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驅“窮”鬼——看安福縣瓜畲鄉青陂村脫貧攻堅的高招

三十六計驅“窮”鬼——看安福縣瓜畲鄉青陂村脫貧攻堅的高招

300畝香梨生產基地

三十六计驱“穷”鬼——看安福县瓜畲乡青陂村脱贫攻坚的高招

青陂村西瓜產業基地

三十六计驱“穷”鬼——看安福县瓜畲乡青陂村脱贫攻坚的高招

生態宜居家園

三十六计驱“穷”鬼——看安福县瓜畲乡青陂村脱贫攻坚的高招

廖禮民在飼餵貴妃雞

10月22日晌午,安福縣瓜畲鄉青陂村。

脫貧戶廖禮民剛從田裡收割稻穀回到家中,匆匆用碗從蛇皮袋裡舀了一些稻穀,便直奔後山,一大群貴妃雞衝他飛奔而來,上下撲騰,啄食嬉戲。

在廖家客廳的中堂上,掛著一幅對聯。上聯“錢財廣進滿堂樂”,下聯“福壽齊來閤家歡”,橫批“吉星高照”。在正中間,福、祿、壽三位神仙或帶著元寶、或手捧仙桃,喜笑盈盈。

儘管有三位神仙“罩著”,廖家卻沒能“吉星高照”:廖禮民妻子2014年去世了,留下三個孩子,大的讀初中,小的讀小學,又當爹又當媽把孩子拉扯大,廖禮民日子過得很不容易。

是黨委政府、駐村幹部的幫扶,讓廖禮民告別貧窮,走上致富路。這些年,在扶貧幹部幫扶下,廖禮民養土雞、種油茶、起高樓、添家電,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神仙都羨慕。

廖禮民的脫貧故事,是青陂村脫貧戶近些年變遷的縮影。

瓜畲鄉黨委書記彭小力告訴記者,脫貧攻堅如同打仗,作戰要善於攻心,攻堅要懂得審勢,從老祖宗留下來的《孫子兵法》中,不難找到脫貧攻堅的良策。近些年,“以西瓜村新安村為龍頭,帶動青陂麒麟瓜種植”形式的“樹上開花”計、“從無到有發展高產油茶”形式的“無中生有”計、“做大做強歧峰果業發展百果香梨產業”形式的“拋磚引玉”計、“幫扶幹部和貧苦戶打成一片”形式的“反客為主”計……很多人耳熟能詳的“三十六計”,成為扶貧幹部和貧困群眾口中脫貧致富的“神兵利器”。

□本報記者徐瑞春、實習生賀麗風/文劉志宏/圖

樹上開花 做大西瓜產業

第29計樹上開花:借局佈勢,力小勢大。鴻漸於陸,其羽可以為儀也。《易經漸》卦說:鴻雁飛向大陸,全憑它的羽毛豐滿助長氣勢。借別人的局面布成陣勢,兵力弱小的看來陣容也顯得強大。

青陂村先前西瓜僅有零星種植,很難揚優成勢。2014年,李勸根走馬上任村支書。看到村裡一些貧苦戶日子過得實在苦,李勸根眉頭緊鎖,要帶領大家脫貧致富,路子在哪裡呢?

“答案就在隔壁的新安村!”李勸根說,新安村是西瓜村,種植麒麟瓜遠近聞名,全村穩定種植面積在800畝以上,每畝純收入達1.3萬元,人均純收入2萬元,成為為數不多的小康村。新安村和青陂村田地相連,人文相通。看到“老大哥村”賺得盆滿缽滿,李勸根有了主張———借力新安村,壯大麒麟瓜種植。

村“兩委”、幫扶幹部帶著貧困戶上門取經、培訓學習。鄉黨委因勢利導,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立足新安村大棚麒麟西瓜產業優勢,提出了新安村和其他10個行政村,實施“1+10”抱團發展大棚麒麟西瓜模式,10個村黨支部書記與新安村簽訂抱團發展協議。

遠交近攻,擒賊擒王。麒麟瓜種出來後,增收關鍵在於銷售順暢,賣一個好價錢。為了抓住這個“牛鼻子”,每年第一茬西瓜成熟後,村“兩委”、幫扶幹部都要帶著香甜的西瓜,組團闖市場。李勸根說:“我們去吉安中心城區各大農貿市場,請西瓜經營戶免費品嚐,成功和國光超市等簽訂協議,實現商超對接。”

無中生有 催生高產油茶

第7計無中生有: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無中生有是運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使假象變真象,大小假象,掩護真象。

青陂村在扶貧攻堅戰鬥中,善於“拿來主義”,實現從無到有、無中生有,搭建起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廣闊平臺。

青陂村以前並不種油茶,但是發展油茶種植的先天稟賦卻又極佳:人均山地不少、且以小丘陵為主,土壤尤其適合種植油茶。通過向上爭取產業發展資金,青陂村建設了一個面積40畝高產油茶基地(其中包含貧困戶一戶),村委會享受20%的分紅,分紅用於青陂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幫扶本村無勞動力的貧困戶增加收入,受益貧困人口共5戶12人。

無中生有,項目是關鍵。一個個項目的落地,為脫貧攻堅增添新生力量。

百果香梨香滿村。依託安福縣歧峰果業專業合作社,引進種植“百果香梨”面積300餘畝,與縣就業局、鄉黨委政府聯繫,建立了扶貧車間,與該村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長期勞務用工協議,可確保務工貧困戶每月收入1500元以上。基地2018年開始進入初果期,盛果期年收益可達400萬元以上。

白蓮產業苦盡甘來。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青陂村租賃土地32畝用於村集體經濟發展。該基地由村委會統一管理,每年拿出利潤的50%分紅給無勞動力的貧困戶,受益貧困人口共12戶18人。

村級光伏電站熠熠生輝。通過項目資金和整合貧困戶產業扶持資金,該村建成了10千瓦的光伏發電站1座,組建了光伏農業專業合作社,吸納10戶貧困戶為該社社員,每年戶均可從中收益500元以上;2017年和2018年,通過光伏擴面立項建設90千瓦村級光伏發電站,併網發電後,每年可為村級集體提供6萬餘元收入,惠及全村32戶貧困戶,每年可為貧困戶增收1000元左右。

反客為主 做貧困戶貼心人

第30計反客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漸之進也。有空子就要插腳進去,扼住他的主腦機關。《易經漸》卦說:“循序而進就是這個意思。”

在青陂村,結對幫扶幹部秉承“定期走訪、措施精準、宣講政策、破解難題、增強信心”的要求,真幫實扶,有效避免被動幫扶、人到心不到。

每次去到貧困群眾家中,幫扶幹部都要與貧困群眾聊聊天,聽聽他們的心聲,瞭解其生活生產的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他們還幫助留守孤寡老人,病殘家庭打掃庭院、整理房間、清除衛生死角等。同時,積極做好政策宣講員,為他們講明白國家的扶貧政策,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通過與幫扶的貧困戶“家常閒聊”“談談心事”“說說問題”,切實幫助群眾解煩憂、解難事,將扶貧扶到心坎上。

對於扶貧幹部的真心幫扶,廖禮民自有一番感觸在心頭。那些年,為了貼補家用,廖禮民在附近鄉鎮幫工刮仿瓷,家裡那幾個半大不小的娃娃可遭了罪。一次,老三突發氣胸,高燒不退,“是村裡李勸根和幫扶幹部緊急把孩子送到衛生院,醫生說,再晚一些,恐怕就……”

廖禮民有10多畝自留山,為了勸說他種油茶,幫扶幹部自掏腰包請挖機幫他平整土地;為了讓他飼養貴妃雞發展林下經濟,時任幫扶隊第一書記的範恆新多方籌集1萬元,幫他搭好雞棚、購置雞苗;經過掛點的縣領導協調,廖禮民大女兒順利進入一家衛校定向委託培養。“讀書才有出路,有知識才有未來……”

脫貧戶朱金小家最近有一件大喜事,因為貧困離家的老婆,看到村裡條件越來越好,自己又跑回來了,現在又懷上了寶寶。

朱金小父親早年過世,母親智障,生有兩個小孩。日子過得實在清苦,2017年老婆離家外出打工,一去不歸,全家負擔都落在朱金小一人肩上。

朱金小想養魚,幫扶幹部為他選址,村裡幫他協調流轉魚塘;幫扶幹部多方籌集1萬元啟動資金,多次帶朱金小到外地考察學習,很快種上了7畝多的何首烏、粉黃己。看到大家種麒麟瓜效益好,朱金小眼饞不已,村“兩委”馬上為他協調了2畝上好瓜地……漸漸地,朱金小日子有了起色,蓋起了四層小洋樓,家電應有盡有,今年8月份,外出打工的妻子又回來了。“還是家裡好,出門萬般難……”

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風清揚教導令狐沖招要活學,劍要活用。青陂村扶貧幹部立足當地實情,堅持務實求實的工作作風,以為民服務解難題的情懷,通過制度創新,實施精準扶貧“三十六計”,為貧困群眾量身定製接地氣、有效果的“脫貧套餐”,做到“幫”與“需”緊密結合,使扶貧效果最大化,確保扶貧脫貧政策真正惠及貧困群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