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一故事:與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先生留影(圖)

對於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先生來說,不僅在音樂創作上是個高產作家,而且在音樂理論研究上更是碩果累累。吳祖強先生從小學和中學時代就在音樂家盛家倫、張定和的影響下立志學習音樂。1947年入南京國立音樂院理論作曲系,師從江定仙。1952年在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赴蘇聯留學,入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系學習。1958年畢業歸國,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78年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1982年任院長。他曾作為中國音樂家的代表,赴蘇聯、英國、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國家訪問,並多次擔任國際音樂比賽評委。1979年被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1985年起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一圖一故事:與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先生留影(圖)

吳祖強、張百發與喬羽在首次審聽會現場(攝影:馮贛勇)

吳祖強先生創作的音樂類型可謂豐富多彩,其中有管絃樂、協奏曲、舞劇、大合唱、室內樂、獨奏曲等各種體裁和形式的音樂作品,其中較重要的有:絃樂四重奏、交響音畫《在祖國的大地上》、清唱劇《與洪水搏鬥》,以及與杜鳴心合作的舞劇《魚美人》、《紅色娘子軍》的音樂和與劉德海合作的琵琶與管絃樂隊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等。此外,他曾將著名的傳統樂曲《二泉映月》、《聽松》改編為絃樂合奏曲,《江河水》改編為二胡與管絃樂隊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編為琵琶與管絃樂隊協奏曲,很受觀眾歡迎。他還創作過一些獨奏、獨唱曲;併為電影《12次列車》、話劇《費加洛的婚姻》、《楊開慧》、《風雪夜歸》、《復活》、《詹天佑》等話劇寫過音樂。

一圖一故事:與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先生留影(圖)

吳祖強與伍紹祖參觀中央臺錄音室(攝影:馮贛勇)

吳祖強先生的創作風格嚴謹,善於從音樂藝術的規律中展開樂思,他一面吸收西歐和俄羅斯古典音樂作曲手法的優秀傳統,一面在民族風格、民族特點上進行有益的探索,力求把這兩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創作出富有民族氣派的音樂作品。他還通過以民族樂器和交響樂隊協奏或合奏的形式,把中國民族民間的音樂構思和交響音樂的手法結合起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除音樂創作外,吳祖強還著有《曲式與作品分析》。獲1987年全國高等院校優秀教材獎。數年來撰寫音樂評論等文章數十萬字。

一圖一故事:與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先生留影(圖)

吳祖強與伍紹祖參觀中央臺錄音室(攝影:馮贛勇)

吳祖強先生歷任七、八、九、十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1991年起任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委員。曾任和現任的其它社會職務有:國家教委藝術委員會委員、歐美同學會及留蘇分會副會長、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馬思聰音樂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會長、中國交響樂團顧問、中國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主任等。曾多次擔任國際、國內重要音樂比賽的評委和組織者。1986年經國家學位委員會批准為中央音樂學院作曲及作曲理論研究專業博士生導師。

一圖一故事:與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先生留影(圖)

喬羽、吳祖強與伍紹祖在二次審聽會上(攝影:馮贛勇)

和吳祖強先生首次見面是在1989年的夏天,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廣播音像出版社擔任了第11屆亞運會歌曲的組織錄製工作。8月28日上午,在位於當時廣播電影電視部廣播大樓內一層的中央臺126審聽室舉行審聽活動。由第11屆亞運會組委會張百發主任、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著名詞作家喬羽、著名作曲家吳祖強、時樂蒙與時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臺長楊正泉等領導和專家同志組成的專家審聽組,對已錄製完成的《亞洲雄風》 、《高舉起亞運會的火炬》、《亞洲的太陽》、《不要說再見》等十幾首作曲經過認真的審聽後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寶貴的修改意見。

一圖一故事:與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先生留影(圖)

吳祖強參觀中央臺出版社展臺(攝影:馮贛勇)

1989年12月21日,經過汲取專家們的意見重新錄製的歌曲,又進行了第二次審聽會,原班人馬的11屆亞運會歌曲評審專家組再次來到中央臺進行審聽工作,並一直推薦徐沛東作曲、張藜作詞的《亞洲雄風》為第11屆亞運會會歌。

一圖一故事:與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先生留影(圖)

與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先生留影(攝影:王炬)

我和吳祖強先生真是有緣分,就在審聽會後不久,在北京農業展覽館舉行的第三屆國際音樂音像製品博覽會上,吳祖強先生來到中央臺出版社展臺前參觀。說來也是,兩次在中央臺舉行的審聽會上我淨顧忙著拍工作照了,都沒和吳祖強先生留個影,於是,剛好趁這個機會,在我們的展臺前拍下了這張與吳祖強先生的寶貴留影。(撰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