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少,不考试!江苏重点督查“违规办学”行为

作业少,不考试!江苏重点督查“违规办学”行为

减少布置甚至不布置作业、

取消月考周考、

不允许利用节假日补课……

近日,

江苏启动2019违规办学专项督查

重点督查义务教育学校办学。

各地小学初中纷纷“行动”起来,

采取相应措施,落实减负。

01 南京减负风波

江苏多地减负盛行

南京

素质教育试点

严查学校,不许补课,不许考试,

严查教材,不让排名,不让公布分数......

作业少,不考试!江苏重点督查“违规办学”行为
作业少,不考试!江苏重点督查“违规办学”行为

南京家长因此投诉教育局荒唐减负政策

网友说

“现在教育局搞减负检查,鼓楼区是稽查重点。省厅下来检查,不让考试,不许补课,也不许延长放学时间……各种“不让学习”,说是减负。

家长很是着急:只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现在可能连期中考都没了),没法掌握孩子学习进度。没办法了,只能投诉教育局。

作业少,不考试!江苏重点督查“违规办学”行为

不仅如此,省内其他学校也有传出,学校组织孩子集体撒谎,应付教育局问卷调查,掩盖努力教学和学习的真相。“把正常的教学安排,变成地下工作……”

作业少,不考试!江苏重点督查“违规办学”行为

02 家长反应?

减负后,家长反应不一

确实校内学习是轻松了

“这学期到现在,就没有一次正式的单元测验,连小测验都没有,回家作业20分钟就做完了,我都不知道孩子学了半天到底学的怎么样。”


不让带教辅去学校,每天在家做完,由家长拍照发给老师......”


“一学期只有期末有个考试,还不公布分数,呵呵呵。”


“我们一年也不考试,期末给个复习范围,英语20个单词,语文20个看音。”


“课表改了,作业记录本全收走了不让带回家,连教室里墙上用来装饰的英文单词也全撕了。


“书包很轻,天天没事干。

带来的却是额外的家庭负担

“我的一个在南京开饭店的朋友,前几天都给我发来贺电:劳资盐水鸭都只买半天,

下午4点就关门,回家给娃复习,还要偷偷摸摸的,让娃别说出去”


“减负太形式,希望多布置作业,可以分数高点!!!”


“对农村家庭,或者普通家庭来说,在江苏省不玩命的学,将来是没有出路的!小时候我爸一直对我们说要书包翻身,不要回农村。我相信高考还是当前寒门学子最最主要的出路。


“你们在家自己努力吧,一句话,彻底把教育大旗移交给家长。”

不过

也有家长表示

作业不宜太多和大量重复

“我现在就烦学校作业

大量重复,没有效率,孩子身心疲惫。好成绩不是用作业堆出来的,而是不断地归纳总结,自我认识与修正的过程。而每天为了应付常规大量的作业,没有自己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问题”


“我们才初一,每天作业都要到晚上10:30左右。但他们这个年纪,总结能力不足,所以多练习仍是必要,就是在不断地纠结中,艰难的找平衡点。”

03 省教育厅通知

义务教育办学整治

早在上个月,江苏省教育厅就发布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违规办学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重点针对违规举行考试、违规进行排名、违规分快慢班、违规超前教学、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食堂管理不规范

6种违规办学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作业少,不考试!江苏重点督查“违规办学”行为

04 学校呼吁家长保持理性

减负绝不是减“课内”

“学校教学都是依据课标的,并且组织老师不断进行研讨,家长对减负的担忧和焦虑是多余的。”南京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当保持教育理性和教育定性,对教育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才能从容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位校长呼吁:“比如我们倡导小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一两样兴趣爱好,热爱读书,对未来有自己的梦想。然而

多家长追求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会考试的学霸’,长远看来,这样单一的评价标准满足不了未来社会要求的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需求。

胡老师(化名)是南京一位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胡老师说:“家长对减负有一种特别焦虑的情绪,其实不必,正常情况下,老师绝不会在课堂上少教、不教,该布置的作业不会少。至于很多家长吐槽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那是符合国家规定和教育规律的。”,“一些家长认为自己在教育方面比我们老师、比学校还专业,甚至质疑老师,我们有时候感觉被几拨力量裹挟着,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艰难前行。”

作业少,不考试!江苏重点督查“违规办学”行为

05 专家意见

坚持下去会形成氛围

记者了解到,此轮减负在江苏省内的南京、无锡、南通等地都在同步进行。“减负应当是同步的,当所有地区严格规范办学,当所有人都不用被拽入应考‘军备竞赛’,家长的‘公平焦虑’才能更好地缓解。教育学者熊丙奇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只有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破除升学评价中的唯分数论,才能引导家长走出育儿误区,这也是我国当前给学生减负的关键所在。”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徐翔教授认为,减负是一件好事,希望不是“一阵风”,更不能搞“一刀切”。徐翔建议只有坚持下去,形成氛围,从学生、家长的需求出发,慢慢改变家长的观念、让他们对孩子树立正确的期望值。

作业少,不考试!江苏重点督查“违规办学”行为

减负,怎么减,减到什么程度?

如何恰到好处?

请在下方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吧!

来源:综合自扬子晚报、常州小升初交流圈、常州晚报

作业少,不考试!江苏重点督查“违规办学”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