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宮案”

大明王朝後期,萬曆四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20年,這一年的七月到九月這短短兩個月內,竟然發生了兩起極為嚴重的“移宮案”。所謂“移宮案”,就是皇帝駕崩之後,后妃趁機亂政賴在乾清宮不走,以期能夠佔據政務中心,獲封皇后再晉為太后,從而垂簾聽政把持朝政,群臣則是極力反對,要求后妃移出乾清宮。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宮案”

在這短短兩個月內,由於兩代皇帝的接連駕崩,兩起極其惡劣的移宮案,兩起移宮案的主謀,一個是鄭貴妃,也就是萬曆皇帝生前最為寵愛、生下了福王朱常洵、曾經想為兒子謀奪朱常洛太子位的鄭貴妃;另一位則是泰昌帝朱常洛生前的一位寵妃、品銜僅僅只是“選侍”的李選侍,前者尚有情可原,後者則堪稱無恥。

一、手握萬曆遺詔的鄭貴妃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駕崩,立下遺詔要立鄭貴妃為皇后,也就是說讓萬曆帝駕崩後的鄭貴妃當太后,而鄭貴妃憑藉萬曆帝遺詔賴在乾清宮,執意要群臣和新帝泰昌帝朱常洛履行萬曆帝封她為皇后的遺詔才肯離開。

早在萬曆四十八年的四月初六,萬曆皇帝重病,而其皇后王氏則是先萬曆皇帝一步離開了人世,本來沒有權利住進乾清宮的鄭貴妃趁機以照顧萬曆帝為由住進了乾清宮,並得到了皇帝遺囑晉封她為皇后,也就是說,鄭貴妃雖然不是下一任皇帝的生母,但是可以在萬曆駕崩後當太后,即使不能垂簾聽政也能夠獲得極高的政治地位。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宮案”

然而,遺詔畢竟是遺詔,萬曆帝死後才會進行兌現,而鄭貴妃既不是萬曆帝朱翊鈞生前的正妻,也不是泰昌帝朱常洛的生母,根本沒有資格當萬曆帝的皇后,自然也不能當太后,所以即使萬曆帝有遺詔在先,群臣還是極力反對,而鄭貴妃執意賴在乾清宮,反而將新帝泰昌帝朱常洛逼的繼續住在太子東宮。

堂堂天子住在太子東宮,毫無疑問是宮闈大辱,引得群臣激憤,接連上書將矛頭直指鄭貴妃和鄭氏家族。而此時的鄭貴妃並沒有理會朝臣的非議,而是向新帝朱常洛送去了幾個美女,而這幾個美女送過去後不久,也就是新帝泰昌帝登基剛過十天,便重病不起,而鄭貴妃安排在泰昌帝朱常洛身邊的內侍崔文升則是下了一副“通利之藥”讓泰昌帝大瀉不止,病情再一次加重,病重的泰昌帝根本無法處理群臣們的上書,而鄭貴妃身為萬曆帝的遺孀,群臣既不能當面將鄭貴妃趕出去,也不能派人將鄭貴妃請出乾清宮。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宮案”

然而,大臣們的腦子比想象中要活絡得多。當時有一位兵科都給事中叫做楊漣,上了一道“別有用心”的奏章:第一,要求追查內侍崔文升給皇帝用瀉藥一事,意在坐實鄭貴妃和皇帝病重這件事難脫干係;第二,要求皇帝收回封鄭貴妃為皇后的成命,列出祖宗法制,有理有據地勸說皇帝。而當時的吏部尚書周嘉謨的做法則更為直接,將鄭貴妃的侄子鄭養性叫到群臣面前,先是以群臣陣容加以震懾,又對鄭養性說:萬曆朝遲遲不立太子就是你姑姑鄭貴妃所致,如今泰昌帝病重也和鄭貴妃有干係,就算鄭貴妃沒有非分之想,如今鄭貴妃賴在乾清宮想獲封皇后無非是想保住鄭家的地位和富貴,她若是移出乾清宮,群臣在此可以保證鄭家富貴榮華,若是鄭貴妃不肯移出,別說富貴和地位,身家性命也難保。

鄭養性只好將話傳給鄭貴妃,鄭貴妃也明白,自己當皇后名不正言不順,一時半會無法獲封皇后之位,而就這一時半會如果惹惱了群臣,足夠群臣對鄭家下手。鄭貴妃無奈,只好放棄了獲封皇后的念頭,搬出了乾清宮。

二、異想天開、行徑卑劣的李選侍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宮案”

萬曆四十八年九月,也是泰昌元年九月,泰昌帝經過“紅丸案”之後病逝,而泰昌帝朱常洛則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太子朱由校和其同父異母弟朱由檢託付給了生前最寵幸的“西李”李選侍,太子朱由校自幼備受冷遇,萬曆帝臨死才將他立為皇太孫,而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正是被得寵的李選侍欺凌致死,而李選侍趁泰昌帝駕崩更是異想天開、恬不知恥地打起了即將繼位的新帝朱由校的主意。

李選侍先是將太子朱由校的生母欺凌至死,又想在泰昌帝駕崩後挾持控制朱由校來垂簾聽政,行徑極其卑劣。李選侍之前頗受泰昌帝恩寵,泰昌帝甚至想讓李選侍直升皇貴妃,但是貪心的李選侍竟想獲封皇后,而在泰昌帝駕崩後,更是挾持朱由校霸佔了乾清宮,妄圖“挾天子以令諸侯”、“垂簾聽政”,而曾經備受李選侍“侮慢凌虐”的朱由校也養成了懦弱的性格,不敢違抗李選侍。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宮案”

李選侍勾結李進忠,也就是魏忠賢挾持了朱由校甚至不讓他為父盡孝,爭當皇太后並把持朝政,楊漣、劉一燝等直奔乾清宮,要求哭臨泰昌帝並與太子朱由校商議繼位事宜,但是被李選侍攔下,之後敵不過眾臣力爭,只好讓朱由校與大臣們相見,但是群臣一見到朱由校出現便山呼萬歲,將朱由校簇擁著離開了乾清宮來到了文華殿,並將登基日期定下,讓朱由校暫且在太子東宮住下,並由太監王安進行保護。

而李選侍此時已經沒有天子在手卻依舊賊心不死、痴心妄想,要求大臣們的奏章要先交到乾清宮由他過目,都說“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李選侍現在連“天子”都沒有還想“令”誰?群臣自然不予理會,並在朱由校登基大典即將來臨之際,一同向仍不想移出乾清宮的李選侍發難,內閣諸位大臣站在乾清宮外迫使李選侍移宮,而太監王安則入宮百般驅逐李選侍,李選侍無奈,只好帶著皇八女移到了噦鸞宮。之後,天啟帝朱由校登基,李選侍“垂簾聽政”的夢才宣告破碎。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宮案”

李選侍“移宮”到噦鸞宮後沒幾天,噦鸞宮突然失火,朝中盛傳朱由校違背孝悌之道意圖謀害李選侍等人,天啟帝朱由校迫於輿論只好立誓善待李選侍,“移宮案”這才暫結風波。

此外,噦鸞宮失火一事極有可能是李選侍害怕朱由校報復而自導自演的,畢竟大火之中李選侍毫髮無傷並且在時候成功讓朱由校立誓善待自己,這一連串的謀劃極有可能就是李選侍自己的苦肉計。

三、小結

朱元璋開創明朝之時,害怕宦官黨爭就令閹宦不得識字,害怕朝臣危害皇權便廢除宰相設立內閣,害怕後宮亂政便限制后妃選拔和權利,然而,明朝後期偏偏是權閹叢生,內閣的權利也不斷做大,朝中黨爭嚴重,後宮干政之事更是極為惡劣,尤其是這兩起“移宮”大案簡直為宮闈大辱,神武如朱元璋恐怕也想不到後世會有如此亂象。“移宮案”同時也是“晚明三大疑案”之一,也是大明後期派系鬥爭的重要題材,國家政事紛亂愈加嚴重,是大明王朝的又一道催命符。

參考文獻:《明史》、《明季北略》、《熹宗實錄》、《酌中志》、《明實錄》、《左忠毅公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