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乳业16亿货币资金也变应收 律师:或步ST康美后尘

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法说资本/小新

新浪财经讯 昨晚,科迪乳业于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着实令人震惊。不但营收净利润大降,更令人震惊的是半年报时还挂在账面的17.53亿的货币资金变成了2720.3万元,相应的其他应收款激增至19.68亿元。而对于这个最该解释的货币资金变动却未在重大财务数据变动中提及。(科迪乳业维权入口)

巨额货币资金变应收

企业真实情况或被揭晓

2019年8月,有媒体报道称科技乳业欠巨额奶款,科迪速冻欠薪停产。这一报道引起了交易所的关注,向科迪乳业下发了关注函。彼时科迪乳业回复称公司应付奶款为1.13亿元,正常奶款期为7200万元,其余4100万元到期未付是因为奶农不能如约送奶。

实际上,市场对于科迪乳业资金链的质疑由来已久,在8月份的问询回复中科迪乳业还明细列示了17.53亿元银行存款所存放的银行。但就如康得新的账面资金突然消失一般离奇,科迪乳业也在三季报中上演了一出货币资金腾挪的大戏。

2019年以来,不少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凭空消失,前有昔日白马股康美药业(康美药业维权入口)、康得新(康得新维权入口)爆雷,巨额货币资金不翼而飞。后有辅仁药业半年报上演钞票不见了的魔术,2018年年底账面18.16亿的货币资金变成了2019年半年报的1.34亿,更为相似的是其他应收款则飙升至18.34亿元。对此辅仁药业在半年报中作出了解释:其他应收款较年初增加 10428.70%,主要系关联方借款所致,也就是说辅仁药业此前的巨额货币资金是被控股股东占用了。而辅仁药业也因为违规占用资金和违规担保被立案调查及“戴帽”。(辅仁药业维权入口)

被立案调查、财务报表现“原形”,随后“戴帽”成了今年爆雷股的必经流程。8月再被交易所问询不久,科迪乳业就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而本月科迪乳业一直努力促成的重组科迪速冻的事项也公告终止。

这场科迪乳业自2018年5月就开始极力促成的资产重组,从一开始就被市场质疑“涉嫌向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如今重组事项二度流产,随后两名独立董事辞职,科迪乳业真实存在的问题或许即将浮出水面。

重组掩盖账面不实?

律师:可能性较为有限

科迪乳业的货币资金究竟去了哪里?银行是否又成了帮凶?科迪的债务情况是否到了失控的地步?被立案调查的科迪乳业究竟会被如何处罚?被完美财报所蒙蔽的股民们能否顺利维权?新浪财经就这些专业问题采访了两位资深律师。

江苏剑桥颐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上市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情况越来越多,目前对于科迪乳业具体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前期因涉嫌违规证监会已对科迪乳业启动立案调查程序,目前还没有结论,根据经验上述资金问题也是证监会调查的内容之一。去年以来康得新、康美药业就是因资金问题引发证监会立案调查,从而暴出财务报告虚假记载行为和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情况,科迪报业是否也存在上述情况,现在还不能判断,一切都要等证监会调查结论出台后才能明了。

“如果科迪乳业经查实确实存在关联方大额资金未披露,参考康得新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一般会认为存在信息披露的重大遗漏,对于直接组织、策划、领导并实施了涉案违法行为的高级管理人员,情节严重的,除了罚款以外,还会被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胡鹏律师介绍。

巨额资金凭空消失,对于信赖科迪乳业的股民有哪些影响?韩友维律师称,在信息披露违规且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下,货币资金的消失在法律上并不会直接影响股民维权,但是如果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在股民维权胜诉后,可能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履行能力、赔偿款的支付。但股民仍应积极维权,以确定债权,因为不排除后续科迪乳业经营状况好转等情况,受损股民如不主动主张权利,则自身权益一定无法得到保障。

业内质疑科迪乳业之前要重组科迪速冻是要掩盖账面货币实际不存在的事实。对此,胡鹏律师认为,根据此前科迪乳业披露的重组预案,科迪乳业重组科迪速冻拟采用的是支付现金+发行股份方式,其中支付现金金额为3亿元,支付对象为科迪乳业控股股东,同时也是科迪速冻控股股东的科迪集团,即使存在目的为掩盖货币资金科目不真实的嫌疑,也较为有限。

科迪乳业16亿货币资金也变应收 律师:或步ST康美后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