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網約車合規率僅0.54%,司機合規率更驚人,整改後歷史已翻篇

這幾年中,網約車的發展非常迅速,在管理方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交通運輸部副司長在世界大城市交通發展論壇上表示,未來部門依舊會監督平臺清退不合格網約車司機,同時也會加大對非法網約車的打擊力度。

去年網約車合規率僅0.54%,司機合規率更驚人,整改後歷史已翻篇

在最近這幾年,很多人出行除了公共交通工具外,也會把網約車作為代步工具,尤其是很多年輕人。多種價格的不同車型,也方便了不同乘客的需求,更是讓乘客在出行體驗上提升了一個檔次。但是在2018年7月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210城出臺細則後,覆蓋了62%的地級行政區。然而網約車合規率卻讓人觸目驚心,司機合規率僅為1.1%,而車輛合規率甚至不及1%,僅為0.54%。

不過網約車司機也有自己的苦衷,比如很多地方政府在網約車辦證的門檻設限過高,比如網友司機的必須要有運營當地的戶口。不過隨著網約車監管的加強和政策的調整,很多地方也開始對網約車門檻政策逐步合理放寬,比如安徽蕪湖就將此前要求的"市區居住證"改為"本地居住證"。

去年網約車合規率僅0.54%,司機合規率更驚人,整改後歷史已翻篇

網約車的出現,也改變了出租車領域的發展。如今,很多政府都在倡導網約車進行信息化升級,並接入管理系統與網約車進行融合,以此提高網約車和巡遊出租車的接單效率。事實上 ,對於乘客來說,最為重要的還是解決安全上的問題。除了打擊非法運營,以及整治不合格網約車司機,網約車平臺的管理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網約車司機的群體和規模龐大,所以管理起來的難度並不小。如果做不到有效的監管,那麼就意味著還是會給一些"害群之馬"可乘之機。網約車行業之前經歷了"野蠻生長",很多城市的十幾個平臺競爭的情況都很正常,但是在管理模式上卻存在不小差異,同時也都存在著不小漏洞。

去年網約車合規率僅0.54%,司機合規率更驚人,整改後歷史已翻篇

針對監管問題,很多網約車平臺通過增加客服規模,推出"分享行程"和"增加緊急聯繫人"等功能,去優化安全事故出現後的應急解決辦法。網約車平臺方面如今也將搶了和警企的合作,優化了警方調取證據的流程,但更重要的還是在源頭防止事故的發生。首先對於不合規的司機進行清退,並且禁止不合格的司機入駐平臺。

為了防止一些司機出現中途"調包"的情況,網約車也開始用人臉識別來規範司機的行為。目前很多乘客都表示,對於使用科技手段保證自己安全,還是獲得了認可。比如司機在行駛過程中出現頻繁看手機和發微信語音的情況下,人臉識別和報警功能的互聯,會提示網約車司機保持應有的專注。利用科技去保障司乘雙方的安全,也成為了平臺方面實現監督管理的一大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