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一字對聯,所有皇子答不上,卻被6歲孫子輕鬆對出

清朝是我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雖然清政府後期腐敗無能,割地賠款。但清朝的前幾百年,也是極為繁榮昌盛的。周邊的附屬國,每年都會向中國進貢,康熙時期統治的王朝便是如此。而康熙的子嗣們,優秀者也是眾多,文武雙全,才華橫溢。但有一次,康熙即興為孩子們出了一道題,這些飽讀詩書的皇子們,卻無一人答對。

康熙的一字對聯,所有皇子答不上,卻被6歲孫子輕鬆對出

最後的答案由一個年僅6歲的皇孫猜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總所周知,古時皇子們並不能像普通人家那樣和諧相處,坦誠相待。但凡有野心的皇子,就會為了心中窺覬已久的皇位而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殘害自己的手足。官場無兄弟,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康熙的子嗣們同樣如此,“九子奪嫡”的殘酷與激烈讓康熙都難以置信。

康熙的一字對聯,所有皇子答不上,卻被6歲孫子輕鬆對出

而康熙面對這些一個個都卓爾不群的孩子們,也實在犯難,實在不知道傳位給誰。所以,為了檢驗兒子們的治國才能,他時常會出各種各樣的難題,來考驗他們。但有一次,康熙隨口出了一則上聯,這些博古通經的皇子們卻無一人答對,著實令人詫異。康熙的這則上聯十分簡單,僅有一個“墨”字,可皇子們搜腸刮肚,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字與之對應。

康熙的一字對聯,所有皇子答不上,卻被6歲孫子輕鬆對出

後來康熙的一個六歲小皇孫嘗試對聯,竟然對應得分毫不差。當時小皇孫看到這則上聯後,不慌不忙的在紙上寫下了一個“泉”字,”墨“對”泉“,天衣無縫。康熙看後,甚是滿意,而這位初露鋒芒的小皇孫,便是後來的乾隆。其實,並不是乾隆自小便卓爾不群,而是這些對皇位過於狂熱的皇子們,將問題想得太過複雜。

康熙的一字對聯,所有皇子答不上,卻被6歲孫子輕鬆對出認為其中大有深意,暗藏玄機,反而無法靜心思考。康熙此次出題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們意識到,不要過分沉迷於皇位,愛惜手足,心存善念才是最重要的。不過由於乾隆的答案令康熙非常滿意,所以之後,他便格外喜歡這個小皇孫,時常昭他入宮,讓他陪伴自己解悶。

康熙的一字對聯,所有皇子答不上,卻被6歲孫子輕鬆對出

乾隆的父親胤禛,自然也因此受到了關注。乾隆這次無意的對聯之舉竟意外給父親的皇位之路擴寬了道路,為日後登基打下了基礎。大家對小乾隆對對聯的事情有什麼想說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