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蕊的一首《卜算子》,字字泣血,道盡千古風塵女子的辛酸與風骨

嚴蕊的一首《卜算子》,字字泣血,道盡千古風塵女子的辛酸與風骨

在古代,歌女營妓,不過是文人騷客們席間助興的陪襯,吟詠風月時,把酒言歡;酒醒之時,大路朝天各走半邊。難得的是像柳永、晏幾道這種痴人,在這紅塵濁世中,倒是真的欣賞她們的美麗與生機。中國也有句俗語“英雄每多屠狗輩,由來俠女出風塵”,真英雄往往出自草莽,出身風塵的女子卻有情有義。

自古以來,有不畏強權,忠於石崇不肯易節的“落花猶似墜樓人”綠珠;有獨守燕子樓,“紅袖香消一十年”的關盼盼;有血染桃花扇,堅守名族大義,“白門明月悽清”的李香君;有暗助蔡鍔,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的小鳳仙……年華似水,佳期如夢,有多少歡歌笑語能長久,紅顏老去,此身何處?嚴蕊的一首《卜算子·不是愛風塵》道盡了千古風塵女子的心聲: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嚴蕊,南宋中期女詞人,原姓周,字幼芳,出身微末,後淪為台州營妓,改名嚴蕊。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亦善寫詞,語言清麗,才名遠播,不乏千里慕名而來的訪客。嚴蕊驚才豔豔,常在席間與文人雅士詩詞唱和,也認識了許多達官貴人,留下許多佳話。

嚴蕊的一首《卜算子》,字字泣血,道盡千古風塵女子的辛酸與風骨

南宋淳熙九年(1182),台州知府唐仲友為嚴蕊、王惠等四名營妓脫籍落戶,助她們重得自由身。這本來是樁美談,但當時朱熹巡行臺州,朱熹和唐仲友不睦已久,唐仲友的永康學派反對朱熹的理學,朱熹見縫插針,把握機會,連上六疏彈劾唐仲友,言說唐仲友與嚴蕊風化之罪(宋時法度,官府有酒,皆召歌妓承應,只站著歌唱送酒,不許私侍寢席),認為唐仲友與嚴蕊之間定有逾越之舉,下令黃岩通判抓鋪嚴蕊。

嚴蕊入獄之後,一介弱女子,被施以鞭刑,逼她招供與唐仲友的之間的風化之舉。“兩月之間,一再杖,幾死。”但嚴蕊誓死不從,說到:“身為賤妓,縱合與太守有濫,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偽,豈可妄言以汙士大夫,雖死不可誣也。”

後來這件事傳遍朝野,驚動了當時的皇帝宋孝宗,孝宗認為這件事不過是“秀才爭閒事”

,朱熹與唐仲友之間,孰對孰錯,不過是文人之間的意氣之爭。宋孝宗將朱熹調開,命嶽霖(岳飛的後人)任提點刑獄重審此案。

嶽霖釋放了嚴蕊,卻因為如何安排嚴蕊而發了愁,就問了嚴蕊自己,嚴蕊就寫了這首《卜算子·不是愛風塵》作答,最終嶽霖判嚴蕊從良了,從此便是自由身。

這首《卜算子·不是愛風塵》說的是嚴蕊自己,卻又不僅僅是嚴蕊自己。在古代,男尊女卑是法則,連普通良家女子,都無法把握自身命運,何況是天涯淪落的風塵女子呢?

嚴蕊的一首《卜算子》,字字泣血,道盡千古風塵女子的辛酸與風骨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並不是喜歡這風塵生活,可到底是什麼造成了淪落風塵的命運呢?封建社會中的女子又怎能說得清,道得明呢?也許就是前世的因緣所導致的吧!

嚴蕊與唐仲友之間到底如何,又有什麼好計較的呢?憑她這份寧死不屈的義氣,憑她這份不畏強權的勇氣,也遠勝多少鬚眉男兒了吧!

朱熹與唐仲友之爭,到底孰對孰錯,孰真孰假,箇中原委,我們後人又如何能辯得清呢?只是,官場之爭,又何必累及一名弱女子,鬧得天下皆知,不覺得羞愧難當嗎?

“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花開花謝的命運也不是花兒自身決定的,在這男權社會,君權社會,嚴蕊到底該何去何從,決定權難道在她自己身上嗎?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是去是留,都有不得自己,但嚴蕊內心很堅定“住也如何住”,再回去做官妓,她是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的,前塵過往本非自己所願,更不可能再回去重來一次。若能得到自由,即使在山村中做個農婦,拋卻滿頭珠翠,將山花插在髮間,布衣荊釵,也是願意之至!

像嚴蕊這樣,雖歷經風波,但終能遂願,得到自由,也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結局。古代像嚴蕊這樣才貌雙全的風塵女子,其實有很多,那麼她們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最好的一種,大概是像紅拂女、梁紅玉這樣的,膽色過人,慧眼識英雄,終於改變自身命運。

“紅拂夜奔”的故事背後,是一位歌姬的智慧與勇氣,是紅拂自身的才能與眼界,是時局造就了她和李靖的完美結局。

嚴蕊的一首《卜算子》,字字泣血,道盡千古風塵女子的辛酸與風骨

梁紅玉也是出身風塵,但慧眼識珠,嫁給大英雄韓世忠,協助夫郎抗擊金兵,擊鼓助戰黃天蕩,巾幗不讓鬚眉。

還有一種,有著巾幗不讓鬚眉的膽色,堅守大義,卻沒有夫貴妻榮的命運。

像秦淮八豔中,不乏色藝雙絕,且懂得名族大義的奇女子。

李香君拒絕阮大鋮的拉攏,堅守與侯方域的誓言,忠於愛情,忠於國家,但自身卻並有好的結局,一說是出家為尼,一說是鬱鬱而終,是封建禮教和世人眼光,讓李香君不能見容於世,她與侯方域的愛情是真的,但侯方域保護不了她也是真的。

嚴蕊的一首《卜算子》,字字泣血,道盡千古風塵女子的辛酸與風骨

還有李香君的好姐妹,柳如是,前有陳子龍為了國家大義放棄了與她的“朝朝暮暮”,這倒也無可厚非,為國盡忠,為民族奮鬥,雖心酸卻也應該支持他;後有錢謙益投降清朝,道不同,難相為謀。柳如是一介女子,氣節遠勝滿口孔孟之道的文人政客,可是,她勸得了錢謙益守節取義,卻無法改變自己最終被逼自盡的結局。

嚴蕊的一首《卜算子》,字字泣血,道盡千古風塵女子的辛酸與風骨

最常見的一種,便是遇人不淑,痴心女子負心漢,芳心寸斷鬱鬱而終。

霍小玉苦等李益歸來,迎娶自己,等到形容枯槁,只等來了他另取高門貴女的消息。杜十娘為何“怒沉百寶箱”?

這些還是留得下名字的,而那些沒有留下名字的風塵女子,一生又是怎麼度過的呢?“年紀正妖饒”的時候,自然是“一曲紅綃不知數”,可年華老去,紅顏消減之時,又有誰憐?

嚴蕊的一首《卜算子》,字字泣血,道盡千古風塵女子的辛酸與風骨

“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這大概是所有淪落風塵、歷盡滄桑之後的女子,內心深處的呼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