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賭成性、一詩逼死丈夫、晚節不保?關於李清照的這些謠言該停了

上下5000年,我們才得了這麼一個李清照,然而很多時候後世並沒有好好憐過、惜過她。詞中之後的才華自然是無人敢說什麼的,但對於她的行事作風,卻一直有人指指點點。我們可以看看以下名士們對她的評價:

宋代的著名科學家王灼: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

北宋地理學家朱彧:不終晚節,流落以死。

南宋著名文學家胡仔:易安再適張汝舟,未幾反目,傳者無不笑之。

好賭成性、一詩逼死丈夫、晚節不保?關於李清照的這些謠言該停了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來自元明清的評論。這些譏諷和批評並不只是來自文壇,還有理學界,科學界,甚至地理學界。有人說這一切都是因為男尊女卑的時代不允許如此有個性的女子存在,就像那個被流言逼得跳湖而亡的朱淑真一樣,才情成就了她們,也刺傷了她們。但如今李清照已香消玉殞已800多年了,關於她的以下幾個謠言也該停一停了。

好賭成性、一詩逼死丈夫、晚節不保?關於李清照的這些謠言該停了

好賭成性

這個謠言的興起是因為李清照曾寫過一篇名為《打馬圖序》的文章,在其中她詳細地介紹瞭如何玩好“打馬”,也表達了自己對這個遊戲的喜歡。於是後來便望文生義,不但說她好賭成性,甚至有人表示說不定現在的麻將都是她發明的。對於這種言論,有時候真的很無奈。

看過這篇《打馬圖序》就應該知道,打馬與如今的賭是有本質區別的,它是一種棋類遊戲,而且也並非憑運氣來玩,而是一種極考驗智商的博弈,它遠沒有發展到如今麻將的玩法。而且在《打馬圖序》中李清照也說明了自己打馬的原因,是閨中消遣。所以所謂“好賭成性”說,是站不住腳的。

好賭成性、一詩逼死丈夫、晚節不保?關於李清照的這些謠言該停了

一詩逼死丈夫

這首詩指的自然是《夏日絕句》,全詩是: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確實是有感於趙明誠於1129年的那次棄城出逃而寫。那一年趙明誠任江寧知府,當時城中御營統治官王亦叛亂,趙明誠在慌亂中順著繩子從城牆上逃了。因為這件事趙明誠被革職了,事後李清照也確實為此十分惱她,兩人的夫妻關係一下子被得緊張起來。後來二人在路過烏江時,李清照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夏日絕句》。沒多久,趙明誠便撒手人寰。於是不少人就給李清照扣上了“一詩逼死丈夫”的帽子。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好賭成性、一詩逼死丈夫、晚節不保?關於李清照的這些謠言該停了

首先趙明誠身體一向不好,這一點在史書中有記載;其次,其死亡原因也是病逝,而且在此期間李清照一直在身邊照顧;再次趙明誠死後,李清照是心痛不已,更是為他寫下了不少經典悼亡詞,並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為他完成了遺作《金石錄》的整理工作。如果僅憑兩口子間的一些觀念上的爭執,就給才女扣上這樣一個逼死親夫的帽子顯然是不合理的。

好賭成性、一詩逼死丈夫、晚節不保?關於李清照的這些謠言該停了

晚節不保

這一點指的是她晚年再嫁張汝舟事情,其實夫死後再嫁本是再平常的事,但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下嫁後沒幾個月李清照就將丈夫告上了公堂,稱其舞弊。後來雖然李清照成功的離婚了,但這件事也成了她一生的汙點。

其實這件事,李清照在在給好友綦崇禮的《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一文中,已經交代清楚了。一方面當時她病重,是弟弟等人幫她張羅的婚事;另一方面,確實也是受了張汝舟的哄騙。而最大的原因則是因為趙明誠死後給她留下了書冊、古器、卷軸,並交代她要以死相保。但是在多年的漂泊中,李清照遇到數次盜書事件,這讓她心力交瘁。

好賭成性、一詩逼死丈夫、晚節不保?關於李清照的這些謠言該停了

到嫁給張汝舟的時候,這些珍惜的書卷已所剩無幾,但《趙氏神妙帖》和《金石錄》還在,所以李清照的這次下嫁其實只是想找個人保護自己和書。而當她發現對方意在奪書時,她立馬就下定決心,哪怕坐牢也要離開對方。所以就這件事,我們應該看到李清照敢愛敢恨的一面,而不是所謂晚節不保。

1155年前後,李清照在孤苦中香消玉殞,留給我們的是幾十首詩詞作品。伊人已逝,希望種種謾罵謠言都停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