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被嫌弃?为什么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考事业单位?

虽然如今每一年大学的人数都在不断上涨,但是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在我国多数省份地区重点大学的分数都在五百多分,对于不少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首先学生群体之间就是一个很明确的等级划分。重点大学的学生成绩更优异,在学习的自觉性方面更强,而普通大学的学生因为在高中期间学习习惯就很一般,到了大学没有了大人的督促,更加没有好好学习读书的习惯。两者大学毕业生的出路也大不同,普通大学的学生多数选择了考老师,事业单位,与公务员这几条道路。而那些重点大学的学生似乎并不热衷于考事业单位,参加考试的人数很少,这是为何呢?

铁饭碗被嫌弃?为什么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考事业单位?

重点大学的学生一般来说都会给自己定下较高的目标,在学术上也想要有更高的追求,仅仅是读大学是不能满足他们对学识的追求的。所以他们在读完大学之后还会读研,并且父母也都很支持。再加上多数重点大学本校都会有保研名额,想要留住本校的优质学生。就会给优秀学生提供很多福利,比如免学费,每个月有生活补贴等,这些福利对于学生来说诱惑力还是很大的。自己本身的成绩就很优异,而且读研究生也不用花费什么费用,那么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读研呢?所以那些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后没有直接参加工作,而是选择了读研深造。

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事业单位虽然工作稳定,福利也还不错。但是薪资待遇也并不高,多数事业单位的薪资在三四千左右,并且增长工资的速度很慢。可能几年才会增长几百块。而且事业单位也不好考,尤其是主城的单位面临的竞争压力太大,只能考县城的一些单位。在县城发展是会受很多限制的。而重点大学的学生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资,如果留在县城,自身的能力发挥不出来。而且也不愿意一辈子呆在县城发展,还是觉得应该出去闯一闯,万一成功了呢?

作为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是有多种选择的。首先一些企业就会直接到学校来招聘优秀毕业生,而那些成绩优异符合招聘条件的学生直接就被签约了。企业本身都是大企业,而且给出的薪水都很高,未来职业也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其中一部分毕业生在没毕业前就已经找到工作了。就等拿到毕业证后去企业报道。还有一部分同学家庭环境优越,父母早早的就安排好了毕业后出国留学。多数经济优渥的家庭都会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就算是让孩子见见世面也好。

其实,并不是重点大学的学生不考事业单位。而是因为他们有更好的选择。不会把考事业单位作为毕业后的必备选项,除非自己确实没有路可以选择了。自己的能力也确实不怎么样,没有企业愿意录用。那么才会考虑去报考事业单位。因为我们自身的条件不同,所以对未来的选择也不同。如果自身喜欢稳定的生活,认为在县城生活不用面对太大的压力。那么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都是较好的选择。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