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包地种大棚菜,曾经火热场景堪比大片,如今凉凉,什么情况?

农民包地种大棚菜,曾经火热场景堪比大片,如今凉凉,是何故?

农村前两年特别流行种植大棚蔬菜,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特别火热。一方面是有政策支持,一个大棚补贴多少钱,分的细一点的一个龙骨补贴多少,种子补贴多少,农民改革大棚几乎不需要自己出资。另一方面是有菜贩子在村里驻扎,专门收菜,种植的大棚蔬菜不愁卖,价格虽然没有去城里卖好,但是销路有保证,少点农民也没说啥。

农民包地种大棚菜,曾经火热场景堪比大片,如今凉凉,什么情况?

以笔者自己的村子举例,那个时候时兴种番茄,质地稍微偏硬,卖给菜贩子之后连夜拉到广东(菜贩子说直接出口香港,咱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虽说收一斤才8毛多钱,但是这一个大棚下来,一年也能落个几万块,农民种植的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赶到卖番茄的时候,早上早早就要开始排队,把自己的番茄去叶子去根,菜贩子有专门的评级,然后装箱。

农民包地种大棚菜,曾经火热场景堪比大片,如今凉凉,什么情况?

这两年农村冷清多了,农民嫌菜贩子给的价格太低,都不卖给菜贩子自己进城卖了,因为不是老式的那种偏软的番茄(大棚种植适应长途运输,偏硬口感偏酸)销路也不是很好。菜贩子收不到番茄也走了,整的农民有番茄没地方卖。久而久之好多大棚也荒了。

农民包地种大棚菜,曾经火热场景堪比大片,如今凉凉,什么情况?

前两天笔者回村里的时候看见大棚的顶都被掀开了,里面种着玉米,想想之前火爆的场景,不禁鼻子一酸,农民想搞点事情本就不容易,现在就更难了,这到底是怨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