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橋西做好“城市”文章 打造“品·味”家園


惠城橋西做好“城市”文章 打造“品·味”家園


千年府城人文薈萃,活力街區商貿繁華。懷抱西湖,襟帶東江,山湖交映、商旅發達的橋西街道是惠城區歷史最悠久、文化底蘊最深厚、生態環境最優美的鎮(街道)之一。

“作為惠城區唯一一個沒有農村的鎮(街道),橋西要立足城市建成區特點謀劃好街道工作。”日前,《自我革命競逐一流》“一把手訪談”欄目來到橋西街道,街道黨工委書記餘道方表示,轄區要結合實際找準抓手實施好“3+2”系統工程行動方案,在城市黨建、城市經濟、城市更新、城市管理、城市服務等方面著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實現更高質量、更高層次的發展,提高城市發展能級,打造更具活力、品質和溫度的“品·味”(品質一流、獨具韻味)橋西幸福家園。


惠城橋西做好“城市”文章 打造“品·味”家園


強化城市黨建

籌備建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

既有為經濟社會發展把關定向,又有為民生事業建設保駕護航的內容;既有感人肺腑的小故事,又有以小見大的“黨建+”……基於打造基層有影響力的黨建宣傳陣地,今年7月1日,橋西黨建文化廣場正式建成啟用,黨建文化廣場以“凝心聚力新時代·黨建引領促發展”為主題,共分6個篇章在轄區數碼街中廣場集中展示,以圖文並茂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著新時代新思想,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展現了橋西街道黨的建設新舉措新成效。

“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餘道方說,強化城市黨建工作理念,今年橋西以提升街道黨組織的組織力為重點,籌備建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推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面達標,推動轄區各群體的再組織化,把黨的組織和工作無空白、無遺漏地推進到街道各類組織、各類人群中去,同時把單位、行業和各領域黨組織聯接整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形成嚴密的組織體系,從而真正形成強大合力推動街道各項事業發展。

同時,牢固樹立“黨建+”理念,爭取儘快實現轄區所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達標建設,集中力量資源加強黨組織“三化”建設,推動兩新黨組織擴面提質,強化退役軍人黨組織建設,深化黨員責任崗活動,抓好機關黨建陣地建設,發揮黨建文化廣場宣傳輿論陣地作用,推行黨員教育管理積分制,探索黨員樓棟長制,推動街道黨組織建設持續進步、全面過硬,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效發揮、不斷顯現。

特別是強化黨員幹部隊伍建設。“要點燃幹部幹事創業激情,努力在橋西街道形成講正氣、講工作、講效率的氛圍。”餘道方說。


惠城橋西做好“城市”文章 打造“品·味”家園


發展城市經濟

打造特色商貿商圈文化提升發展能級

橋西是市區商業發展最成熟、最具活力的商貿流通中心之一。轄區常住人口近20萬,流動人口3萬多,是惠州市設立最早、人口最多、商業和服務業最繁華、市政設施最完善的中心街道之一。轄區每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100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惠城區前列。

“在發展城市經濟方面,橋西要通過商圈升級、項目帶動,促進經濟發展、壯大經濟總量,增強經濟發展後勁,提升發展能級。”餘道方說。

在抓好商貿商圈升級建設方面,在花邊嶺、南壇——下埔商圈的現有發展的基礎上,支持和引導商圈內重點企業牽頭推動商圈升級,大力推動花邊嶺君尚、麗日銀座、風尚國際業態差異化融合商圈建設,通過整合現有資源、匯聚商流、聚集人氣,擴大規模效應,突出商圈特色。重塑環城西商貿中心區,繼續做大社消零,大力推進莞惠城軌西湖站城市綜合體建設,打造環城西旅遊商貿中心,做強中心區輻射周邊區域。

在抓好特色街巷建設方面,進一步形成管理規範、佈局合理、服務高效、功能完善的特色街巷,提升品味檔次,強化對數碼商業街、南壇路“精品一條街”、麥地東路“金融一條街”等特色商貿街建設;著力打造金帶街“古玩一條街”、五一路“旅遊特產一條街”等遊玩購物街。同時,立足打造府城新韻夜橋西品牌,點亮夜間經濟,逐步優化提升環城西步行街、下埔“酒吧街”、府前橫街“小吃街”、麥興麥岸路“宵夜街”,增加食、購、娛、遊吸引力,帶動消費升級。


惠城橋西做好“城市”文章 打造“品·味”家園


提升城市管理

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和“一號工程”提升轄區品質

橋西也是歷史文化厚重的人文街道。轄區內有明代始建的金帶街、北門直街等歷史文化街區,有包括惠州府城遺址、文筆塔、中山紀念堂、賓興館等一批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千百年來,“千年西湖”“千年府城”“千年東坡”文化在此相約,共融共生。

“立足橋西街道歷史文化悠久、老舊小區多的特點推動城市更新,刷新城市顏值。”餘道方說。

通過借市發展,橋西要挖掘活化文化資源,抓住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品牌效應,主動順應“文化+創意”、“文化+旅遊”發展趨勢,培育文化創意、旅遊、健康等休閒經濟和節日消費新亮點,重點推動金帶街、北門街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升級建設和甦式改造,推動省農會舊址、梅花館、陳氏故居等歷史建築的活化利用,推動中山公園升級建設和水門公園加快啟動建設,推動環城西路美化改造,實現歷史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與西湖5A景區的融合發展,留住遊客、帶動消費、促進發展。

抓好老舊小區微改造。以“功能齊全、配套完善、出行方便、綠化美觀、安全整潔”為標準,推動老舊小區微改造,對小區環境進行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改善老舊小區條件,不斷提升老舊小區形象和文明程度,提升小區管理、街巷環境和公共安全水平,提升城市品質。重點以麥迪新村為試點實施“惠民空間計劃”,進行微改造、微提升,取得較好成效。

在注重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提質方面,橋西街道將持續紮實推進“一號工程”,按照“常態化、全覆蓋、精細化、嚴處罰、齊參與”的要求,以重點管治帶動常態化、以網格管理落實全覆蓋、以智慧手段提升精細化、以聯合執法推動嚴處罰、以門前三包促進齊參與,重點抓好“樣板示範街巷”打造和老舊小區微改造整治工作,全力推進市容環境衛生綜合品質提升,助力打造最乾淨城區。


惠城橋西做好“城市”文章 打造“品·味”家園


優化城市服務

探索分片區設立社工綜合服務中心

做強城市經濟、做好文化傳承、提升城市品質的落腳點最終還是提升轄區居民的幸福指數。餘道方說,接下來,橋西還要持續優化城市服務,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進一步抓好城市各項民生事業落實,以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期待迫切的問題為重點,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有更多獲得感。

位於水門路83號的橋西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近5年來投入約200萬元,公開招投標引進有資質的養老服務組織,為轄區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專業、優質、人性化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是惠城區養老服務領域的招牌之一。餘道方透露,接下來,橋西街道將鞏固和提升居家養老中心、愛心家園、康園中心、社區社工綜合服務中心等現有一批民生平臺的服務成效,探索分片區設立社工綜合服務中心,加強對低收入家庭、困難群眾、殘疾人、老年人、復退軍人等特殊群體的民生保障和常態服務,讓轄區不同群體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堅持弘揚歷史文化、傳承優秀文化、保護府城文化是橋西文化惠民服務的特色,接下來,街道將繼續發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社區書屋的作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積極引導轄區市民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不斷推進街道和社區文化軟硬件設施建設,讓轄區居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橋西街道復退軍人黨建工作和服務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前列。接下來,轄區還將不斷強化退役軍人黨組織建設,不斷提升退役軍人黨員教育管理水平,在黨建引領、思想引導、平臺搭建、常態聯繫、精準服務等方面下功夫,營造優待、關愛退役軍人的良好社會氛圍,進一步增強退役軍人的榮譽感、自豪感和獲得感,激發退役軍人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熱情,促進退役軍人安居樂業、自我服務、奉獻社會。

記者:盧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