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因為咱沒錢,誰天天買口紅啊,買這個多帶勁

鑽石之後,早就想說說彩寶了。

近期再次撩撥到我這根心絃的景象,是寶格麗把她們最新的高級珠寶系列Cinemagia光影奇遇給集中到一塊兒在上海羅斯福會館做了個流光溢彩的展覽,我隨著工作人員穿梭其中時被強調知識點:這系列的靈感來自大熒幕和電影。

“大熒幕和電影”,不知道指的是不是好萊塢明星扎堆羅馬的美好年代。這個出發點對於普通人理解珠寶在感同身受上架起了一道捷徑,但趕巧兒我剛從意大利深度游回來,想想還是要站出隊伍小聲爭辯一句:意大利風格不需要好萊塢為它扶美,它本來就很美。

美的基礎率先是色彩,地中海氣候為地處南部的意大利人帶來持久的陽光和各種飽含生命力的顏色,明亮、繽紛——這是寶格麗除了大量用金之外深入血脈裡的審美來源;其次他們不但擁有自然美,還有更大體量的藝術美呀:大家想想,當倫敦還是一箇中世紀小鎮時,威尼斯金碧輝煌的宮殿和教堂已經發展到了何其繁榮的地步;比起用磚頭和石頭建造城市的北歐諸國,意大利人本能地就會選大理石。

這麼說吧,這個國家就是外貌協會的創始人——在那些對外表和外貌非常上心的領域,都特別在行。相較於法國珠寶那種弄不好就落入千篇一律感的學院派、鉑金鑽石、優雅夢幻之類的特徵;意大利的美太不同了:線條大刀闊斧、色彩外向熱烈。所以,我認為想要欣賞大面積的彩色寶石撞色(以及收穫相對明媚的心情),寶格麗可能是所有知名珠寶品牌中的最佳觀看對象。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我近身欣賞這些珠寶的第一反應,是把照片發給同遊意大利的朋友,附:你瞅瞅這顏色組合,忒眼熟,跟咱在那些個博物館裡看到的名畫用色都差不多的。

她立刻心領神會:嗨,這個不難的,只要把色卡一做,大家都秒懂。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那麼這件事我們就給做了——將名畫的顏色“抽出來”對比著“很寶格麗”的高珠作品七八件,意思一下,跟大家分享我們靈光一現的小角度:那些擊中你我的高級珠寶,她們所用的寶石在色彩上的組合,到底是不是隨機的?是不是所有高級珠寶作品只是把“彩色大冰糖”們都攬吧攬吧堆一塊兒就自動美麗了?如果不是,它們的組合依據從何而來?

我們斗膽來猜一猜:

1.拉斐爾的《金翅雀聖母》是烏菲茲美術館的珍藏之一,聖經人物和故事畫,是西方古典繪畫屆歷來畫不厭的題材。如果你看得足夠多,一定能發現聖母的衣裙和外袍是固定的紅藍cp,再加上綠色的自然背景,成為藝術家最約定俗成的用色組合。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這其中,藍色自古就在歐洲人心目中格外擁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就是貴。在化學原料真正出現之前,想要呈現畫中這樣深藍色,就必須把具有寶石價值的青金石磨成粉來上色,可想而知畫的分量。而關於不同的藍的呈現,現代社會里的我們從《穿prada的女魔頭》裡安妮海瑟薇的一句戲謔換來的教育中可見一斑。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當我們把這幅畫裡主色用色卡提取出後,對應著看這條“甜蜜華彩”項鍊,即可發現意大利審美都是有跡可循的。

寶石亮點

祖母綠|藍寶石|尖晶石

  • 前兩者佔四大寶石中的兩席,從公元前1500年開始就被古埃及人開採了;

  • 藍寶石之下再分細類,包含的色譜十分廣泛,對海洋文化崇拜的國家特別愛藍色寶石,比如英國(英國古董市場裡也隨處可見海藍寶);

  • 尖晶石,要不是我看了技術資料,真沒看出來這是尖晶石,亂真紅寶石了。據說也是公元前的阿富汗古墓裡就有紅色尖晶石了,那時候人們把它錯認為紅寶石的一種。尖晶石顏色多樣,耐久度也挺好。


2.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的《The Roses of Heliogabalus》。畫家雖來自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但這幅新古典主義風格繪畫的主題卻是古羅馬歷史上統治時間很短的皇帝Heliogabalus的奢靡生活。Heliogabalus在執政期間到底有多奢靡咱不好說,但所有人面對這幅畫的第一反應都是感嘆“這也太美了吧”,淺粉、玫瑰粉、玫紅、粉色的花瓣源源不斷的從天而降,將古羅馬女子淹沒其中。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這條“糖果之蜜”誘人的顏色組合是不是就有一種呼應之美?

寶石亮點

紫水晶|粉紅碧璽|紅寶石|月長石

  • 據說碧璽也是公元前幾百年開始,古希臘和羅馬人就開始用了。是一種全色譜的石頭,因此挺適合做漸變,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致色離子;

  • 很多高級珠寶不僅使用四大名貴寶石(紅藍寶、祖母綠、鑽石),還會把它們和其他彩色寶石摻和著用。這麼做大部分原因肯定不是為了縮減成本或者找不到名貴寶石了,我認為還是藝術價值和觀賞度上的追求吧。所以我們看到了一些似乎凡間做珠寶也會用到的水晶、月長石等等。但就拿這件作品的最終呈現效果來說,獨獨依賴某一種寶石其實很難營造出這種有層次的粉,個人的理解是一件作品的藝術場景和藝術氛圍也是它最終價值的重要組成。

3&4. 克勞德·莫奈的《Palazzo da Mula Venice》以《The Church of San Giorgio Maggiore》向觀眾提出一個問題:意大利是不是隻有特別豔麗的紅黃藍色?我覺得不是。只要你穿行在密佈拱形門廊的小巷,或者離海越來越近時,淡紫、淺綠、鵝黃、肉粉都會逐一撲面而來。在這些柔潤顏色的基礎上再添加一絲人文氣息,八成就是威尼斯或者博洛尼亞的氣質了。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作為文藝青年中最會賺錢的扛把子之一,莫奈在威尼斯畫下的這幾幅作品,雖然好像沒有睡蓮那麼有名,但也保留住了我們印象中的威尼斯夕陽時分:綠/紫色為主調的水面與建築上的紅/淡紫色餘暉彼此呼應,讓意大利慣有的熱情在傍晚流露靜謐一面。

再看“甜蜜喜悅”和“魅惑塞壬”這兩件作品,前者好像糖果冰淇淋,玉髓和坦桑石的加入平衡掉了大紅大綠的鮮明對比,讓顏色有了柔和過度;後者呼應了海面碧波盪漾的印象派式模糊感,哪怕綠玉髓本身並不是我的審美所在,此刻也嬌滴滴的清脆溫潤,十分青春。

寶石亮點

綠玉髓|碧璽|坦桑石

  • 綠玉髓不貴,在顏色上也不會像祖母綠那麼令人過目難忘(甚至有人還覺得沙弗萊石的顏色更勝一籌);跟東方人喜歡的翡翠比呢,綠玉髓好像又只有潤沒有透,朋友形容“看起來黏糊糊霧騰騰的”。但印象派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它的用武之處,有人喜歡端正標緻的新古典主義,也有人鍾情霧濛濛的印象派。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藝術氛圍了都獲得了自身的貼切的表達。

  • 凸型蛋面,寶格麗彩寶的一大標誌性特色。看下面這些一個半圓圓乎乎的寶石處理,遮住logo盲猜也差不多知道就是寶格麗了。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5. 意大利文藝復興畫家提香的作品《酒神巴克斯與阿里阿德涅》是英國倫敦National Gallery的鎮館之寶之一,講得是希臘神話裡酒神巴克斯與克里特島公主阿里阿德涅一見鍾情的故事。提香通過對畫面色彩、動態和人物形象上的刻畫,營造的,是生機勃勃熱情洋溢的生命活力,這也是意大利藝術帶給人的感受。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我們看封面這條“精靈翅膀”,天藍色、紫色、玫紫色、淺綠色、紅色,放在一起不突兀不怪異,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相較於法國城市滿眼的黑白灰,這些大彩色拼盤就是意大利城市的顏色,也是意大利藝術的基調。

寶石亮點

託帕石|黃水晶|摩根石|碧璽|堇青石

  • 典型的、甜蜜繽紛的寶格麗式配色,因為各種半寶石的顏色都很清透,所以雖屬於高級珠寶但看起來完全不老氣非常年輕有活力。

  • 託帕石開採的顏色多:黃色、淡黃色、深黃色、棕色、天藍,粉紅……我常戴最常見的藍色的,有時候亂真海藍寶,真要區分兩者通過價格就成。

  • 摩根石很年輕,是上世紀初在馬達加斯加發現的粉紅色綠柱石,得名於美國金融大亨也是寶石收藏家J.P.Morgan, 我個人覺得粉紅色的大顆特別漂亮,有夢幻感,十分適合這條項鍊的“精靈感”需求。



6 .又有誰在想證明自己藝術品位時不提一句魯本斯呢,著名的五花肉大師在《維納斯與阿多尼斯》中將巴洛克藝術體現得一覽無餘:曲線、動感、花哨精緻……還有棕褐色的皮膚、紅色衣衫、維納斯肉乎乎的身體,一切細節在戲劇化的光影效果下都很矚目也非常純粹。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美夢成真”項鍊以粉紅色系和金兩色呈現,並且連金都選了玫瑰金,從上一條彩色的輕盈裡調轉馬頭,一路奔著雍容富貴去了。

寶石亮點

紅寶石|粉色藍寶石|粉紅色碧璽|鑽石

  • 紅寶石最著名的產地是緬甸Mogok,鴿血紅原本指的是緬甸具有強熒光效果的紅寶石;莫桑比克的紅寶石據說顏色沒有那麼鮮豔,稍微暗那麼一點,但產量大,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對紅寶石的需求。

  • 粉色藍寶石是三氧化二鋁裡頭有了鉻元素Cr的結果,所以顏色的range很廣:從粉紅色一直到紫色。我覺得這幾年其實大眾消費彩寶趨近於理智,更看重自己喜歡的顏色而並非只買個四大寶石的名頭,彩色藍寶石勁頭也挺足的。或許有那麼一天,大家不止盯著四大寶石,每種顏色都能被喜歡它們的人捧在手心裡,為了美買,為了自己喜歡買,不是為了“名貴”。那也是一種長進。

7.意大利在文藝復興晚期出現了威尼斯畫派,它也影射了新興城市的崛起。威尼斯這個地方,一早就與各種神秘東方國度有頻繁的商業來往,在藝術上挺兼容幷蓄的:既有拜占庭的金碧輝煌,也有阿拉伯的華麗精細。所以直接影響這個畫派在色彩上的追求:是歡快而富於變化的,也是輝煌絢麗很激情的。

卡納萊託的《禮舟在耶穌升天節的海親儀式後返港》就是典型代表。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將這幅畫與“賭城之夜”長項鍊擱一塊兒特別合適,除了綠松石+橙色的工整對應外,還能感受到意大利人騷起來真的沒有法國人什麼事:畫作上的建築細節、珠寶方寸間的搭配細節,真的是細膩得太過分。

寶石亮點

綠松石|芬達石|紫水晶

  • 年輕的時候真的不喜歡綠松石,覺得太異域太小眾東方,現在年紀上來了,反倒能欣賞它美在何處了。綠松石也叫土耳其玉,但跟土耳其關係也不大,主要存在於暴露在乾旱環境的火山岩之中,伊朗、埃及之類的。

    我覺得因為它顏色太鮮豔和顯眼了,所以一是萬萬不可大面積用,誰戴上像戴一個藏銀;二是在與其他顏色寶石搭配時要特別小心,爭取能中和掉部分異域色彩,現代一點。

  • 芬達石屬於石榴石這個大類,石榴石下面有紅色石榴石、芬達石、沙弗萊石几個小分類,由不同的致色元素決定寶石顏色。我很喜歡芬達石,因為它的橙色特別正,濃豔得漂亮。在這件作品裡,橙、紫和綠松石色放在一起,個人覺得寶石配色毫不突兀,既炫彩神秘,又非常華麗。

8&9.絕美的兩幅畫VS十分純粹的白+綠組合高珠。

英國有個叫做拉斐爾前派的藝術小組織,創作出來過不少絕美的繪畫作品。拉斐爾前派簡單說是想說號召大家回到拉斐爾之前的、更加虔誠的中世紀,所以他們的整體畫風更加樸素簡潔,內容也與神話故事或者宗教緊密相連。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要不是因为咱没钱,谁天天买口红啊,买这个多带劲

這兩條都是由祖母綠和鑽石打造的項鍊分別叫“致敬吉娜”和“永恆祖母綠”,不管寶格麗為了紀念電影人也好、拉斐爾前派在傳達樸素的世界觀也好、還是單純看寶石本身,我們記住的,都是那一抹入魂綠以及它無可比擬的質感和華彩。

寶石亮點

祖母綠|鑽石

  • 祖母綠美在那種無比妖豔的綠色。聽說公元前

    1500就有古埃及人在開採祖母綠了。當今社會的絕大多是祖母綠產於南美洲和非洲,產地首推哥倫比亞,贊比亞是這幾年興起來的。其他零碎的還有巴西、津巴布韋、巴基斯坦、俄羅斯什麼的。

  • 祖母綠除了顏色鮮豔,還有就是包裹體。天然礦石存在隙,為了防止它開裂來,開採完了就會浸入無色的雪松油裡一直到切割。因為有間隙,所以會有包裹體,但也要明白包裹體和黑點是兩回事,前者是特性,後者是瑕疵。

  • 看寶格麗就知道,那些正經切工的(枕形、蛋面、祖母綠切割)的90%都可能是哥倫比亞祖母綠,好的材質不需要過分雕琢,否則就是品級下了一個檔次的(我瞎猜的)。

好啦,我挑出這九件作品,帶著大家既雲賞畫+珠寶,也算分享了此次在意大利逛博物館的小小成果,附贈一點點拋磚引玉的寶石知識。事實上,身處一間滿是寶石的密室中時,我從不會想到任何跟“買得起買不起”相關的困惑和煩惱,所以標題當然是句博君一笑的玩笑話。

看珠寶作品跟看畫作有異曲同工之妙:沒有人走進博物館面對名畫時會想到如何付款的問題,它們其實都是我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到的、某種形式的藝術教育。

我相信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物質上是這樣,精神上也不會錯;我還相信不同藝術間的觸類旁通,這一點倒是跟買口紅很相似:看/買到一定量時,哪怕面對1000種紅,我們除了能敏銳感知它們之間的區別外,還能張嘴就準確描述出不在這行列的、但自己需要的第1001種紅應該是啥樣。

就祝打通筋脈的這一天早早到來!

(周晗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