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基層黨組織推行“1+3+N”舉措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惠城區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基層黨組織推行“1+3+N”舉措,即1個核心作用、3項重點任務、N項服務措施,著力形成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合力,推動轄區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截至2月16日,全區累計開工企業1443家,用工人數53510人。

惠城:基層黨組織推行“1+3+N”舉措

黨員幹部幫扶企業復工。

★ 1個核心 ★

黨建為引領,注重發揮四級聯動機制

惠城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特別是企業黨組織作用,建立區、鎮(街道)、村(社區)、企業四級聯動機制,將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有機結合,既各負其責,又有機統一,著力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

該區印發《關於在企業復工復產中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通知》,要求企業黨組織和黨員要在疫情面前顯擔當,越是艱難越向前,在協助企業復工復產中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

對未建立黨組織的企業,積極整合相鄰企業黨員、幫扶聯繫黨員幹部等成立臨時黨支部,全力協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工作。同時,結合中心區實際,在全區各商務樓宇成立“黨員突擊隊”“黨員服務隊”,協助破解商務樓宇企業人員密集疫情難防控、有序復工難推進等問題。

★ 3項重點任務 ★

抓好摸排疫情、宣傳防疫、企業復工任務

具體來講,惠城區抓好三項重點任務,在企業中築牢抗疫防線。

一是協助企業抓好摸排。動員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加強聯防聯控,全力以赴協助轄區企業做好疫情排查、檢測、預警等防控工作,切實做到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同時,深入開展走訪調查,及時建立企業復工復產計劃臺賬、復產問題臺賬、用工需求臺賬,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二是主動抓好宣傳動員。發動企業黨組織帶頭落實企業各項防控措施,充分利用室外橫幅標語、廣播電視報道、微信公眾號推送等各類媒介,及時向企業員工宣傳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區工作要求,主動為企業員工釋疑解惑。組織行業黨組織協助企業加強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培訓,大力普及相關防控知識,多渠道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工作,切實增強企業員工自我防護意識。同時,積極動員各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企業捐款捐物,帶頭履行社會責任。

三是深入指導有序復工。要求政府職能部門黨組織認真開展科學指導並積極協助企業做好防控疫情重點任務,按照“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要求,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防護措施,指導企業落實配備好安全生產所必需的安全防護設備、防護措施,切實保障生產安全。

★ N項服務: ★

多措並舉助推企業防疫復產兩不誤

如實施“千幹扶千企”計劃,從區直機關和事業單位抽派骨幹力量,深入全區各企業,指導協助企業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有針對性地幫助因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企業,全力支持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開展涉農企業黨組織結對幫扶活動,紮實做好相關企業疫情防控生活用品保供工作;專門成立12支企業服務掛鉤工作組和6支專項工作組,“一企一策”方式幫扶企業;發出倡議書倡議房東減免企業租金,引導房東和企業同舟共濟、共度時艱;堅持在疫情防控一線考核幹部擔當作為,激勵幹部在幫助企業復產復工中衝鋒在前、敢於擔當……以實實在在的舉措,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在企業復工復產一線高高飄揚。

★ 先鋒典型 ★

農業復產:農產品滯銷,黨員帶頭找銷路

惠城:基層黨組織推行“1+3+N”舉措

汝湖黨員為農戶找銷路。

當前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冬種收穫和春耕備耕的重要時節。

今年上半年,全區計劃水稻播種面積8.1萬畝,玉米3.6萬畝,蔬菜4.5萬畝,花生4.3萬畝。

目前,農產品產銷對接受到較大影響,蔬菜、水果等田頭批發價低、市場價格高、“相對過剩”、“相對滯銷”的情況下,惠城區各類農企黨組織紛紛發力,助力農業復產。

比方說,自疫情發生以來,江北街道惠州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有限公黨總支部主動擔當,積極開展“防疫情、保供應、穩物價”工作,第一時間組織公司黨員和商戶黨員成立黨員突擊隊,衝鋒在防疫一線,切實肩負起防疫情、保供應、穩物價的重擔。在獲悉所在轄區因疫情防控而被隔離封閉管理的居民有采購生活物品的需求後,該黨總支部立即聯繫園區內的農產品配送企業,為150多戶居民提供農產品及生活用品代買配送服務,保障群眾生活不受影響。此外,該黨總支部還設立臨時蔬菜平價直銷點,開展蔬菜直銷供應售賣活動,充分保障了市民的蔬菜供應和有效地平抑了物價。

普通黨員也爭當助農先鋒。非常時期,為能切實減少滯銷給每一戶農戶帶來的損失,汝湖鎮農技站站長楊玉彪立即對轄區內的滯銷蔬果的品種、數量進行了粗略摸底統計。與此同時,號召機關熱心黨員,組建“黨員助農小分隊”,協助農戶解決滯銷問題。隨後,將滯銷的蔬果種類與單價製表,在全鎮幹部職工範圍內,開展了第一批認購,為滯銷果蔬的銷售之路撕開了第一道口子。

為儘可能擴大蔬果銷售渠道,楊玉彪還鼓勵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積極轉發認購消息、加大宣傳,在自己認購的同時,也能為親友鄰里“帶點貨”。隔日,滿載著大家預定的果蔬的卡車開進了政府體育館。“黨員助農小分隊”的成員二話不說,紛紛變身“揀貨員”,分揀、裝袋、打包、分發,把一份份果蔬送到職工手裡。截至今日,黨員幹部助農銷售農產品1.6萬斤,聯繫商家十薈網電商售出5萬斤,聯繫兩新組織海吉星農批市場售出6萬斤;總共約12.6萬斤,愛心助農售出農產品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樓宇復工:成立“黨員突擊隊”號召黨員衝鋒在前

惠城:基層黨組織推行“1+3+N”舉措

華貿黨員帶頭做好防疫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惠州華貿中心黨委牽頭協同樓宇物業管理單位,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併火線組建“黨員突擊隊”,做到黨建引領一線防疫工作,確保疫情防控有條不紊、順利進行。

黨員黃惠靖,原計劃回汕頭岳父母家,自願取消假期,一直在佈置大廈物業防疫工作;黨員楊仕超,原計劃同家人一起去旅行,自願取消假期,在華貿停車場忙碌奔走著,守好車輛進出口;黨員賀雲,原計劃回湖南,自願取消假期,帶頭返崗辦公,提前為復工防疫做準備……在這個不平凡的春節裡,華貿運營黨支部裡的很多黨員加入“黨員突擊隊”,從除夕到現在一直戰鬥在疫情防控中,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展現黨員在樓宇防疫一線的風采。

疫情發生後,在華貿黨委和集團公司的領導下,惠州華貿中心明確了商場、寫字樓、住宅、停車場等防控一線現場黨員責任人,利用微信工作群以圖文形式將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一日一報”,通過專項工作組實行“一日一會”例會制度,對入駐商戶及企業員工健康情況、活動路徑等信息實行“一日一統計”。

還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防聯控,設置一個“華貿小醫生站”,配備專業醫生、護士提供測溫、諮詢等服務;寫字樓“一樓一個測溫點”,商場及車庫“一入口一個測溫點”。在消殺方面,地下車庫入口鋪了5米長的車輛消毒地墊,對進入華貿中心車輛輪胎消毒,每2小時對公共區域門把手、電梯扶手、電梯按鍵等人群接觸較多的公共設施噴灑75%酒精消毒,電梯裡增設免洗洗手液機,方便客戶隨時消毒;每日對空調系統消毒1次,此外設置無接觸用餐區,倡導自備工作餐,努力為復工企業員工創造健康舒適安全的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發生後,華貿黨委協同惠州商業管理單位深入一線走訪、瞭解商戶經營情況,將商戶經營中的困難反饋至集團。1月31日,華貿集團宣佈對旗下商業的相關商戶,在2020年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至202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期間的租金實施減半政策。惠州華貿中心惠及商戶470餘家。

黨組織做戰鬥堡壘,黨員衝鋒在前。在華貿黨委的幫助和帶動下,不少商戶也更加積極主動加入到大廈的樓宇復工防疫阻擊戰中。近日,華貿商業街商戶愛國口腔和愛加醫美的董事總經理方偉傑將採購的 60瓶84消毒液送到大廈,以實際行動支援大廈防疫工作。

工業復產:“兩新”黨組織“復工”“防疫”兩不誤

惠城:基層黨組織推行“1+3+N”舉措

南旋集團協同街道黨工委全力做好復工復產準備工作。

惠城區水口街道是市區東部工業發展重鎮,轄區工礦企業眾多、用工量大。為積極應對企業復工復產帶來的防控壓力,自防疫戰打響以來,水口街道吹響戰“疫”號角,制定《水口街道轄區黨組織和黨員參與疫情防控的八項要求》,其中明確要求“兩新”黨組織要積極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扛起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協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準備工作。

在街道黨工委號召下,轄區“兩新”黨組織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兩新”黨組織書記也發揮“頭雁”作用,主動帶領黨員衝鋒在一線、戰鬥在前沿,逐步推動企業生產和員工生活走上正軌。

比方說,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惠州市仝達工業中心黨支部第一時間響應水口街道黨工委號召,採取及時放假、延時開工、取消活動等方式果斷切斷傳染途徑。在人員排查方面,仝達企業對於人員信息進行詳細劃分建檔立卡,黨支部書記帶動企業骨幹和廣大員工協同街道黨工委全力做好跟蹤摸排員工健康情況。在防控隔離方面,按照上級要求安排獨棟專門用於隔離人員居住的宿舍。黨組織書記帶領黨員職工積極做好關懷隔離人員等聯防聯控工作措施,為隔離人員配送日常生活用品,為有序地復工復產做好充分準備。

在南旋,南旋工業中心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抗擊疫情,積極幫助工廠企業創造復工復產條件。據悉,為有效防控疫情,南旋集團結合企業實際制定了應對疫情的應急預案,併成立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下設宣傳協調組、應急防控組和後勤保障組,明確了各組具體分工與職責。該黨支部黨員職工在春節假期中響應公司黨支部的號召,自願報名參加公司防控疫情工作,並配合水口街道做好疫區返鄉人員排查。因為疫情,南旋集團廠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嚴禁外來人員進入。門崗設立熱感測溫儀,黨員職工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報名奮戰一線,對出入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同時指導做好消毒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