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第一次看到《少年的你》的电影海报,我以为又是一部想靠流量撑起来的校园青春片,毕竟那些slogan实在太过于“疼痛文学”: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陈念,你是第一个问我疼不疼的人”

太饶雪漫了,让我想起了中二时期买过的那些伤感纯爱小说。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见多了流量扑街,好奇这次四字弟弟能给出怎样的答卷,也成了我第一时间走进影院的理由。

结果我打脸了,甚至心甘情愿来给小伙伴们卖起了安利!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整部影片长达135分钟,但处理的十分流畅,情节安排的恰到好处,在实际观影体验上丝毫不让人觉得冗长。

走出影院,打开手机,果不其然,《少年的你》已经霸屏了整个周末的热搜和朋友圈。

豆瓣27万人打出8.5分,猫眼预测票房13.7亿,少年的你,爆了!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影片不是想象中流俗于少年们情情爱爱的套路片,而是以校园霸凌为切入点,很有野心地拍了一部试图戳中每位观众的好电影。

(以下涉及轻微剧透)

周冬雨饰演的好学生陈念专注于高考,家境不好加之性格孤僻,看起来双耳不闻窗外事。

但在帮遭受霸凌后跳楼的同学盖上象征最后尊严的校服后,霸凌随之转移到了她身上。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偶遇易烊千玺所饰的小混混小北被群殴。

她还是悄悄拿出了手机准备报警,结果被施暴者发现了。

至此,两个18岁的少年有了羁绊。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霸凌这个主题其实很难拍好,怎么既能让观众觉得真实,又能让影片成功上映,是一门玄学。

近年来各类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未成年人与犯罪之间的联系让人唏嘘,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影片最大程度地还原了真实情况:

只是单纯觉得你好像好欺负,觉得你不合群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就想戏弄你。

就像影片中警官所说:在校园暴力出了人命后,犯罪嫌疑人受审时的回答都是“并不知道这样会死人”。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在我看来,大多数情况下的未成年人是不知道轻重的,觉得“这样有什么关系”,“扇个耳光”、“打了几拳”而已,至于吗?

少年间的恶意,简单又直接。

但很多人说的从此类事件中得出的“人性本恶”,我也是不赞同的。

未成年人就像一个镜子,镜子中反映出来的,永远是他被动接收的东西。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影片中的霸凌者,本身也是扭曲家庭教育下的产物。

虽然近年来有种呼吁,“不想知道背后原因,只想看到施暴者得到报应”。

但在既定事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怎样去切实减少此类事件发生,预防悲剧重演,难道不是同样重要吗?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回到影片本身,让我觉得很难得的是,两位年轻主演的演技都太在线了。

曾导用了大段大段的特写,镜头直接怼到两个演员的脸上,我看的还是IMAX版,但即使这样都丝毫看不出表演痕迹,仿佛大荧幕上的就是陈念和小北。

尤其是几场哭戏,表演都可圈可点。

片子最后一段长达三分钟的无台词表演,他们俩从笑到哭再到笑,流畅到我都惊了。

周冬雨的表演比上一部获封金马影后的《七月与安生》更加细腻,而易烊千玺,这真的是他第一次演电影吗?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陈念最后一次被霸凌之后,趴在小北身上歇斯底里地放声大哭时,影院里也响起了撕开纸巾包装的声音。

她演得太好了!少年时代受了委屈,当下是没法哭泣的,只有发觉自己是被在意的、是被理解的时候,那份委屈才能得到释放。

母亲欠钱的事情被爆出后,那种无能为力又有点恼羞成怒的感觉,她演的淋漓尽致。明明不想哭,不想因此觉得自己“输了”,但又克制不住地掉眼泪。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影片同样打动我的,是刻画精准的少年间的情感。

片中陈念和小北的相遇虽然很戏剧化,但彼此依靠的过程却真实到让人感到揪心。

俩人因为女孩的路见不平结识,因为走投无路后忍下自尊的求救得到男孩回应而彼此靠近,几句玛丽苏的台词竟然都被他们俩消化得很好。

观影前让我觉得俗套至极的话,在片中真被说出来时,我竟然完全被带入进去了。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因为,那就是那个年纪的我们会说出的话啊。

十八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看似默然的表情,眼神却异常坚定。

“那么你去保护世界吧,我来保护你”,少年的世界太小了,因为想保护你,所以你就成了我的世界。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警官查案时说出的“我们也许不会这么做,但他们还是少年啊”,也让我心下一颤。

我想起宫本武藏的那句话:“谁能阻止少年武士赴死呢?他们听不到啊。”

成年的我们当然觉得年少的他们荒唐至极,但那份只属于少年的“勇”,难道不是纯粹到让人心疼吗?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与此同时,这样大爆的电影当然少不了争议,质疑影片原著涉嫌抄袭的言论就不容忽视。

影片原著被网友指出融合了《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恶意》等多部作品,原作者玖月晞更是被称为“融梗小天后”,被死死钉在了侵权的耻辱柱上。

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熟悉东野圭吾的我在观影之后,觉得影片本身还算不上“抄袭”的程度。


《少年的你》,你去看了吗?


可是,我依然支持这些争议声音的出现。

因为原著涉嫌抄袭的污点,让本来值得盛赞的电影,蒙上了一层阴影,可谓是一大遗憾。

但也希望这份遗憾,能给后来的创作者们带来警示,从源头重视侵权问题,避免自己的心血之作沾上污点。

那么更多的评判就交给你们吧,你们觉得这部片子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