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未來幾十年,股市投資將成為大眾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方式,你怎麼看?

淡淡禪風


股市投資能否成為未來幾十年大眾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方式,參考美股是具有這個可能性的,但是就A股本身,還是需要具備一些先決條件:


市場環境必須有所改變

<strong>說到市場環境,不僅只是在A股的交易機制上,對於投資者的投資意識、投資理念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如果還是保持這種短頻快的投機風格,那麼投資者新增的速度未必能趕得上退出的速度,這樣即使股市是大夥的選擇也得不到什麼實質性的發展。


目前進行的一些改革性措施將會對市場環境形成一定的影響

近些年來,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滬倫通、取消QFII投資限制等一系列的對外開放政策,國際投資者大量進入A股,這也將迫使原有的投資者為了適應新的環境做出改變,其實很多人羨慕國外的股票,但是卻少了改變的勇氣,更多的還是想走捷徑。


<strong>

歷史證明的股市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可能當筆者說出這個觀點的時候會讓很多人覺得好笑,因為A股這麼多年來,帶給普通投資者的大多是傷痛, 痛的都想退出,但是事實還是都堅守在這裡,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應該是投資的可選擇性上,回顧下這些年金融市場的一些衍生品,又有多少能熬得過這麼多年的?


說到A股,從投資門檻上來講還是偏低的,至於盈虧,這個不僅只是市場單方面的原因。至於它能否成為未來幾十年大眾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方式,還需上層、市場、投資者多方面做出一些改變,現階段我們實際上已經是能看到很多的改變了。


抄底狂人松果


如果這句話放在美股上面,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認可股市投資會成為大眾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方式。美股慢牛長牛了十年,大部分人的投資都賺錢了。

可是,今天,如果說A股黃金十年,未來牛市十年,不要說幾十年,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的。A股的生態確實與美股和港股不同。

不過,今年以來,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上市公司退市的力度明顯加大。對於市場財務造假零容忍。如果長期這樣下去的話,A股就會明顯出現港股化的節奏。那麼屬於價值投資的春天就會真正來臨。

A股春節過後還在猛炒低價股,最近一段時間低價股根本漲不起來。業績不好的虧損股就要讓它成為仙股。這樣的市場專業的投資人才會覺得公平獲利。炒小、炒新、炒差的問題能得到解決的話,A股確實是不錯的投資市場。

我在最近一段時間,不斷呼籲要關注基金。大部分投資者並不具備專業的投資水平,此時基金是最好的選擇。很多人對基金還有很有不少的誤解。在這三年期間,指數波動不大,但優質基金還是實現翻倍了。這就是價值投資帶來的好處。

因此,未來A股仙股常態化將會是決定股市能否長牛的一個重要指標。讓大家形成價值投資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否則,還是很難說。


股海重生2015


是的,我就是這樣認為的!要知道的是,目前國際上房地產和金融投資比例30比70.中國房地產和金融目前比例是77比23.這種比例一定會改變。大家去想象一下。如果改變,中國股市會是什麼樣子的?

中國現在大批的資金都是流入房地產市場的,無論是貸款,還是民間的資本,都是如此。甚至連許許多多的上市公司,也都不做著本質的工作,去發展,去運營,而跑去炒房!這是一個非常不健康的現象!所以目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管理層都是在抑制“炒房”,引導資金進入股市和實體的!

要知道的是,如果未來中國的資金依然在房地產市場,而不是在實體和金融市場,那麼一旦出現了金融危機等重大風險,這些房地產市場裡的資金就是被“悶殺”,很難出逃!因為地產的交易週期非常快,非常難以短線止損,這就造成了更大的流動性危機和經濟危機,不利於發展!

那麼從這些角度來看,未來的投資風格是一定會轉變的,並且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我們可以發現最近幾年裡,許多地產大佬都是在“瘦身”和輕資產,就好比李嘉誠,不但的在拋售地產項目和豪宅;就好比王健林這幾年裡不斷的在降低槓桿,輕資產;就好比萬科A時不時地在提出“活下去”的口號等等!

其實這些大佬都是有先見之明的,他們看到了中國房地產未來的一個情況,甚至看到了未來的一個繼續上漲的空間,以及一個泡沫和風險,所以他們必須選擇提早撤退,不賺最後一個銅板!那麼這個時候,誰再去炒房,誰在去囤積那些不良房產資源,和一些沒有價值的資源,就是在接盤!!

記住,投資都是要往遠處看,現在大家看不上的,但是未來大家都會覺得值錢的,才是好的投資項目!是一個應該佈局的週期!

十年前你讓周圍的人去買房,大家會說房子會跌,這裡太高是泡沫。但是十年後的今天,周圍的人會勸你儘早買房,房子還會漲,不會跌,這就是一個思維的轉變,當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房子很值錢,一定會繼續大漲的時候,其實也就是風險和沒有投資價值的時間了!

但是現在的股市是A股大級別的熊市末期,是大家最害怕,最看不上眼的週期,但是聰明的外資卻在不停的抄底!試問,現在讓周圍的朋友去買股票,去拿出大資金抄底,有人願意嗎?有人敢嗎?

所以說,先知先覺者吃肉,後者後覺者喝湯,不知不覺者接盤!未來幾十年裡,中國的投資邏輯一定會發生變化,股市投資很有可能會將成為大眾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方式!不過到時候,很有可能會像國外的資本市場一樣,是一個去散戶化,是一個機構投資的市場,而散戶大部分都是通過基金投資的方式,間接參與。

千山萬水總是情,給個專注行不行。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琅琊榜首張大仙


準確地說,未來幾十年,中國股市投資將成為大眾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方式,這個是可以預期的。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外國的股市應該都跑不過中國的股市,但這個轉折點還沒有出現,還要耐心等上一等。

為什麼我會這麼堅定認為中國股市投資是未來實現財富增值保值的主要方式呢?「頭條@財富總動員」有以下幾點分析,供你參考:

1、股票是長期收益風險比最高的

什麼是收益風險比?收益風險比=可能收益/可能損失,就是賺錢和虧錢幾率的比較。

從歐洲百年的數據可以看出,股票和基金、債券、房地產、銀行理財,還有其他的大宗商品相比,長期收益風險比都是最高的。這就是為什麼國外有那麼多長線資金都放在股票市場的原因。

就像巴菲特,單看每一年的收益率也不高,才百分之十幾二十,但他投資股市的年收益率連續很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就利害了。

從1964到2018年的54年間,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每股市場價值大幅上漲了24700多倍(你沒看錯,就是兩萬多倍),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0.5%,所以,巴菲特就可以當世界首富。

我們從巴菲特的例子就能看出股票的長期收益風險比威力巨大,當然是用於增值保值的首選了。

2、中國世紀的到來

美國的股市可以連續上漲10年,中國未來也是可以的,而且中國現在的底子比過去的美國好,股市上漲的時間也將比美國更長。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成長,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中國的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是必然的趨勢,未來的世紀就是中國的世紀。

跟隨著國家的發展,中國的股市也必將水漲船高,未來可樂觀長期看好。

3、中國股票市場將走向成熟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和各種制度的逐步完善,將為長期資金提供完善的進場條件。各種長線資金也會把股票市場當作重要的投資標的,配置更多資金。

像歐美許多發達國家的養老金、企業年金、大學的捐贈基金,他們配置比重最高的都是股票,我們國家將來也會是如此。

又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公務員退休基金,這家基金管理著超過3000億美元資產,投資在股票市場的比例超過一半。

這些都歐美股票市場走向成熟的具體表現,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必將如此。

4、未來國民財富將向股票市場傾斜

現在中國國民財富63%集中在房地產上,房地產市場已經不堪重負了,房地產的錢已經太多了。而且國家對“房子是用來住的”這個主基調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會改變的。

也就是說,熱點地區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是不會放鬆的,房價快速上漲或下跌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那這些錢會跑去哪裡呢?股票市場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後的出路,因為別的地方不太容得下這麼巨量的資金。

總之,只要我們國家未來幾十年,經濟發展不會出現重大失誤,上面提到的這些事情就是大概率事件。

而從過去我們的發展經歷看,我們有信心做這樣的美好的預期,中國的偉大復興也終將實現。

歡迎您關注「頭條@財富總動員」每天為您分享最新投資資訊!


財富總動員


通過股市實現財富暴漲的時代已經過去,但通過股市投資實現財富增值的時代才剛剛開始。莫說未來幾十年,就算是未來幾百年,股市投資仍舊是大眾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方式。

在金老師看來,對於大眾最合適的投資市場,除了股市,沒有第二個地方。可能讀者一見到這樣的觀點就立即反對,畢竟在股市中虧損的投資者遠比盈利的投資者多得多。但是,股市市場的正規性以及便利性,卻是其他任一市場無法比擬的。雖然股市投資者虧損的投資者多,但絕大多數是因為投資方式方法不正確所致,而不是股市本身的錯。

1、股市就是未來大眾實現財務增值的主要方式。

除了理財、信託等投資以外,未來大眾實現財務增值的主要方式就是股市,當然,如果要算還要把基金算上。但是股票型基金也是投資者股票,與股票如出一轍。我們做一個對比,如果你是自己創業,與你自己投資,哪種風險更高呢?

開一家餐廳,從感覺上風險要低於股市投資,但實則是一樣的。金老師參與過餐飲生意,其中種種並不簡單,很是複雜,從選材、人員、管理到服務、售後等,如果哪一項出現了差錯,便是落得虧損而歸。如果沒有辛苦勞作,不僅折騰人,還會投資失敗。

這與股市有什麼區別呢?沒有什麼區別。股市也能實現盈利,也能出現虧損,投資實體或者其他生意也是一樣。並且,股票市場是最正規的,很多人認為上市公司有造假情況,但公司既然能上市就比絕大多數的市場公司強上太多。並且平臺也是一視同仁。

2、虧損是因為沒有正確的方式方法。

股市投資者最欠缺的是什麼?金老師認為就是正確的投資方式。很多投資者將股市當做實現暴富的市場,但從十幾年投資的經驗來講,越是這樣看待,虧損的情況越是嚴重。樹立自己正確的投資價值觀尤為重要,而大眾投資者一則沒有專注的時間,又沒有專業的理論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唯有價值投資才是出路,雖然回報時間慢,但穩定性強以及風險性低。

總結,金老師認為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股市都將是大眾投資者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方式。但需要投資者建立自身正確的方式與方法。


厚金說


未來是否股市會成為人民理財增值的主要方式,還是需要很多前提條件。而事實是過去三十年,股市沒有成為人民的財富增值,財產性收入的主要途徑,反而是房產成為主要的財產性收入和財富增值的主要途徑。股市則始終停留在2000-3000點,三十年時間!!!

而未來是都股市能夠成為人民的主要財產性收入和財富增值的主要途徑,需要以下條件:

第一,未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增長,人民用於住房醫療教育的開支在收入支出佔比比重持續下降。

如果未來經濟進入類似日本的失去二十年,收入增長和企業經營都成困難,更別提股市帶來財富和財產性收入了。

第二,以養老金社保大舉進入股市,作為前提。以美國的人民收入和主要財產性收入來看,養老金社保主要資產投入股市,成為股市的穩定器,從而制約了國家管理當局出錯和出亂的可能性,更主要的是,只有養老金社保進入股市長期穩定,才能說明我國股市治理機制進入了正常軌道。

第三,股市生態和機制全面改善。

目前的股市,無論是估值體系,還是新股發行定價機制,還是監管機制,交易機制,以及退市和投資者損害賠償機制,都極度不完善,這也是險資社保養老金不能大舉投資股市的根本原因,也是前三十年股市成為絞肉機的根本原因,這些問題不解決,不能期待有一個穩定健康的股市,零和博弈,將會是一個常態,即股市並不產生財富,而只是投資者賺彼此對方輸的錢。

因此說,良好願望和殘酷事實之間差距還是比較大,需要根本性的改變,如果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那麼三十年的歷史也將會是三十年後的歷史。


屠龍刀fei0598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雖然A股市場一直飽受詬病,甚至很多普通民眾對於A股市場一直抱有各種各樣的意見,認為A股市場就是一個完全投機炒作的市場,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而且永遠是一個少數人賺錢的地方,絕大多數人都屬於虧損狀態,而且從宣傳輿論的角度來講,很多人對於股市的片面性理解還是非常多的,甚至有的人說,珍惜生命,遠離股市。


實話實說,A股市場目前確實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還不是十分完善,無論是制度上還是規則上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但從發展的角度來講,未來A股市場必將迎來一輪幅度非常大,時間非常長的牛市行情,而目前A股市場所進行的調整就是為這輪牛市行情所做的準備,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股票投資必然成為經濟投資的重要渠道,雖然過去10多年間,房地產投資一直是普通民眾投資的首選,但隨著房地產發展的飽和,投資收益和保值都出現了瓶頸,而固定資產投資雖然安全邊際比較大,但收益率相對較低,甚至無法抵禦通脹,所以綜合來看,股票投資還是比較靠譜的。

但從事股票投資必須要做好資金、技術以及心態的準備,不能盲目的進行投資,需要進行專業化的學習和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合格的股市投資者,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風險交易。

綜上,股市確實存在風險,投資確實需要謹慎,但這並不能夠改變,未來股市投資的正確性,未來股市一定會成為財富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一定要踩準節奏,把握住機會。


小散李大鵬


說未來幾十年股市投資會成為大眾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方式,是基與以下兩個預期:

1、隨著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以前通過房子賺錢的模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再說了老齡化的加快,以及出生人口的降低,整個社會對房子的需要在進一步減弱,那麼依靠房子想獲利是越來越難了,這個時候就會倒逼一些房子裡的資金去走向股市,通過這個場所實現財富增值。

2、在過去大量的儲蓄資金都存在銀行的理財產品裡,根據相關數字統計目前理財產品裡面的資金差不多有十幾萬,在理財產品剛性兌付沒有打破之前,市場呈現的是資金淨流入,而自從打破剛性兌付銀行不再對客戶購買的理財產品保本時,一些資金對是否繼續參與銀行的理財產品開始動搖了,既然不保本存在風險,那還不如去參與股市呢,於是理財市場的資金未來流向股市的邏輯就成立了。

其實,這個事情理論上是水到渠成的,而實際依然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形成資金參與格局的大轉換,要想讓眾多的資金對股市感興趣,平穩運行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因為平穩運行意味收益的平穩性,噹噹家有一天發現股市的風險並不是很大的時候,而且在平穩中比房子和理財的收益都高,估計資金就會蜂擁而入了。


春意萌生


有人說未來幾十年,股市投資將成為大眾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方式,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未來幾十年其實我國再也沒有暴富的機遇了,隨著市場的成熟和市場監管的成熟,以及炒房炒地時代的結束,各種暴利的時代都結束了,許多人去過歐洲,成熟的市場和監管就像歐洲的現在經濟一樣,是穩定的,但是不會有大的財富機遇,暴富的時代是經濟簡單粗放的時代,隨著經濟簡單粗放時代的結束,以及所有行業的嚴監管,各種快速暴富的可能都沒有了,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當以炒房炒地為代表的簡單粗放時代結束後,炒房炒地現在已經成了賠錢的投資,於是人們都在思考,未來中國還有什麼方式能賺大錢,其實想來想去,也就剩下股市了,未來確實在中國能賺大錢的地方只有股市了。

但是,我國股市雖然有一億五千萬股民,未來的股市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賺錢,股市能賺大錢是少數人,只有少數人能通過資本運作,包裝上市公司上市,上市後退出才能賺大錢,除了這種方法能在股市賺大錢,剩下的就是內幕交易能在股市賺大錢,而能通過內幕交易在股市賺大錢的人都不是一般的普通人。普通的投資大眾想從股市賺大錢還有有難度的,大部分的普通大眾只能是股市的參與者,在股市賺錢只能說有可能,這就看你的能力和運氣了。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不瞞題主說,我也認為在中國的未來,股市投資將成為大眾不可迴避的一種財富增值、保值方式。但是,是不是主要方式,就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為什麼這麼講,有以下幾點理由:

一、確定的方面:

①隨著未來經濟的發展,資本市場將越來越被國家所重視,屆時98%以上的好企業都將主動或被動選擇上市。大家都知道的,這些優秀的上市公司必定由這個社會的精英階層管理,而社會的財富基本靠以公司為單位的集體經濟組織產生,可悲的是我們普通個人中的大多數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混到這個階層(不要心涼,這就是現實)。既然混不到,那麼我們可不可以利用他們呢?非常幸運的是,二級市場的股權投資就給了我們普通人機會,雖然咱們不能去好企業當領導,但是我們同樣可以投資這些好企業的股票,分享這些優秀企業發展的紅利,讓這群精英階層為我們打工。這是不是股權投資的巨大優勢呢?當然是。

②再來看看外部大環境。在過去,城鎮化和人口紅利讓房產投資一度成為最佳的資產投資品種,而未來,隨著國內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人口紅利的過去、國家“房住不炒”政策的出臺,“炒房”時代必將屬於過去式。反觀國內股市,每一輪牛市行情,都會帶來不少新股民入市,每一次牛市行情都是國人的一次“財智大啟發”,股票投資也在加速進入更多人的視野。截止2019年3月,中國股民達到1.5億左右,這意味目前的中國每10個人就有1個股民,但是這個比例只是成熟資本市場美國的1/3。這意味著未來的中國將有更多的股民陸續湧入資本市場,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屆時股市的泡沫將更加明顯,這也給“先入者”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預期。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看中國目前的證券化率(一國各類證券總市值與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也就50%上下。假如未來20年,國內經濟保持5%的增長,到時GDP大概率突破200萬億。如果到時證券化率達到成熟市場的100%,那麼屆時的股票總市值也將是目前的5倍,如果達到歷史高位160%的話,這意味著還有七八倍的增長空間。這說明什麼呢?說明越早買入優質股票的人,越能在未來獲得巨大的財富收益。

二、不確定的方面:

①當今世界,國際形勢變幻莫測,貿易保護,領土爭端,政權更迭接二連三。尤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正絞盡腦汁扼殺中國的快速崛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嚴重影響了國內資本市場走向繁榮的進程。這也給未來國內資本市場的走向,增加了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樣也在一定時間內增加了普通人在股市獲利的難度。

②題主說股票投資在未來是“大眾”的主要財富方式,這句話是需要懷疑的。在任何時期,股票投資都遵循“七虧二平一賺”的規律,這不是由股票市場決定的,而是由“人性的弱點”決定的。我也不相信,在未來多數人能克服人性的弱點在股市獲利,股市獲利必然是“小眾事件”。

綜合以上呢,我覺得題主可以將議題稍微改一下就更加確切了。應該說,在未來,二級市場的股權投資將是普通人一種不可無視的重要財富保值、增值方式,而不是大眾主要的財富增值方式,如果大家都去炒股賺錢了,國家經濟不就全都泡沫化了嗎?說到底,國家要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實體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