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三甲醫院前身大都是教會醫院?

歷史的詭異之處往往在於,一個老百姓身體發生變化的細節,也可能成為歷史轉折的出發點。

比如說一把手術刀插入某個人身體的時候,這個人的生活就由此舉動被徹底改變,許多個體的身體變化積累起來,就成為整體中國歷史演變的縮影。

傳教士進入中國之後,傳教事業因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宗教的緣故,一度受阻。儒家文化是拒斥宗教的,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世俗態度,面對傳教士所傳的與生死相關的教義,是很難接受的。而民間宗教功利性與家族性傾向,讓他們突然接受一個陌生的上帝和耶穌死而復活,也是極其困難的。

單純的傳播基督教,顯然開局就困難重重。因此,解決民眾身體的疾苦,就成為獲得民眾認可基督教的重要方式之一。

醫療,是打開傳教事業的鑰匙。不論是士紳階層,還是貧苦百姓,他們對基督教的認可大多是從醫療開始。

最好的三甲医院前身大都是教会医院?

1820年,英國傳教士馬禮遜、李文斯頓在澳門開設了一間眼科診所,是基督徒在華行醫施藥的開始,圖為馬禮遜畫像

1835年,來華的醫療傳教士伯駕在廣州設立眼科診所,即廣州博濟醫院前身,這是中國大陸的第一所教會醫院。

伯駕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即便完全免費,開業的第一天還是無人問津。第二天,一位患青光眼的婦女冒險試探著來就診。有些婦女擔心別人知道自己曾和陌生男人說過話,要醫生保守秘密。到了第三天,有6人來看病。從此來診所的人日益增加,從底層百姓到達官貴人,絡繹不絕。

“我看到其中有些人提著燈籠,在凌晨兩、三點鐘就從家裡出來,以便及時到達。如果當天收住病人的數目有限,他們將在前一天晚上到來,整夜等候,以便在次日能得到一張掛號票。”

他們因對伯駕醫療的信任,而對基督教產生好感。伯駕開辦醫療診所的效果,也影響著其他傳教士,歐美差會紛紛派遣醫療傳教士來華。

最好的三甲医院前身大都是教会医院?

鴉片戰爭之後,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真正的開放了口岸,開始通商,傳教的內容也都寫入不平等條約。

最初只能在《南京條約》中約定的五個城市傳教,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就變成沿海的口岸,甚至到內地都可以自由傳教,建教堂,開辦醫館。據統計,這類診所、醫館到1850年,中國至少有10處,到1889年有61所,這是傳教士在華開辦醫療事業的大背景。

有人講,基督教是靠著帝國主義的炮艦進入大清,但這些來華的傳教士其實不屬於他們國家的政府。因為教會在西方是NGO組織,不是政府撥款的組織,那些來華傳教士不拿國家的工資,不是為他的國家工作,他們認為自己是為上帝工作。所以,大量傳教士都自發向他所在的教會報名前往中國。

最好的三甲医院前身大都是教会医院?

華西醫院起源於1892年英美加等國教會在成都開辦的仁濟、存仁醫院。圖為仁濟醫院

教會醫院的人道主義精神,特別體現在重視對弱勢群體的醫療,包括婦女、麻風病患者和精神病患者。傳統中國,男尊女卑,婦女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纏足,健康問題更加嚴重。來華傳教醫師在這方面進行了艱苦的努力。伯駕曾為他的醫院有許多女性患者而感到極大鼓舞,在醫院開辦的頭三個月中她們有270人,佔來診人數的三分之一。以後,隨著女傳教醫生的到來,為婦女和兒童專門開設的醫院開始出現,很多醫院都有婦產科。

1863年,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女傳教士Douw.D.M來到北京,她耳聞目睹了老式接產婆的種種愚昧和不講衛生,尤其是迷信使婦女兒童受害最重。

最好的三甲医院前身大都是教会医院?

她曾見一個產婦因為難產,接生婆在孩子露出來的腳上穿上一隻鞋,認為這樣孩子就可以自己走出來,結果母子二人都失去了生命。當這位女傳教士看到這種場景之後,回到家裡大哭。有感於此,Douw.D.M返回美國,向長老會募集財物,準備了整整8年時間,於1885年再到北京,建立女子醫院,這就是以後的道濟醫院,即今天的北京市第六醫院。醫院建立後,她積極推廣新法接生、預防接種,同時培養醫務護理人員。

也是在1885年,美國基督教婦女傳道服務團,在上海西門外創辦婦孺醫院,即今天的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1901年,美國基督教聖公會在上海創辦廣仁醫院,專門收治女病人。

最好的三甲医院前身大都是教会医院?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前身為婦孺醫院

1900年以後的頭20年,教會醫學事業的發展如日中天,其重要特徵是教會大學蓬勃興起,教會醫學校在各地出現。

如北京協和醫學堂、漢口協和醫學校、濟南共和醫學校、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福州協和醫校、瀋陽教會醫學院、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成都華西協和大學醫學院系、湘雅醫學校。除上述重要醫學校外,尚有山西川至醫學校、北京中法大學醫學院、女基督徒醫學院(上海)等數所。

最好的三甲医院前身大都是教会医院?

據1913年的統計,教會醫學校學生500人。1915年,在華教會學校23所,各類護士學校、藥學校、助產學校36所。

教會醫院的增長雖不及醫學教育顯著,但是,1900年後的頭10年,一些原著名的教會醫院業已全部重建,原有的醫院幾乎均建在現代化的建築裡。

最好的三甲医院前身大都是教会医院?

教會學校老師與孩子們

據1905年的統計,教會醫院業已遍及全國20多個省區達166所,診所241個,教會醫生301(男207女94)。到1915年,醫生數量達383人(男277女106)。

最好的三甲医院前身大都是教会医院?

湘雅醫院建於1906年。在醫學界,素有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

1936年《中華年鑑》稱,全國20多個省區有教會醫院426所。30年代,大約35%的中國菁英分子受的是教會教育,90%的護士是基督徒,70%的醫院是教會辦的。無論上海,還是全國各地,最好的三甲醫院前身大都是教會醫院。

最好的三甲医院前身大都是教会医院?

1917年,美國首富洛克菲勒捐資創辦協和醫學院,是在華教會醫院的一個集大成者

從這段歷史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傳教士來華,無論是建學校還是辦醫院,都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的——傳教,這一點是不可迴避的。辦學校醫院,只是迂迴戰略,用這個方法能讓中國民眾更容易信基督教。

需要指出的是,當時在華的傳教士,大多數對於中國充滿善意,樂於幫助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文明之路。不論是說“我若有千鎊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我若有千條性命,絕對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的戴德生,還是領導廣學會的李提摩太,為了使中國走向健康文明的現代化之路,他們都曾殫精竭慮。在這方面表現最明顯的無疑是他們面對教案時的態度。

1900年,慈禧打算利用義和團對付洋人,各地發生了或大或小的教案。其中,山西教案影響較大,當時山西巡撫毓賢嚴格執行慈禧指令,在境內肆意屠殺傳教士及教民,釀成驚天血案。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之後,急於媾和的慈禧把毓賢作為替罪羊拋了出去,毓賢最終死於流放途中。

此事過去十一年後,辛亥革命發生,誓要驅除韃虜的革命志士在山西殺戮滿人,作為滿人的毓賢女兒在退無可退之時,逃到山西教會尋求避難。教會都清楚她就是那個屠殺傳教士的毓賢的女兒,但依然接受了她。(本文參考羊城晚報、鳳凰網、澎湃新聞等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