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10月25日下午,在李四光誕辰130週年之際,第十六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頒獎會在北京舉行。自然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主任陸昊出席並講話。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凌月明,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副主任鍾自然出席。會前,陸昊一行參觀了李四光紀念館和故居,並調研地質力學所。


依據《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章程》,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九屆二次會議決定,授予徐春春等15人“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會議宣讀了頒獎決定,陸昊、凌月明、鍾自然、侯啟軍、侯增謙向15位獲獎者頒發了證書。


陸昊代表自然資源部黨組和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向獲獎者表示熱烈祝賀,並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地質科技進步與創新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李四光先生是我國卓越的科學家、著名的教育家、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地質科學的重要開拓者、新中國地質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國際著名的地質學家。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稱“李四光同志是一面旗幟”,他不僅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科學遺產,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傳承好,並不斷髮揚光大。要學習他以愛國主義為強大的精神動力,對地質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和祖國建設的無私奉獻;要學習他善於將基礎科學與其他學科知識合理結合,不墨守成規、不斷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要學習他以國家需要為鮮明科研導向,秉持科研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科學作風;要學習他高度重視青年人才成長,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地質科學持續發展潛心培養科研力量的高尚品質。


陸昊強調,傳承李四光精神,要不斷推動地質科學新發展。要面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地質科學發展的新要求,適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革命及其帶來的產業變革對地質科學提出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在地質科研中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的運用和集成。要回答好如何培養人才問題,克服體制機制障礙,提升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等重要獎項激勵作用,特別要在為青年人成長創造條件方面再創新,堅決破除阻礙優秀人才成長成才的一切障礙。


徐春春、萬渝生、牛樹銀代表獲獎者發言,他們表示,要進一步弘揚李四光精神,以國家需求為己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崇尚科學,勇於創新,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科技創新工作去。


據瞭解,李四光地質科學獎自1989年至今共評出獲獎者253人,從獲獎者中已誕生了33位兩院院士,第七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獎者王啟民榮獲“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是我國地質行業的最高榮譽,是激勵地質科技人員不斷創新,勇攀科學高峰的重要獎項,評獎活動在全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對弘揚李四光精神,推動我國地質事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有關負責同志,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有關司局、中國地質調查局負責同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委員及李四光紀念館負責人等參加頒獎會。




第十六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獎者簡介如下。祝賀他們!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獎獲得者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徐春春 男,1962年4月出生,重慶市江津區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2002年畢業於西南石油大學,獲石油地質與天然氣工程專業博士學位。1983年至今在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工作,現任副總經理。

該同志長期從事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氣勘探與研究,解放思想,創新實踐,走“思維拓展勘探、技術推進跨越”之路,跳出盆地看盆地,跳出構造找巖性,跳出淺層探深層,堅持野外實踐與理論研究相結合,創新提出了以古裂陷為核心的“四古”成藏理論和系列認識,發現我國首個萬億立方米級海相碳酸鹽巖特大型氣田以及一批千億立方米級大氣田;組織推進新技術攻關試驗和集成應用,形成了先進實用的勘探配套技術系列,取得了超深層海相碳酸鹽巖等多個領域的勘探大突破,實現了鑽井大提速、單井產量顯著提高,連續15年年均天然氣探明儲量超千億立方米的儲量高峰增長,極大地推動了西南油氣田天然氣勘探開發進程。

出版專著7部,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論文7篇,EI論文7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等獎項;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程愛國 男,1961年10月出生,安徽省休寧縣人,中共黨員。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獲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碩士學位。2014年至今在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勘查研究總院工作,曾任總工程師等職,現任總局首席專家。

該同志長期從事野外煤炭地質勘查工作,完成多項煤炭勘查項目,新查明優質煤炭32.37億噸;主持完成《全國煤炭資源潛力評價》,首創綠色多目標煤炭綜合評價法和多元地質信息複合預測法,基於預測成果,煤炭地勘單位新發現煤炭資源3000多億噸;負責國家多項重大課題,提出的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國家規劃區劃分方案等建議被有關部委採納;創建了聚煤作用系統論等理論方法,全面提升了我國聚煤與賦存規律認識水平;提出煤炭與煤層氣綜合勘查模式,起草5部煤炭、煤層氣地質勘查規範,建立了全國煤炭資源信息系統。開展煤礦安全環保地質保障系統研究,提出採煤沉陷綜合治理模式和煤炭綠色勘查開發途徑。

出版專著9部,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論文2篇)。榮獲省部級科技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省部級優質地質報告一等獎3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梁金強 男,1967年7月出生,廣東省茂名市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1990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專業;2004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能源地質工程專業碩士學位。1990年至今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工作,現任天然氣水合物工程技術中心總工程師。

該同志長期從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研究工作。首次在我國南海調查發現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證據——似海底反射界面(BSR),取得了開拓性的調查成果;創新建立了天然氣水合物資源綜合評價方法和成礦預測技術,優選鑽探目標,相繼取得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珠江口盆地東部和西部海域天然氣資源勘查的重大突破;創新建立了天然氣水合物礦藏和儲層評價方法,優選試採目標,為南海首次試採成功奠定了基礎;創新提出了南海北部陸坡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區帶分佈規律,建立南海滲漏型、擴散型和複合型水合物成因模式,揭示多類型天然氣水合物系統成藏控制因素和成藏機制,發展豐富了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地質理論。

出版專著5部,發表論文70餘篇。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入選自然資源部科技領軍人才開發和培養計劃,榮獲中國地質調查局首批“李四光學者”(卓越地質人才)稱號。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施和生 男,1962年9月出生,江蘇省啟東市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1983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1986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大地構造與成礦學專業,2011年畢業於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獲海洋地質專業博士學位。2014年至今在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工作,任勘探部副總經理。

該同志長期從事油氣勘探開發工作,建立珠江口盆地深水區“多源供烴、斷—砂—脊複合輸導、晚期斷裂驅動、高效充注”的油氣成藏理論,帶動了我國深水油氣勘探取得歷史性突破;創建“源—匯—聚”油氣勘探評價體系和油氣差異富集機理,開創了珠江口盆地深層系找油新時代;提出“它源型海相三角洲前緣砂體上傾尖滅巖性圈閉油氣成藏”模式,扭轉了老區勘探的被動局面;提出渤海深部潛山油氣規模化富集機理,推動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首次利用自主研發的天然氣水合物鑽探設備和取樣裝置,鑽獲南海深水天然氣水合物巖芯,打破了外國裝備的壟斷。

出版專著4部,發表論文86篇(其中:SCI論文11篇,EI論文30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2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6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胡東風 男,1964年12月出生,貴州省道真縣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1985年畢業於西南石油學院勘探系,獲石油地質勘查專業學士學位。1985年至今曾在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分公司工作,現任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總地質師。

該同志長期在南方從事油氣地質調查研究工作,創新提出南方高演化海相頁岩氣富集規律新認識,為涪陵頁岩氣大氣田發現的主要貢獻者之一;創新提出元壩超深層生物礁優質儲層發育機理和成藏富集認識,為元壩超深層生物礁大氣田發現的主要貢獻者之一;創新提出茅口組發育臺緣高能淺灘和熱液白雲岩兩類新儲層,四川盆地勘探取得新突破;形成頁岩氣“甜點”預測技術及碳酸鹽巖 “相控三步法”儲層預測技術。在國內率先開展頁岩氣藏描述和儲量計算方法研究,組織完成國內首塊頁岩氣探明儲量的研究申報。

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17篇(其中:SCI論文1篇,EI論文9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等獎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勞動模範”和“突出貢獻專家”等榮譽稱號。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徐軍祥 男,1960年9月出生,山東省廣饒縣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專業;2006年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獲地質工程專業博士學位。1982年至今在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工作,現任副局長。

該同志長期從事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工作,創建地下水調控理論、技術方法和基於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水資源地下調蓄模式,取得突出的應用成效;創新建立地熱成因機制、地熱田成礦類型和開發利用模式,實現地熱找礦重大突破和地熱產業快速發展;提出岩溶單斜地下水循環機理、北方岩溶大泉地下水系統分級理論方法和調蓄工程方案,創建泉水環境影響勘查評價技術體系,解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對泉水影響等難題,為濟南泉水持續噴湧和城市建設作出突出貢獻;創新組織領導山東省地勘局地質勘查工作,在系統部署推進、地質找礦、重大地質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出版專著14部,發表論文47篇(其中:SCI論文4篇,EI論文3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等獎項。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王立全 男,1963年5月出生,四川省潼南縣人,二級研究員。1984年畢業於成都地質學院找礦系地質礦產調查專業,1993年獲成都理工學院礦床學專業碩士學位。1984年至今在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青藏高原地質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

該同志長期從事青藏高原及鄰區地質調查和區域成礦研究野外地質工作,提出金沙江“弧盆系成礦”模式和“後碰撞伸展成礦”新認識,提升“三江”造山帶成礦規律研究水平;集成研究青藏高原空白區地質成果,編制全新的青藏高原及鄰區1∶150萬地質—資源系列圖;釐定青藏高原“班公湖—雙湖—怒江—昌寧對接帶”為古特提斯大洋最終消亡的地質遺蹟,提出青藏原—古特提斯連續演化新認識;提出喜馬拉雅“雙穹隆”構造帶新認識,構建前展式“逆衝推覆—伸展成穹耦合”構造模型,指導區域地質勘探的找礦實踐。

出版專著17部,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SCI論文20篇,EI論文14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等獎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科學技術部野外科技工作突出成績”“國土資源部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王先廣 男,1962年7月出生,江西省南康市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贛州地質學校地質專業,2003年畢業於中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2009年至今在江西省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工作,現任中心主任。

該同志長期從事野外礦產勘查工作。建立“黑色碎屑岩+碳酸鹽巖+構造+岩漿岩”的“朱溪式”成礦模式,發現並探獲世界最大鎢礦床;獲世界最大的江西省新餘市硅灰石資源量達6955萬噸;新發現鐵、銅、鎢、稀土、硅灰石、釩、黑滑石和高嶺土等中—超大型礦床36處、可開發利用地熱水20餘處;建立九瑞地區“上銅下鎢”勘查模式,突破了風化殼離子吸咐型稀土礦成礦模式的傳統認識,開拓變質岩中尋找該型稀土礦的先河;新發現泥盆、石炭和侏羅系大型紫砂賦礦層位,為江西提供了新的陶瓷拓展方向;建立石城縣通天寨“地熱水+旅遊”開發示範基地,探獲全南縣南逕地熱水資源量5264.98立方米/天、修水縣白嶺地熱水溫達83℃,分別刷新了江西地熱水可採資源量規模和水溫記錄。

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14篇(其中SCI論文2篇)。榮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等獎項。榮獲“國土資源部十二五科技與國際合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教師獎獲得者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柳廣弟 男,1961年10月出生,天津市薊州區人,二級教授。1982年畢業於華東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勘探專業,1991年畢業於石油大學,獲煤田、油氣地質與勘探專業博士學位。1991年至今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作,曾任地球科學學院院長,現任博士生導師。

該同志從事地質教學與科研工作。在教學方面,長期堅持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累計10餘門課程,培養研究生120多名;長期致力於專業和學科建設,創新了人才培養模式;主編的國家級教材《石油地質學》被國內20餘所高校選用,主講的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在國內起到重要引領作用。在科研方面,提出了“源儲剩餘壓差”的概念,建立了高效氣藏成藏有效性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揭示了緻密氣藏體積流和擴散流兩種充注機理;建立了我國油氣資源評價的參數體系。對我國石油地質人才培養、天然氣成藏理論建立和資源評價方法的更新換代作出了重要貢獻。

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167篇(其中:SCI論文35篇,EI論文68篇)。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等獎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牛樹銀 男,1952年4月出生,河北省秦皇島市人,二級教授,中共黨員。197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獲地質力學專業學士學位。1979年至今在河北地質大學(原河北地質學院、石家莊經濟學院)任教,現任泥河灣地質生態環境研究院院長。

該同志長期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業績突出。在教學方面,堅持為本科生、研究生授課,注重教書育人,愛崗敬業;重視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以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在科研方面,追蹤世界地學發展前沿,自主創新性提出“幔枝構造成礦理論”,首次明確提出金、銀等成礦物質主要來自地球的核—幔源(地球深部),通過地幔熱柱多級演化,呈反重力作用向上遷移至地殼淺部;建立了幔枝構造典型礦床系列成礦模式,在張宣、冀東、太行山等地區攻深找盲預測中效果顯著,並在多省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推廣。

出版專著17部,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SCI和EI論文30篇)。榮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9項等獎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被評為“河北省教學名師”“河北省特等勞動模範”“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獲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等榮譽。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科研獎獲得者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鄧 軍 男,1958年1月出生,湖南省常寧市人,二級教授,中共黨員。1982年、1989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力學專業,1992年畢業於中國地質科學院,獲構造地質學(含地質力學)專業博士學位。1992年至今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作,現任博士生導師。

該同志長期從事科研工作。發現膠東金礦產於古陸邊緣與複雜造山帶疊加域,揭示巨量金主體來源於再循環的基底地殼,證實拆沉作用誘發深源流體交代富集地幔、幔源熱流上湧是成礦深部動力機制,查明拆離斷層系剪壓—剪張遞進變形觸發流體相分離和圍巖硫化反應導致金連續成礦,提出“膠東型”金礦床新類型及成礦模式;針對中國大陸多期構造演化與複合成礦的系統研究,發現複合造山是複合成礦作用的驅動機制,揭示構造轉換帶複合於島弧帶或裂谷帶之上誘發成礦元素多幕式富集是複合成礦系統發育的重要機理,創新性提出“複合成礦系統”理論;運用提出的“膠東型”金礦成礦理論和“複合成礦系統”理論,創新預測理論與勘查模型,圈定成礦區帶和找礦靶區,指導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出版第一作者專著4部,發表SCI收錄論文180餘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等獎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萬渝生 男,1958年3月出生,湖北省江陵縣人,二級研究員,無黨派。1982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地球化學專業,1992年畢業於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獲岩石學專業博士學位。1982年至今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現任博士生導師。

該同志長期從事基礎性地質研究工作。在最古老地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新發現鞍山2處38億年岩石露頭和新的岩石類型,對3個古老雜巖和鞍本地區太古宙地質開展了深入解剖,提供早期全球岩漿作用多樣性存在的重要證據;在華北克拉通發現大量的26億年~34億年岩石和古老鋯石,確定了BIF(條帶狀鐵建造)主體形成時代為新太古代晚期,總結了太古宙TTG(英雲閃長巖、奧長花崗岩和花崗閃長巖的合稱)和正長花崗岩時空分佈和組成特徵,系統揭示了華北克拉通太古宙大陸形成演化規律;系統確定了華北克拉通孔茲巖系形成時代及古元古代晚期構造熱事件,對於認識華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紀地質演化及構造環境意義重大;總結對比中國冥古宙—古太古代物質時空分佈和三個克拉通太古宙基底形成演化歷史;深入系統開展鋯石成因研究。

出版專著4部,發表論文近300篇(其中SCI論文135篇)。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等獎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胡素雲 男,1963年10月出生,湖南省邵陽市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1986年畢業於江漢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專業,2008年畢業於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獲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專業博士學位。1986年至今在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工作,現任研究院總地質師、博士生導師。

該同志長期從事油氣資源評價、油氣成藏與勘探戰略選區研究。首創了刻度區解剖方法與流程,開發了系統配套的技術體系,推動油氣資源評價方法技術與國際接軌和換代發展;提出古老烴源巖“雙峰式生烴”“油氣跨構造期成藏”新觀點,創建斜坡區縫洞儲層大面積成藏新模式,推動古老碳酸鹽巖成為近期勘探突破發現和規模增儲重點;致力勘探領域研究,評價提出的成熟探區、巖性地層、深層碳酸鹽巖及前陸沖斷帶“四大”領域,鎖定了油氣勘探重點,助推陸上油氣探明儲量持續高峰增長。

出版專著5部、譯著3部,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SCI論文15篇,EI論文43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7項。國際發明專利3項、中國發明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3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許 強 男,1968年6月出生,四川省南江縣人,教授,九三學社社員。1997年畢業於成都地質學院,獲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博士學位。1997年至今在成都理工大學工作,現任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該同志長期從事地質災害防治研究工作,建立了平推式、拉裂—剪斷型、潰散型以及夯擊液化型等幾類特殊滑坡的成因模式,解決了我國尤其是西部地區重大工程建設和災害防治中上百處“疑難雜症”;構建光學遙感+合成孔徑雷達(InSAR)的“普查”、無人機+激光雷達(LiDAR)的“詳查”和調查+監測的“核查”的“三查”體系,極大地提升了滑坡隱患早期識別能力;構建了基於時—空變形規律的滑坡綜合預警體系,主持研發的“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已十餘次成功精準預警滑坡,使我國滑坡預警處於世界領跑水平。

出版專著12部,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SCI論文150餘篇,EI論文90餘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2項。為教育部長江學者、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稱號。


為他們點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在京頒獎

鄭建平 男,1964年5月出生,福建省龍巖市人,教授,中共黨員。1981年、1985年、1997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地質系,獲岩石礦物學專業博士學位。1988年至今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作,現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香港大學榮譽教授、Macquarie大學榮譽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該同志長期從事基礎性岩石圈演化研究工作。發現了年輕地體下有古老基底物質存在(包括全球最古老麻粒巖包體),闡明瞭下地殼複雜的結構組成特徵,提升大陸生長演化機制認識水平;發現了克拉通大陸的初始規模是關鍵因素,指出了塊體周邊俯衝碰撞作用是重要原因,揭示俯衝帶殼幔相互作用及其與大陸邊緣演化的內在聯繫;發現了新、老地幔共存現象,揭示了大陸地幔複雜的結構屬性,提出了華北克拉通減薄後再生長的地幔置換思想,豐富岩石圈形成演化理論。

出版專著1部,發表論文268篇(其中SCI論文177篇),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名錄。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等獎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的榮譽稱號。湖北省先進工作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