅的代表,而她的死亡或多或少都表現了人性的徹底沉淪。

導演以開放式的結局為案件收尾,看似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還會掀起什麼波瀾留給觀眾猜想。看完後震驚之餘,我想這絕不是一部看一遍就能看到所有細節的電影,縱然已經知道真相,但更多的細節也值得二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