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干净整洁的硬底化村道、宽敞漂亮的农家小洋楼、满眼耀红的文化广场……这样一派和谐宜居的景象,是源城区埔前镇上村村村民在三年前不敢想象的。自从该村被定为省定贫困村后,村容村貌在村民身边发生了悄然而巨大的变化。

上村村改变的不仅是“面子”,“里子”也越来越厚实。精准扶贫工作开展2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5年的1.95万元增长到75万元,73 户198名贫困户全部脱贫。

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上上村的红色广场。

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3年来,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黄旭军正把他的思考和谋划,在上村村一步步变为现实。作为一名有着19年军旅生涯的退伍军人,他虽然同家人聚少离多,并常常感到愧疚,但看到村庄的变化,看到群众过上好日子,他说“由衷感到高兴”,“一切都值了”。

让“爱心蛋”成为特区畅销品

“翻看着这几年的工作笔记,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无数画面。村里现如今是越来越好了,我再次感觉到一线帮扶的选择太对了。来到上村村,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成为我最宝贵的经历之一。”3年扶贫工作,黄旭军养成了写帮扶日记的习惯,这不仅记录了他三年多的扶贫历程,更是体现了他对扶贫工作的深入思考和深厚感情。

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2016年5月,深圳大鹏新区安排黄旭军到上村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 一到任,他就第一时间开展了精准识贫工作,多轮遍访摸查后,最终全村 73 户 198 人列为建档立卡帮扶对象。张榜公示后,零投诉、零上访。

发展特色种养,入股农商行、源城区龙岭工业园,升级改造文化广场,扩宽、绿化村道,安装路灯,修建体育健身场所……黄旭军同村“两委”班子一道,开展了系列扶贫工程。根据上村村家家户户养鸡的情况,黄旭军组织贫困户饲养果园鸡,成立了合作社。他把鸡蛋统一收集、包装,命名为“爱心蛋”,开始四处兜售,开拓了多种销售方式,打造了一条完整的养鸡产业链条。同时,黄旭军还和工作队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大鹏新区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对接,让“爱心蛋”帮扶成果成了特区的畅销品。

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黄旭军还依托上村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土地资源,利用合作社的土地,率先试种水果玉米、黄金百香果、圣女果等经济农作物,延伸了探索乡村旅游田园一体化的新热潮。

开展教育帮扶斩断代际传递

“产业建起来后,一定要提高村民知识文化,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帮扶日记中,黄旭军对如何开展扶贫工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必须在教育帮扶上下更大工夫。”

上村小学是上村村唯一的学校,曾经办学条件落后,黄旭军想尽办法为学校“化缘”来了各种资源:深圳龙岗区义工联U爱助梦团队自发捐赠3.4 万册图书,为孩子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大鹏新区对口帮扶源城指挥部为上村村等5村 62 名贫困子女一次性发放总计 9 万元助学金;香港义教团学生多次到上村小学支教……

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黄旭军在走访贫困户。

在黄旭军努力下,目前全村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100%,去年全村贫困户子女,无一人因贫辍学,其中符合教育补助条件的 34 人全部拿到了教育补助;大鹏新区对该村贫困子女教育生活资助帮扶率达到了 100%。

让黄旭军欣慰的是,教育已让部分家庭尝到了甜头。贫困户罗良(化名)收养了一个女儿,但家里生活困难,孩子考上大专后上不了。获悉情况后,黄旭军马上联系了深圳的爱心企业,为其解决了第一年8000多元的学费,并在帮扶单位和爱心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学习。孩子毕业后,不仅工作表现好,而且孝顺父母,懂事体贴,对家庭细心照顾,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转,走上了正轨。

把“红色村”变为“网红村”

“还有一个特色帮扶,既在计划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个在黄旭军帮扶日记中的特色项目,就是利用上村村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

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上村村是革命先烈罗焕荣的故乡,黄旭军等人在整理该村党史资料时,偶然间看到了他的英雄事迹。为此,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经认真研究后决定,深挖罗焕荣烈士的革命精神,打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提出了“红色文化+革命教育+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

方向一旦确定,黄旭军就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一道,启动了修建红色文化广场、修缮罗焕荣故居、打造红色文化长廊等系列工程,开始为村庄注入了“红”色元素,红旗飘扬,红色标语,红色故事,红色房屋……现在,上村村到处都是“红”。该村的发展思路,获得了充分肯定,2017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红色村”试点,获得省委组织部专项建设资金补贴。

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上上村党群服务中心。

目前,上村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进展很快,届时特色街、党史培训基地、村史人文馆、民俗体验区等项目将共同开启该村红色旅游的新篇章。不仅如此,黄旭军对该村的红色旅游还有更多的期待:“我们要以‘红’带‘绿’,以‘绿’助‘红’,发展家庭农场、乡村民宿、特色种植等,让村民深度参与红色旅游开发,共同把上村村打造成为全市的‘网红村’。”

记者:傅泽彪 摄影:肖斌

部分照片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将贫困村变为网红村,河源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施展了什么魔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