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說起航天領域的成就大多會首先想起美國,但其實有一個與其不相伯仲的國家很少有人想起,這就是分裂之前的蘇聯。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在航天飛船和空間站方面的造詣是美國比不了的,其中的航天故事也不為大多數人所熟知。

1965年3月18日,列昂諾夫打開了艙門,朝外面輕輕邁了一步。

萬物空寂無邊,他感覺不到自己在移動。儘管他正以飛機數倍的速度在高速穿越空間。

我被群星環繞,感受不到束縛。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刻的感受。”

在列昂諾夫的腳下,陌生又熟悉的藍色星球,我們的家園正如畫卷一般展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我對自己說,是的,地球絕對是圓形的,我相信。直到從太空看到地球,我才知道圓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人類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時間記錄下此刻。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列昂諾夫的身後,是一條16英尺的繩子,將他跟太空艙連在一起。

此時,地球人都在觀看著這一人類的盛舉。蘇聯人信心滿滿。在第一次把人類送到太空時,蘇聯直到確定加加林的安全,才向外界宣佈了消息。

而這一次,他們準備直接展示蘇聯的太空技術。

也許是美國日夜開工的火箭流水線讓蘇聯感受到了壓力。

列昂諾夫飄浮在太空中,此時,他發現自己無法觸摸自己大腿上的快門開關,導致胸前的攝影頭並沒有如期開始工作。

這是一個不好的預兆,但列昂諾夫並沒有意識問題的嚴重。

他無暇顧及太多,他完全被太空的浩瀚震撼住了。

“眼前是難以形容的美麗”。列昂諾夫後面回憶道。“我像海鷗張開雙翅,衝上了地球的高空。”

“該回來了。”列昂諾夫聽到了隊友的呼喚,帕威爾·貝爾亞耶夫正飛船裡控制著飛船。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列昂諾夫有些不情願,但他知道,該回來了,事後他才知道,自己這一次的太空漫步總共歷時12分鐘9秒。

目前為止,一切順利得不像真的。而問題終於出現了。

他自己沒有膨脹,他的宇航服膨脹了。

事實上,列昂諾夫無法觸摸自己大腿上的快門開關時,就已經給他預警。

在高壓下,他的太空服不知不覺變得膨脹、堅硬,任何肢體運動都變極為困難。

他無法打開自己腿上的開關,牽引他的繩索也怪異的彎曲著,更要命的是,他發現自己突然卡在了氣密艙門口。導致身後的艙門無法關閉。

“執行任務的尾聲,我意識到我的腳已經從鞋子裡拔出來了,我的手已經從手套上拉開了。我的整個宇航服都伸展得如此之大,以至於我的手腳似乎都萎縮了。”

這是以前沒有預料的情況。

事實上,列昂諾夫並沒有向地球彙報自己所經歷的危險,因為他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地球幫不上任何忙。

蘇聯倒很快意識到了不對,當即切換了頻道,把直播太空行走轉而向觀眾播放莫扎特的安魂曲。

但所有觀看節目的蘇聯人都知道,他們的宇航員出問題了。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如果我不能返回航天器,我的頭盔上裝有一顆自殺藥。”列昂諾夫說道,他早就做了萬一回不來的打算。

而蘇聯太空計劃的負責人科羅廖夫曾經指示帕威爾,如果列昂諾夫太空行走失敗,無法返回飛船 ,你必須獨自將飛船開回來。

好在,列昂諾夫並沒有選擇服藥,帕威爾也沒有把飛船開走。

“即便犧牲自己的生命,我的戰友也不會讓我孤獨地留在太空。”列昂諾夫說道。

接下來,他要想到一個回到飛船的辦法。汗開始在列昂諾夫的頭上滲出,後面他才知道,這短短的數分鐘,他整整瘦了三斤。

這時候,列昂諾夫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

“在宇航服上打開一個小口,把宇航服裡的空氣釋放出來 ,這樣航行服縮小,就可以走進艙門了。”

可釋放氧氣會導致缺氧跟失壓。而且他只有一次嘗試的機會。不嘗試,會慢慢死去,嘗試失敗,會迅速死去。

列昂諾夫成功的機率領大概只百分之二十五。

我感到手腳刺痛,好像有針在扎。”隨著氣體的排出,列昂諾夫開始出現減壓病的症狀。

幸運的是,在昏倒之前,他成功讓自己的宇航服瘦了下來,從而擠進了艙門,回到了飛船內。

但磨難並沒有結束。

剛關上氣閘艙門,飛船就發生了一次小小的爆炸,艙門被炸飛,好在乘員艙氣密性並沒有受到影響。

剛解決了這個問題,艙內的氧氣壓力又突然增大,只需要一點點火星,就會將太空船炸成一堆飄浮太空的垃圾。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經過七小時候的排查,氧氣巨增的問題解決了,但新的問題又來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那起小爆炸的影響,飛般的自動駕駛系統出現了故障是,太空艙開始不受控制的滾動。

列昂諾夫跟隊友帕威爾只好啟動手動控制。好不容易控制下來,新的問題再次出現。

“我們手動啟動發動機之後,我們能感受到兩艙分離時的一下震動,但是,有什麼東西不對勁!我們隨後感到一股向後拖拽的力量,於是我穿過頭朝舷窗外望去,發現一根通訊纜繩還將兩個艙段連接著!這樣一來,飛船就失去了控制,直直的朝著地球落下去!”

好在,與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燒斷了連接兩艙的通訊纜繩,返回艙終於擺脫了糾纏,減速降落傘打開了。

但飛船並沒有按照預定的地點降落,他們的降落點遠離原定著陸點一千多英里。落到了冰天雪地裡的西伯利亞森林。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艙外的溫度在零度以下,他們不知道救援什麼時候會來。而唯一慶幸的是,狼並沒有在人之前找到他們。

“我們在荒無人煙的森林是捱過了兩個寒冷的夜晚。幸好我們沒有遭遇狼或者熊,但我們知道我們周圍有很多這類猛獸。當時正值春天,動物們正飢腸轆轆。再一次,我們真的很幸運!”

兩天後,救援隊找到了他們,只是叢林無法進行開進大型汽車,直升機也無法降落,他們只好踏著滑雪板,滑出了叢林。

列昂諾夫成為了繼加加林之後最為盛名的航天英雄。他原本有望做出超過加加林的航天功績:搶在美國人之前登上月球,只是因為蘇聯航天靈魂人物科羅廖夫去世,導致蘇聯研製的登月火箭N1屢屢無法投入使用,才讓美國人捷足先登。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的航天故事依然在繼續。

1985年的2月,他們的禮炮七號空間站突然失去了信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禮炮七號是他們兩年前發射的空間站,短短兩年已經接待了七個乘組往返。其中包括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員薩維茨卡婭。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這是蘇聯的明星太空間,面對突然的失靈,一向神經大條的蘇聯人並沒有慌張,他們認為,這應該是發射機跳閘,只要重新啟動就能恢復正常。

於是,他們向禮炮七號發出了重啟指令,可發射機毫無反應。

更壞的消息傳來,空間站的無線電接收機也罷工了。

蘇聯人這才意識到,他們的明星空間站變成了斷線的風箏。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禮炮七號的消息傳到了美國。美國航天局極為興奮,他們正在籌劃星球大戰計劃,而在太空上,蘇聯一直領先著半個身位。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美國的腦海裡產生。如果把失控的太空禮炮空間站拉回來,不就可以破解蘇聯的太空技術?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這背後的問題太過複雜,甚至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但在巨大利益面前。美國總統里根心動了。他口頭表示,如果蘇聯人搞不掂,我們可以把禮炮七號找到,然後帶回到美國來。美其名曰,防止太空間掉在美國領土,造成美國人員傷亡。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人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找到在太空遊蕩的禮炮七號,要麼摧毀它,要麼帶它回家。

蘇聯人選擇了第二個,向太空發射聯盟號飛船,對接失控的禮炮七號,然後修好禮炮七號。

這幾乎是一個不可完成的任務。

禮炮七號已經失去了聯繫。對接需要航天信號的合作,怎麼在沒有信號聯絡的情況下完成對接呢?

而且遊蕩中的禮炮七號到底發生了什麼,裡面是什麼狀況呢?

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太多,誰都沒說,但大家都心知,這是一個單向的死亡任務。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1985年6月6日,蘇聯聯盟T-13號飛船發射升空,兩位蘇聯航天員向這個史無前例,甚至後無來者的任務發起了衝擊。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他們是弗拉基米爾·賈尼別科夫和維克托·薩維尼赫。

飛船找到了遊蕩了一陣的禮炮七號,前面的情況讓他們稍鬆了一口氣。

禮炮七號並沒有失控,這意味著對接成為可能。但他們很快發現了問題。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飛船的太陽能板並沒有對準太陽,這意味著飛船可能失去了電力系統。

賈尼別科夫開始手動控制飛船,以1.5米/秒的速度向空間站接近。這是一個極高難度的操作。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空間站的飛行速度高達每秒數公里,跟它對接,等於在空中把兩個子彈連在一起。而且還是不停轉動的子彈。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稍有不慎兩者就會相撞,事實上,在對接的前幾秒,宇航員還在不停的彙報,對接無法完成,但就在最後的一二秒,賈尼別科夫突然釋放出了對接器,奇蹟般的連接了上去。

這是人類首次對接非合作航天器。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這樣的場景屢屢見於美國的科幻大片,其實,都不過是在向賈尼別科夫致敬。

對接成功,只是拯救禮炮七號的開始。現在他們需要查看禮炮七號的內部情況。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八天。因為䃼給水就是這麼多。

弗拉基米爾·賈尼別科夫和維克托·薩維尼赫打開了對接口,經過測量,裡面的情況又是有喜有憂。喜的是內部的氣壓穩定,憂的是裡面的溫度極低。

此時,跟地面的聯絡暫時中斷。地面指揮站在斷線前給出了建議,多穿點,多吃點……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進入之後,發現情況比預想的還要糟糕,空間站的機器上已經結冰,如果不通電,室內的溫度提不上去。但如果通電,溫度上升過快,融化的水可能會導致機器短路。

而且沒有通風系統,在裡面呆的時間太長,很可能二氧化碳中毒。兩人只好採用輪替工作的方式。

留給他們的時間也不多了,他們只帶來了八天的水,就算加上原空間站的補給,他們最多也只有12天的時間。

當然,還需要把太陽板對準太陽。可這時,禮炮七號的太陽翼已經無法定向。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於是,宇航員又回到了飛船,利用飛船帶動太空站翻滾,將空間站太陽翼調整到了太陽的方向。

有了電,一切都好辦了,通風系統恢復了,通信系統也在三天後恢復。跟地面失去聯繫四個月的禮炮七號終於發回了信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新的飛船帶來了補給,薩維尼赫在禮炮上工作了169天, 賈尼別科夫工作了一百多天,終於失控的太空間重新收了回來。

這時候,美國人只好把發射架上的太空飛船撤了下來。

事實上,此時的蘇聯已經顯出疲態,但他們依然能夠完成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

回顧蘇聯的歷史,就會發現,蘇聯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極為別類的存在。

沙俄時代,這片土地還是一個農業社會。

1925年,蘇聯提出工業化,兩個五年計劃後,蘇聯工業化,半個世紀 後,蘇聯成為世界頂尖強國,創造了數不清的第一。

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送動物進入太空:斯普特尼克2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第一個擺脫地球引力的宇宙探測器:月球1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第一個跟其它星體親密接觸的宇宙探測器:月球2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第一次看到了月球背面:月球3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第一次把人類送入太空:東方1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歷史上第一名宇航員: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第一次把女性送入太空:東方6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上第一次進行太空行走:上升2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第一個在另一顆行星上著陸的宇宙探測器:金星3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第一次從其他星體上取回樣本:月球16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第一個宇宙空間站:禮炮1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第一個載人空間站:聯盟11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第一個進行宇航員輪換的空間站:和平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人類第一次全自動無人駕駛的航天飛機任務:暴風雪號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有人戲言,蘇聯的老本,俄羅斯可以吃二十五年,我們分一勺立馬像開掛一樣。

那蘇聯為什麼強大?

答案是教育。

1755年,乾隆二十年,莫斯科大學成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到蘇聯解體的今天,莫斯科大學的數學系依然是世界頂尖的存在。

俄羅斯人曾表示,莫斯科大學數學系是他們壓箱底的底牌,只要莫大的數學系還在,俄羅斯就是成了廢墟,也一定有再崛起的一天。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莫斯科大學的排名不高,只有九十多位,遠低於北大清華,俄羅斯的其它大學排名就更低了。

但俄羅斯大學的畢業生非常搶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任正非就說:“新西伯利亞大學連續六年拿到世界計算機競賽冠軍、亞軍,但是所有冠軍、亞軍都被Google用五、六倍的工資挖走了,從今年開始,我們要開出比Google更高的薪酬挖他們來,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創新,我們要和Google爭奪人才。”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華為的通訊技術就是一位俄羅斯數學家突破的,這個突破幫助華為迅速佔領了歐洲 市場。是華為通訊科技上關鍵的一步。

所以,華為才不惜重金到俄羅斯搶人才。

科技界的共識,俄羅斯的理工畢業生極為優質。

因為這些人都是俄羅斯超變態的精英模式培養出來的。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在小學階段,俄羅斯就開始尋找優秀學生。俄羅斯小學生畢業時,能夠在一本數學物理科普雜誌拿到一份試卷。做完後有專門的部分進行評分。

成績優秀,能夠得到一個口試的機會。通過口試,就可以進入專門中學。比如數學中學。在這個中學裡,會安排大學的教授來給中學生上課,保證這些優秀學生將來能夠進入莫斯科大學。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莫斯科大學就有柯爾莫哥洛夫中學。全國招收有天賦的學生,學費免費,貧困學生還有補助。而且這樣的特殊學校絕對不允放走後門的存在。

俄羅斯的大學是有開後門的,但都是二線大學,像莫斯科大學這樣的學校,絕不可能有走後門進去的。等於211可能,985不要想。

這些學生從中學起就開始培養。

中學生將花一半的時候去聽各種大師講課,講課的包括俄羅斯最偉大的數學家柯爾莫戈洛夫。而這些講課的內容都會整理成文稿在科普雜誌上發佈,以供沒有機會進入的學生去學。這些科普雜誌在歐洲都很受歡迎。

前段時間有一位讀者就私信我,問有沒有那套俄羅斯人寫的科普書。

他沒有說書名,但我一聽就知道他說的是哪套。因為這個書太有名了,可以說俄羅斯人就是看這個書長大的。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這套書叫《俄羅斯大師科學叢書》,一共十本。是俄羅斯最有名的科普大牛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寫的。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他牛到什麼程度?

為了表彰他的成績,人類拍到的第一個月球環形山,名字就命名為“別萊利曼”環形山。

這套書一共有十本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可以說,理工類的基礎的一些知識,這套書全講到了。

這裡面的講解很多有趣的現象,比如在一輛行進的火車上,有一個點卻是往後開的。這個點是什麼點呢?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還有怎麼不靠近樹來測量樹的高度。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這個書,說實話,不是一個隨便看看的書,不是那種漫畫類的科普書。它切入的點很淺,但會慢慢講到很深的知識。而且有一點偏奧賽,畢竟奧數這個東西就是蘇聯人發明的。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這個書比較合適小學高年級以及初中的孩子。孩子還需要一定的閱讀能力的。在孩子的學習中,可以看一些漫畫類的科普書,但最終一定要歸到這樣專業性的科普書上。

因為高考的時,題目就幾乎全是文字的。好多孩子連題都讀不完讀不懂,就是隻看漫畫型的,不看文字型的。

看了他們俄羅斯的書,你才得懂俄羅斯為什麼這麼牛。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我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看看這套俄羅斯人寫書。對孩子提高科學認識,尤其是漲成績,很有效果。為什麼呢?

一是俄羅斯本身的教育是世界一流的。他們的教學方法很特別。

另外,俄羅斯的教學體系跟中國教育是無縫銜接的。因為中國的教育體系就是學蘇聯的啊。

最後,中國更容易理解俄羅斯的思維模式。大概大家還是有淵源的。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二來,我們引進英美的書多,但俄羅斯的引進的少,這意味著,一旦引進,就是這個類目最好的。

今天特地把這套書介紹給頭條的讀者,這套書一共十本,原價是301。社裡給到我們頭條的團購價是135。

蘇聯航空航天科技究竟有多強大?當年美國都不是對手

這套書包括了數理化的各個層面,適合小學到初中的孩子,孩子看完後,對數理化就會有一個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這個書在頭條半個月已經賣出四萬多,庫存早就賣完,出版社正在緊急加印中。昨天剛剛到貨一批。數量並不多。

大家點下面的橫條參團預訂,讓孩子接受俄羅斯的一流輔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