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俗話說“九天霧茫茫,伏天大水漲”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話


『我們的前輩留下很多寶貴的知識財富,農村諺語、俗語就是一輩輩傳下來的經驗之談,有些有科學根據,而更多的還需要去進一步求證,能夠有所宿舍,正確對待!您認為呢?』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可以獲取頭條號原生態鄉村的更多優質內容!」



“九天霧茫茫,伏天大水漲”的意思是在冬天的數九寒天如果霧汽很重,成天雲遮霧繞的,那麼對應的來年夏季三伏天中恐怕就會有不一般的降水!也就容易導致發洪水的情況。

從另一句諺語“九天對伏天,不用問神仙”來看,先輩們掌握了在數九寒冬的天氣情況來準確的預測到來年夏天的天氣情況!如果這個是成立的,那就說明我們古人在沒有尖端氣象觀測設備的情況下,能夠大概率地準確掌握時間跨度這麼長的天氣情況,怎能不為祖先們的睿智感到驕傲呢?



“九天”之說來源於天文曆法,就是指的冬季,一般從冬至開始算起,第一個九日為“一九”,依次有九個,共計八十一天到最後一個“九九”。

“數九寒冬”就是從冬至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而題中俗語“九天霧茫茫”,可能是隻要這九個數九週期中一個出現了“霧茫茫”的天氣狀況,那麼“不用問神仙”,來年“伏天大水漲”就大概率發生!這樣的俗語雖然沒有科學依據,畢竟也是前人經驗積累而來,我們也需要予以重視,用作現代天氣預測的輔助。



如果真有這樣的說法,那今年現在我們南方早就是這樣雨水連連,水汽濛濛的狀況,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對應性啊!


原生態鄉村


農村俗語“九天霧茫茫,伏天大水漲”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代表了一種文化,是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有些俗語和農村諺語經過千年的驗證依舊熠熠生輝,但是有些卻失去了現實意義。就像這句“九天霧茫茫,伏天大水漲”只是一種自然現象,兩者之間並沒有關係。雖然簡短的十個字,卻蘊含了二十四節氣和霧氣,下雨等自然現象。作為華夏兒女,要想理解也很容易。那首先就要了解二十四節氣冬至後的數九和夏季的三伏天。


冬至後的數九包含了一年當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一共九九八十一天,就像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等等。夏天的三伏天大約有30~40天,期間潮溼悶熱,讓人難以忍受。瞭解了這些,就來看霧茫茫和大水漲是怎麼回事了。

數九寒天霧的形成:

即使現在,冬天更容易起霧霾,近幾年對於環保的加強,霧霾現象有了很大的改善。冬天為什麼容易霧茫茫呢?咱們生活的環境下,圍繞周圍的空氣中,都是含有一定量的水汽的。據科學數據測試,當溫度在20°時,1m³的空氣中最多可含有水汽量大約是17克左右。當溫度降低到4°左右的時候,1m³的空氣中含有大約6克左右的水汽量。當冬天晝夜溫差大,空氣中含有的水汽量多的時候,就很容易形成霧,加上微小的顆粒等懸浮物,給人霧茫茫的感覺。由於夏季溫度高,空氣中可以承載更多的水汽,就很難形成霧。



夏天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剛才可能是晴天,也可以瞬間就下瓢潑大雨,當到了三伏天,雨的形成更容易了,所以容易下大雨,這是我們大家都能切身體會的。
說了霧的形成,和夏天多雨。數九寒天的霧跟三伏天的雨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所以這句俗語只是聽起來朗朗上口,可以讓我們更加熟悉二十四節氣罷了,您說是這樣嗎?


最三農


農村俗話說“九天霧茫茫,伏天大水漲”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九天霧茫茫,伏天大水漲",也是一句農村人總結的有關天氣方面的氣象俗語。農村一些老話俗話,對於當時沒有天氣預報的年代的農民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既然是老一輩子人們經驗的總結,那這些俗話就值得我們借鑑。

九天霧茫茫,伏天大水漲

數九寒冬是從冬至開始的,每九天為一九,共有九九八十一天。其中,三九四九為最冷的天氣,有"三九四九凍死老狗″之說,可見這溫度之低。

根據老人總結的經驗,如果在數九的日子裡,天氣霧茫茫一片,那麼來年三伏天裡就能有大的降水,導致河水上漲。這種說法,正好是數九寒冬霧茫茫對應酷熱難耐的三伏天的大雨傾盆。至於這種說法是否準確,我們只有等來年進入夏季的三伏天去驗證了。

不過同樣的預測天氣的"八月十五下雨,正月十五雪打燈″的民間說法,我的確驗證過,並且很準。

記得那年八月十五,準備回老家過中秋節的我被沒有絲亳徵兆的一場大雨淋個透。回到家,停放好摩托車,趕緊換上了乾衣服。正在埋怨這突來的大雨,蹲在一旁抽著旱菸的父親說,看樣正月十五要"雪打燈"嘍。

我忙問父親這不著邊際冒出來的話的意思,父親說老話說"八月十五下大雨,正月十五雪打燈″,有這個說法的。我們膠東農村,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會割蘿蔔燈,到祖先墳前點燃祭祀。老人們總結出只要是中秋節這天下了大雨,那麼元宵節這天就會對應下一場雪,也就有了"雪打燈″的說法。果真轉過年的元宵節那天下了場大雪,去墳上"點燈"時真廢了一番周折呢。



膠東農村歷來乾旱缺水,這昨天我們這裡霧茫茫一片,以至於這通過境內的高速都封閉了。這數九天內霧茫茫,對應來年伏季大水漲的話,對於缺水的膠東農村來說,倒是一件好事。降水不僅可緩解乾旱,對莊稼作物的生長有利,而且能給炎熱的天氣降降溫,想想都是件很開心的事。


當然,霧茫茫的天氣影響交通出行,大家要注意安全。而大規模的降雨也是有人喜歡有人憂,像南方雨水充足的地方就不希望有大水漲的情況發生。所以凡事都有利弊,你怎麼看待呢?


建行漸遠



到老不死







心累力乏


“九天霧茫茫,伏天大水漲,這句話也是老百姓常年的經驗總結。意思是冬季在冬至後也就是入九後如果天氣很少晴朗,大多數時候是灰濛濛的陰天或霧天,來年夏天入伏後一定會雨水充足。





清水電商農家姐


農村俗言並不俗,

多年經驗生活蓄。

數久寒天大地雪,

銀裝素裹多美麗。

日月輪迴泛生機,

萬物復出青山綠。

炎炎盛夏地乾裂,

百禾貪生逢陰雨……











黃河奔流


你好!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假如今年冬至之後,也就是進九之後81天之內,要下大霧的話。

那麼第二年的雨水就會比較多,就會有水患。


大嘴聊生活


您好,我國的農村諺語比較多。大多諺語形成於人民對以事物的總結,而且十之八九是相符的,但是這個話只能是事後才知道真假。您說的這就就是指進入東九之後如果出現連續的大霧天氣,來年風調雨順。這是我的瞭解,希望對您有幫助


廊坊飛防大隊


“九天霧茫茫,伏天大水漲,這句話也是老百姓常年的經驗總結。意思是冬季在冬至後也就是入九後如果天氣很少晴朗,大多數時候是灰濛濛的陰天或霧天,來年夏天入伏後一定會雨水充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