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血压药有“八防”,高血压朋友谨记哦!

高血压所导致的靶器官损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之前,器官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即已启动。

对于高血压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降低心血管危险水平,减少靶器官的损伤,进而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所以高血压药的药物治疗必须始终认真对待,服用降压药时需谨慎。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因缺少这方面的常识。走进误区影响了治疗效果,结合日常护理工作所见提出了降压药八点注意

服用降血压药有“八防”,高血压朋友谨记哦!

一防首剂现象

首剂现象是指首剂药物引起强烈效应的现象。有些药物本身作用较强烈,首剂药物如按常量给予可出现强烈的反应,致使患者不能耐受,常出现血压骤降现象。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压力反应不敏感,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更容易出现手机现象,容易引起上述反应的药物主要是哌唑嗪,表现为首剂服用哌唑嗪30分钟到90分钟后出现眩晕头痛,心悸,出汗,视力模糊,恶心,胸痛。等症状。

首剂现象的发生与剂量相关,与利尿剂致血容量降低有关,固有人提出高血压患者开始服用降压药时尽量减小,一般主张常用量的1/3,之后逐渐增加至治疗量。因此对于具有这种性质的药物,其用量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渐加大到一般治疗剂量较为安全。一旦出现首剂现象应立即停止用药,平卧休息,反应严重者立即去医院接受治疗。

服用降血压药有“八防”,高血压朋友谨记哦!

二防看价吃药

有人在选择降压药的时候,片面认为要价格越贵降压效果越好,看价选择药物其实药品的价格和效果是不成正比的,一些廉价的大众降压药同样有着不错的疗效,用药要因人而异,服用得当才是关键。

三防随意停药

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值也不能随意停药,有的患者在规律用药后停药数天发现血压依旧正常,就主观的认为自己已经好了,实际上这只是降压药在体内尚未代谢完而产生的后续效应而已。一段降压作用消失,血压则会飙升。停药的危险性在于可能引起血压反跳现象,伴血管强烈的收缩及时给与原来有效的治疗也难以奏效,所以千万不能随意停药,否则容易回到治疗前的水平和诱发更加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

正确的做法是在血压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后,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缓慢阶梯方式,尽量极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高血压反跳,以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服用降血压药有“八防”,高血压朋友谨记哦!

四防主观判断

有人体检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但自觉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也就不当回事了。事实上高血压的程度与症状并不成比例,没有症状并不表明血压不高,所以说即使没有头疼,头晕耳鸣,失眠紧张等高血压症状。如果发现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也一定要上正规医院检查,并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五防追求速效

服用降压药切忌急于求成。降压不能过快。更不能降得越低越好,应循序渐进平稳降压。降压讲究的是平稳有效,尤其是平稳更为重要,因为血压的波动往往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的诱因,如一味地追求降压效果而忽视血压平稳。可能导致心脑肾供血不足而产生严重后果。

服用降血压药有“八防”,高血压朋友谨记哦!

六防多多益善

有人错误的认为药吃的越多血压就会降越快,甚至自作主张增加剂量和增加降压药的种类,其结果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反而会危及生命安全。降压药物治疗除严重高血压外,遵循单药开始给药。阶梯式加药的原则。当然高血压治疗不止是降压,还要注意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需长期服药者治疗应该简单争取每天一片药

七防因噎废食

是药三分毒,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精神与经济负担,使人们对高血压到的治疗有了恐惧心理。如服用甲基多巴可能出现嗜睡,眩晕,腹胀等不良反应,有的患者在服用降压药过程中容易走向极端,一旦遇上不良反应,就对服用降压药失去信心转而停止服药,导致血压不能有效控制。

八防睡前服药

人的血压在一天中午夜最低入睡后的血压比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睡前服用降压药会导致血压较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夜间血流量减少,血流供应量不足,容易引发缺血性血管病出现失眠,失明,偏瘫等症状

,所以高血压患者切忌在临睡前服药,以防夜间发生意外。

服用降血压药有“八防”,高血压朋友谨记哦!

总之高血压。啥病并不可怕,只要坚持自我调控,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调节饮食,并在配合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到以上八个方面危害性就会大大降低。#青云计划##高血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