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我們現在看電視劇電影,有些時候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劇紅人不紅。

在中國文學史上,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詩紅人不紅”,詩作精妙絕倫,流傳千古,可他本身卻並不廣為人知。

你知道杜審言、嚴蕊、陳陶、秦韜玉嗎?

聽起來可能你會覺得陌生,但說起他們的名句“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你會不會突然恍然大悟,原來是他寫的啊。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秦韜玉

唐代詩人,其詩皆是七言,構思奇巧,語言清雅,意境渾然,多有佳句,藝術成就很高。

代表作:《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首《貧女》以語意雙關、含蘊豐富而為人傳誦。

全篇都是一個未嫁貧女的獨白,傾訴她抑鬱惆悵的心情,而字裡行間卻流露出詩人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感恨。

《唐詩別裁》評價說:語語為貧士寫照。

全詩語言簡麗,描畫細膩,寄寓深刻,情真意哀,結句“為他人作嫁衣裳”為世人所熟誦。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杜審言

唐代詩人,字必簡,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

代表作:《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這首一首和詩,作者是用原唱同題抒發自己宦遊江南的感慨和歸思。

這首詩造語警策。體例上韻腳分明,平仄和諧,對仗工整,結構上首聯一個意群,頷聯頸聯一個意群,尾聯又一個意群,並且首尾呼應、中間展開。

這首詩可謂初唐時期完成近體詩體式定格的奠基之作,具有開源闢流的意義。

《瀛奎(yíng kuí)律髓》評其:律詩初變,大率中四句言景,尾句乃以情繳之。起句為題目。審言於少陵為袓,至是始千變萬化雲。起句喝咄響亮。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丘為

相傳是唐代享壽最高的一位詩人,其詩大抵為五言,格調清幽淡逸,多寫田園風物,為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作者之一。

代表作:《左掖梨花》

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此詩裡用梨花的潔白形容詩人自己清廉的品德,用象徵的手法表露了自己希望受到重視的心情。

“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堪稱佳句。

後人評價此詩:調響語秀,詠物之神品。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祖詠

唐玄宗時代詩人,與王維友善,其詩多狀景詠物,宣揚隱逸生活。其詩講求對仗,亦帶有詩中有畫之色彩。

代表作:終南望餘雪 / 終南望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十分簡練的四行文字,描寫了一副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

這首詩詠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樸實自然。

王士禛在《漁洋詩話》捲上裡,把這首詩和陶潛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並列,稱為詠雪的“最佳”之作。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王建

唐代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稱張王樂府。多用比興、白描、對比等手法,常在結尾以重筆突出主題。

代表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題中的“十五夜”,結合三、四兩句來看,應指中秋之夜。詩題,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處以《全唐詩》為準。杜郎中,名不詳。在唐代詠中秋的篇什中,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韓翃

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緻,在當時傳誦很廣。

代表作:《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首《寒食》是韓翃的傳世之作,因為這首詩,韓翃受到唐德宗的賞識,晉升不斷,官至中書舍人,可謂是一首詩改變了命運。

這首詩善於選取典型的題材,引用貼切的典故對宦官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進行諷刺。雖然寫得很含蓄,但有了歷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會情況的印證,讀者還是能瞭解詩的主題的。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張祜(hù)

唐代詩人,為人清高,家世顯赫,人稱“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

代表作:《宮詞二首·其一》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一般以絕句體裁寫的篇幅短小的宮怨詩,總是隻揭開生活畫圖的一角,讓讀者從一個片斷場景看到宮人悲慘的一生;同時往往寫得委婉含蓄,一些內容留待讀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

這首詩卻與眾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圖,而且是直敘其事,直寫其情。

清·王士禛《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此詩更悲在上二句,如此而唱悲歌,那禁淚落!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陳陶

唐武宗時詩人,工詩,以平淡見稱。屢舉進士不第,遂隱居不仕,自稱三教布衣。

代表作:《隴西行四首·其二》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春閨 一作:深閨)

《隴西行》是樂府《相和歌·瑟調曲》舊題,內容寫邊塞戰爭。

這首《隴西行》詩反映了唐代長期的邊塞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虛實相對,宛若電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詩情悽楚,吟來潸然淚下。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顧夐(xiòng)

五代詞人,詞風綺麗卻不浮靡,意象十分清新生動,情致極其悱惻纏綿。

代表作:《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

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這是一首單調小令,運用白描手法,寫一位獨守空閨的少婦的情態與景物,表現並反襯出她在漫漫長夜中的孤寂與怨恨,既有文人詞的細膩華美,又帶有民歌風味,是寫閨情的別開生面之作。

陳廷焯《白雨齋詞評》:元人小曲,往往脫胎於此。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王觀

宋代詞人,與秦觀並稱二觀,擅寫詞作。

代表作:《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首詞是一首送別之作。題目中的鮑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東是友人要去的地方。這首詞分為兩片,上片寫友人回浙東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發作者對迴歸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願。

王灼評曰:王逐客才豪,其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嚴蕊

南宋中期女詞人。出身低微,自小習樂禮詩書,後淪為台州營妓,改嚴蕊藝名。善操琴、弈棋、歌舞、絲竹、書畫,學識通曉古今,詩詞語意清新,四方聞名,有不遠千里慕名相訪。

代表作:《卜算子·不是愛風塵》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全詞以不是愛風塵為題,訴說自己並不是喜好風塵生活感傷宿命,表達作者無可奈何的心情。

上篇敘述自己並不是貪念風塵。又找不到自己沉淪的根源,無可奈何,只好歸因於冥冥不可知的前緣與命運。

下片則承上不能自主命運之意,抒發詞人對幸福自由的無限渴望。

這是一位身處卑賤但尊重自己人格的風塵女子的一番婉而有骨的自白。

今有劇紅人不紅,古有詩紅人不紅,12位冷門詩人,12首傳世名作

林升

南宋詩人,善詩文。

代表作:《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的詩。

此詩通過樂景寫哀景,諷刺南宋統治者沉醉在杭州紙醉金迷的生活中,不思收復失地,作者的憤恨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溢於言表。

其實除了這12位詩人,還有很多詩人是沒有寫到的,大家在留言區寫上你心目中“詩紅人不紅”的詩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