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一路通!万事通

德化:一路通!万事通

“路通了,我们家的黄花菜、山茶油往外送就更方便了。”近日,看着春美乡至省道215线(赤水)公路直通到村里,春美乡古春村村民苏玉山高兴地说。


德化:一路通!万事通


随着春美乡道路提级改造工程接近尾声,号称“十八弯”的盘山公路将成为人们的记忆。(黄谷莹 摄影)


苏玉山是古春村地地道道的农民,长期在村里除了经营化肥和种子小本生意外,主要种植本地山油茶和黄花菜等。十年前,他从广西引进“红花大油茶”品种,开始育苗出售。他说,这是绿化、观赏、经济为一体的油茶品种,目前基地的“红花大油茶”已达10多亩,村里的交通改善后,发展前景更广阔。



德化:一路通!万事通



春美乡位于我县西部,距离城关57公里,与大田县交界,资源蕴藏丰富,特别是农业特色突出,素有“黄花菜之乡”的美称。可是,由于交通不便一直困扰着当他的村民,也正因为基础设施落后,不少“山货”藏在深山人不识。


“基于此,春美乡至省道215线(赤水)公路建设工程加快工程进度。”春美乡党委副书记赖发进说,路线全长21.474公里,基础路面已完成20.1公里,正加紧进行水泥路面的铺设,累计完成投资31168万元,已完成总投资的94.92%,预计2019年11月份完工。


“路通了,老百姓致富的路子就会更宽!”赖发进说,作为我县西半片边远的乡镇之一,这里山多路弯,很多村民来往城关很不方便,更别说外地人,来一趟就怕了,很少会来第二趟。而不久后,路通了,交通便捷了,油茶、土鸡土鸭等农特产品运出去很方便。


德化:一路通!万事通



要致富先修路,这只是我县加快建设“民生路”的一个缩影。随着厦沙高速的建成通车,给我县回乡创业的青年带来了机遇,来德化旅游的游客也逐渐增多。


“这里离城关很近,只要十多分钟的车程,于是我选择回乡创业。”2015年,北漂青年邓瑞祺回到家乡雷峰镇潘祠村,成立了德化县土不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希望在潘祠村打造出一个自己理想中的生态农庄。


“每天傍晚往城关配送一次蔬菜,来回花个把小时,比在外面奔波轻松多了。”邓瑞祺说,如今他依托潘祠村的交通优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一个生态农庄规模有50多亩,包含农场、农家乐、民宿等,每天游客络绎不绝,生意红火。


“到德化只要两个多钟头,到哪都很方便,可以尽享德化陶瓷文化和美丽山水。”来自厦门的游客方捷成带着妻儿走进潘祠村,乡村青山环抱、绿水逶迤、花草争艳的秀美景色,让他们一家三口流连忘返。


德化:一路通!万事通


德化:一路通!万事通


“路通了,万事皆通。”作为交通人,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苏玉建深有感触。他说,近年来,我县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创建“四好农村路”,补齐短板变跳板,构建沟通内外、连接城乡、方便快捷的交通路网,将“闽中屋脊”打造成高效、便捷、美丽的“闽中交通枢纽”,为服务赶超发展当好先行。


据了解,至目前,除了厦沙高速公路德化段2017年12月建成全线通车外,我县积极争取兴泉铁路途经德化并设立站点和跟进昌厦(福)高铁前期工作,其中兴泉铁路德化段已于2017年3月22日开工建设,实现德化铁路“零”的突破;大力推进德化城关至永泰嵩口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目前正准备勘察设计招标前期有关工作;加快推进厦沙高速汤城枢纽至德化段拓宽改造,今年5月8日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该项目,目前正进行施工图设计,争取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通乡镇公路春美乡至省道215(赤水)公路等干线公路逐步联网畅通,进行农村路网不断提档升级。(李宏图)


德化:一路通!万事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