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已买下30家医院 行业利好但须知两大隐患

眼科医疗龙头机构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尔眼科)近期又有新动作。

10月29日晚间,爱尔眼科(300015)发布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李马号、尚雅丽、重庆目乐、杭州仰健合计持有的万州爱瑞阳光眼科医院90%股权与开州爱瑞阳光眼科医院90%股权。同时,上市公司拟向不超过5名特定投资者以发行股份方式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本次交易相关中介机构费用及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

爱尔眼科已买下30家医院 行业利好但须知两大隐患

而在此前,10月22日,公司曾发布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磐信投资、磐茂投资合计持有的天津中视信100%股权,由此间接收购爱尔产业基金的26家眼科医院;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众生药业持有的奥理德视光100%股权与宣城眼科医院80%股权。至此,公司拟收购眼科医院增至30家。

爱尔眼科已买下30家医院 行业利好但须知两大隐患

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表示,本次收购意在“扩大朋友圈,加强基本盘”。一方面,继高瓴资本、淡马锡之后,中信产业基金、众生药业、爱瑞阳光成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公司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期,加快推进行业整合,完善眼科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与业务规模;另一方面,此举顺应了国家加强基层医疗体系的导向,这30家医院主要分布三、四线城市,人口基数大但优质眼科医疗资源相对缺乏,而各医院在当地占据着优势地位,随着居民眼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这些医院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介绍,爱瑞阳光曾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旗下拥有万州爱瑞、开州爱瑞等优质资产。通过此次交易,双方由竞争者转变为同行者,顺利实现了合作双赢,将大幅度增强区域医院的联动发展和品牌效应。

公告一出,也意味着爱尔眼科的并购大潮又将开始。

“十年十倍股”初长成

10月25日,爱尔眼科发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77.32亿元,同比增长26.25%;净利12.31亿元,同比增长37.55%;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8.53亿元,同比增长50.60%。基本每股收益0.4元。

而关于净利润持续增长的原因,该公司在财报中指出,一方面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各项业务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另一方面,国家近视防控战略、防盲治盲等政策的大力推进促进了居民眼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医疗消费稳步升级,促进了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

对此,天风证券表示,爱尔眼科三季度单季度的表现依旧亮眼,全国眼科专科龙头继续保持了稳步快速的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8.53亿元,同比增长50.59%,加权平均ROE为20.14%,随着经营规模与收入的增长,公司现金流与ROE呈现提升态势。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专科连锁医疗服务机构,公司在网络布局,品牌力、技术人才、科研学术、激励机制以及管理局体系等多方面已形成领先优势。同时公司也在不断围绕现有的优势持续强化其核心竞争力,眼科布局体系逐步完善,维持“买入”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半年报中,爱尔眼科业绩表现也十分抢眼——营收净利双双实现增长,各项核心业务贡献突出。

据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得益于其经营规模及品牌效应的扩大,以及医疗技术与服务不断升级,爱尔眼科营业收入继续保持了稳健增长。具体而言,其实现营业收入47.49亿元,同比增长25.6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6.95亿元,同比增长36.53%。

具体到主营业务上,该公司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25.64%,其中视光服务较去年同比增长 30.98%,屈光手术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21.44%,白内障手术较上年同期增长10.92%,其他项目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实际上,据数据显示,8年时间内,爱尔眼科从2010年8.65亿元的营收规模,增长到2018的80.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2.07%;而归属净利润亦从1.2亿元增长到10.09亿元,8年间的CAGR为30.49%,整体增速增长令人惊艳。

此外,在业绩高速增长的态势下,爱尔眼科的市值自上市以来也不断攀升。截至昨日收盘,爱尔眼科市值达1184亿元,相较2009年10月上市之初的69亿元,公司市值增长了17倍。

整体向好但存在隐患

虽说爱尔眼科增长势头强劲,但不得不提的是,一个好的赛道是维持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行业的天花板是公司业绩能够维持增长首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行业的天花板越高,则这个公司的发展空间越大。

公开资料显示,眼健康主要分为眼病和视力不正常两块,它们均可导致视力残疾(包括低视力和盲)。我国眼科疾病众多,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小儿斜弱视疾病、眼底病及角膜炎、眶肿瘤等;视光不正则包括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视疲劳、老花等,其中目前以近视问题最为严峻。

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5.5亿近视、1000万青光眼、1.4亿白内障(理论风险患病人数),以及1160万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患者,便由此为对应领域药物和器械发展催生了不少机会。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眼科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2 年至 2015 年我国眼科医疗服务细分市场的规模从461亿元增至7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16.56%,预计至 2021 年该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有望维持在13.90%。

爱尔眼科已买下30家医院 行业利好但须知两大隐患

数据来源:《2018-2024年中国眼科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此外,还有几大因素不断刺激眼科医疗市场的增长。

其一,近视等视光不正和以白内障为止的眼科疾病数量还在不断攀升。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低龄趋势明显,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其中中国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0%,近视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其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不断刺激消费需求增长。当前我国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高端服务占比上升。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眼科患者不仅更愿意尝试未满足的手术治疗,不少人也更愿意为更好的手术效果自费承担更高的手术费。比如国内屈光、白内障等业务的高端术式占比逐年提升,推动眼科手术客单价持续提升。

以白内障为例,白内障出院人数由2011年28万增长到2016年63.23万,人均医药费也从5004元增长到6536元。从爱尔眼科自身的白内障业务发展情况来看,量价齐升的趋势更为明显。而以属高端视光业务的角膜塑形镜为例,近年来行业增速也均保持在30%以上,爆发性强。

再叠加当前我国的眼科医疗服务渗透率还比较低的因素,可以看出,无论是白内障、屈光、视光等都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整体而言,虽然当前爱尔眼科在广阔的行业赛道中,实现了业绩和市值的“比翼齐飞”,但不得不说的,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其还是蕴藏了一些潜在风险。

一方面,大量非同一控制下的并购必然导致巨额商誉,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爱尔眼科的商誉已经高达24.4亿元。此外,若再叠加昨日大手笔收购的28家公司的资产情况看,其商誉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另一方面,爱尔眼科在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已有布局,这也是业绩贡献最大的地方,后期的并购可能会以二三四线城市为主,这些城市的医院能有多大的业绩贡献我们不得而知,加入并购的业绩不及预期,爱尔眼科可能会被市场杀估值。

(本文综编自格隆汇、中国产业信息网、公司公告、中国证券报、第一财经)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