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你會去大慶旅遊麼?

如果到大慶旅遊,遊什麼?

大慶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但在共和國發展歷程上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就如同口號“工業學大慶”昭示的那樣,大慶是新中國工業發展的基石和里程碑,也是工業領域的一面旗幟。

如今近代史特別是新中國的成長髮展史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相關遺蹟、建築等也成為了旅遊的一個潛在熱點。

即將公佈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核定762處,其中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234處。新中國建設成就有關的40處,而此前七批一共只有22處。

這表示從國家層面對與新中國建設有關的文物保護,有了很大的重視與提升。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前的王進喜塑像

同樣是在2019年,國家還出臺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其中提到將在2020年前,培育100家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和工業遺產旅遊基地。

從國家角度看,大慶無論如何都應該是這一百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中的排頭兵。

從遊客角度看,作為旅遊目的地,在大慶最希望看到的是有關早年建設奮鬥的歷史痕跡。

可是,大慶在各大旅遊網站上的景點推薦名單中,在眾多溫泉、溼地裡面只有一個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破敗不堪的乾打壘後面依然屹立的磕頭機

同時,被公認為大慶僅存完整保持原始形態的乾打壘村落——紅旗一村,雖然已經是黑龍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依然破敗不堪、損毀嚴重。

作為60年前大慶會戰的重要遺蹟,紅旗一村的境遇讓人不勝唏噓。而大慶其它相關遺蹟的境遇,同樣不容樂觀。

不然,本應該成為工業旅遊標杆的大慶,也不會用溫泉和溼地當作旅遊招牌了。

/

乾打壘曾是數十萬人溫暖的家

乾打壘本意指在兩塊木板中間填入黏土並夯實,以此築牆,是一種曾經被廣泛應用的建築技術;屬於生土建築中的版築建築,長城、閩南土樓、以前的大多數鄉土民居,都使用了這一技術。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紅旗一村的水塔,也是最高建築

1960年2月大慶開啟石油會戰,以儘快解決建國初期能源緊張的局面。國務院各部門抽調,黑龍江省內支援,南京、濟南、瀋陽當年退伍的三萬餘名官兵,加上石油系統內部來自各地的幹部職工,數萬人彙集到松遼平原上。

那時的大慶基本就是曠野,大家只能住在帳篷裡,完全無法抵禦冬天的嚴寒。鐵人王進喜著名的口號“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就誕生在這一時期。而用乾打壘的方式建設自己的家,則是創造的條件之一。

國家建工部六局奉命參加大慶石油會戰,他們用三個月時間建設了上百棟乾打壘,村子的名字就是紅旗一村,現在的名字是建工一村。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紅旗村的商店是圓形的,很有特色

紅旗一村是大慶艱苦創業六個傳家寶之一的“乾打壘精神”的發源地,這應該是它保存下來的原因吧。2007年紅旗一村乾打壘群成為大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又晉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而乾打壘建築作為主要的居民住宅類型,一直使用到1980年代才陸續完成使命。在長達二十餘年的時間裡,乾打壘是幾十萬大慶人溫暖的家,更是很多人出生、成長的地方,是永遠的故鄉。

/

大慶石油會戰的歷史意義

要理解乾打壘的價值,首先要明確大慶石油會戰的必要性和意義。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在大慶隨處可見的磕頭機,大多仍在不捨晝夜的運轉

新中國建立之初,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建設現代工業體系,而其中能源也就是石油是基礎中的基礎,沒有充足的石油供應,經濟發展就根本談不上。因此找到大油田,解決與生俱來的能源危機,是舉國關注的大事。

1959年在松遼平原也就是現在的大慶地區,陸續打出產油量較大的探井,證明大慶地區具備有大油田的可能。需要儘快摸清油層分佈和儲備數量等基礎信息,這就需要儘快多打探井;社會發展對石油的迫切需要,也要求儘快能正式產油。

於是,以探明油田面積與儲量、試驗開採、探測周邊新油田為目的的石油會戰,1960年2月20日,在已經被更名為大慶的這片土地上正式展開。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王進喜紀念館內的布展采用了實景與繪畫結合的方式

會戰開始初期就有四萬餘人匯聚到大慶,他們面對的是極其艱苦的環境。特別是在薩爾圖地區,在茫茫草原上基本的生活條件都不具備。但即便如此,到1960年6月1日,原油開始外運,8月份原油日產量已經達到3000多噸。

10月份天氣轉寒,參與會戰的數萬人仍然住在帳篷和板房裡,但保證生產的同時,各單位自發組織修築“乾打壘”。兩個月時間建起30多萬平方米乾打壘,解決了數萬人的過冬問題。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戰報牆上都是當年的榮耀

會戰持續3年多,探明860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建成年產原油500萬噸的生產能力,累計產油1166萬噸,超過同期全國產油量的一半,徹底解決了新中國的能源危機。

/

會戰遺存缺乏系統性保護

3年會戰和其後的開發建設,大慶都是中國工業現代化的重要標杆。最老的遺存也就是60年曆史,按說保存難度不大,現在應該有大量遺蹟可供紀念,併成為系統展示石油工業的旅遊目的地。

可惜如今的大慶,很難看到系統保護的歷史建築和工業遺蹟,甚至連如干打壘這樣重要的遺存,在只有一座保持完整格局村落的情況下,保護狀況依然不容樂觀。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紅旗村大禮堂的屋頂 已經坍塌,只剩下圍牆

在紅旗一村村口的大禮堂上有著農業學大寨的標語,這是當初工人也是農民、糧食不靠國家而自給自足的見證。

在大寨所在地的昔陽縣,有一條紅旗街,較完整地呈現了最紅火年代的樣子。雖然也有翻修、不原汁原味等等質疑,但畢竟是後人瞭解當時社會面貌的一個窗口,也確實是原址、原物基礎上的開發改造。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山西昔陽縣的紅旗街

而反觀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規模大、布展現代、史料較詳實,是一個很不錯的展覽館。但是歷史並沒有久遠到只能在展覽館內才能看到,除了王進喜一個光榮模範,還有數量眾多的有血有肉的人參與了大慶的建設。

雖然很多曾經在大慶奮鬥過的人,很多曾經在大慶出生、在乾打壘裡成長的人,都已經離開了大慶,但是大慶已經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割捨的故土。當他們要回家看看,只能看到下圖中的景象?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乾打壘的房門,曾經多少人多少年從這裡進進出出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乾打壘看不到任何維護的痕跡,這可是省級文物啊

而且不僅僅是乾打壘,大慶建設相關的工業、農業、居住、運輸、商業等一系列領域都應該有相應的保護規劃和具體措施。雖然大慶由於一直處於生產、建設過程中,很多事物已經改變,很多遺蹟已經消失,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應該更加重視現存遺蹟、建築的保護。

不管是人們回家看看,還是旅行體驗,希望看到的是能夠反映當初大慶石油會戰以及後期建設中的各種現場、實例,而非紀念館中的照片、模型。

/

大慶應該也必須成為工業旅遊典範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紅旗村內的磕頭機不只這一部

上圖是一個停止運行的磕頭機,就在紅旗一村內,這種真實的地標應該是眾多主題公園夢寐以求的。而紅旗一村也應該被保護和開發成大慶石油工業主題公園的一部分,它有資格得到這樣一個榮譽,而不是在等待中消亡。

如今大慶正面臨資源枯竭的難關,依賴石油的發展路徑已經看得到盡頭,迫切需要產業轉型。旅遊業雖然無法承擔起轉型的全部責任,但卻是轉型的潤滑劑和促進劑,這是大慶系統保護現有資源,大力發展旅遊,併成為工業旅遊典範的現實意義。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這部磕頭機很高大,明顯高於其它

發展旅遊也是活化工業遺蹟,保護共和國工業初創時期的發展見證的有效方法。比如紅旗一村,就是現在的狀況,依然不斷有遊客到來。而且一人多高的雜草把建築遮擋住了,仍被踩出一條小路。

基本的維護、清理投入並不大,如果確實沒有錢維修,保持現狀總可以吧。乾打壘的原材料是土,如果沒有清理維護很容易被植物和風雨侵蝕。當地也還有村民在居住,政府能否給一些補貼,讓他們負責起日常維護工作?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從這個相對完整地側牆,可以看出乾打壘還是挺漂亮的

如果大多數大慶的歷史遺存能夠被這樣維護起來,最少可以爭取到更長的時間,等待到它們的價值被發現的時候。畢竟這是一筆有著變現可能的財富,它不僅僅屬於大慶,還屬於中國。

/

保護並不需要很多錢,只要有心就能做好

本次東北之行,所見基礎設施配套最差的是黑龍江。

從齊齊哈爾到大慶的高速路,分道線看不見,路側反光沒有,對向車輛的大燈經常會突破隔離,夜間行車相當刺激。扎龍服務區狹小擁擠,衛生極差。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由於採油區很分散,大慶的市區也比較分散

大慶市內也存在道路標線不清晰、路燈昏暗的問題,甚至我住的酒店半夜還出現了整個片區停電的狀況。可以看出,在石油產業發展遇阻,又沒有其它產業接替的情況下,當地財政確實緊張。

不過,發展旅遊產業的好處就在於,富有富的玩法,窮也有窮的辦法。

就如同上面提到的,由於大慶的遺蹟和建築本身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和話題性,共和國工業基石這面招牌還是金光閃閃的。只需要簡單清理、維護,遺存的信息做好彙總、介紹,自然就會有持續的客流。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磕頭機周邊種滿的玉米正在收穫的時候

脫離現在這種野生的狀況,讓自動上門的遊客能看到想看的,進入口耳相傳的良性循環是當務之急。這些基礎工作需要的不是資金,也不是能力,而是意識;是尊重歷史,保護榮耀,留住父輩奮鬥、生活痕跡的心。

人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是地區發展的要素,其中人流是根本,旅遊恰恰可以拓寬人流口徑,並直接帶動信息流動。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一部拖拉機開進了紅旗村一村

旅遊可以為某一地區打開一扇門,讓更多的人走進來看看,本身有一定的經濟產出,同時能帶來一些商業機會,還是促進封閉地區思想轉變、意識提升的契機。

大慶有開發旅遊的資本,但這些資本正在被時光消磨掉,以紅旗一村的現狀,留給大慶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

旅行實驗室暫時給予大慶旅遊三星推薦

大慶旅遊如今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工業旅遊缺乏系統規劃管理,溫泉、溼地並非獨有,周邊地市資源不差,開發力度更大,口碑也更佳。

但是大慶畢竟是大慶,雖然有種種不如人意,但她仍然是曾經的熱土,大量遺蹟雖然破敗,但是還在。未來的開發到底如何,誰也說不好,很多東西現在不去看看,以後再也看不到了,這也算是一種見證歷史吧。

因此大慶是深度旅遊的目的地,是關心祖國建設,對於工業發展有興趣的遊客必達的一座城市。

因此,大慶暫時獲得三星推薦,如果當地政府能夠對現存遺蹟稍加整理,推薦等級可以更高。

工業旅遊開發正當時,本應再做標兵的大慶,應該如何奮起直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