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損失了45萬大軍,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

長平之戰後,損失了45萬大軍,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

趙國在長平之戰戰敗後,損失了45萬大軍。秦軍包圍了邯鄲城,就在即將破城的時候,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帶著一幫人馬前來救援,加上秦昭襄王此刻聽信了範睢的讒言,所以趙國得以撿回一條命。

長平之戰雖趙國戰敗,四十萬軍隊覆滅,但趙國得益於胡服騎射實力猶存,再加上在三大將的帶領下,竟險些中興。

長平之戰,趙國大約45萬大軍所剩無幾,失敗的陰霾覆蓋邯鄲。趙國在戰爭中不僅失去了眾多的兵馬,物力和財力方面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戰後,無論是國內的經濟建設,還是軍事上的休養生息,趙國都很難再調整恢復到戰前的情況。強趙喪失了與秦國尚且一戰的資本。但長平之戰後,慘勝的秦軍並未在白起的提議下直搗邯鄲,喪失了最佳的滅趙機會。得到喘息後的趙國在邯鄲之戰中擊敗了不聽白起勸阻而征伐的秦軍。趙國暫時免除了覆國的危險。

長平之戰後,損失了45萬大軍,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

那麼趙國是如何重新崛起的呢?

第一,趙國對趁火打劫的燕國,進行了毀滅性的報復。

燕國真的是無恥啊,在秦國攻打趙國的時候,燕國就打算前來分一杯羹。長平之戰結束後,燕國大軍便長驅直入,打算佔領趙國的領土,這分明就是想要趁火打劫。趙國當時雖然缺兵少將,但是每個人都是鬥志昂揚,他們認為燕國是打算滅亡趙國來的,所以戰鬥力當然爆表。

而且帶領士卒進攻燕國的是趙國名將廉頗。廉頗的作戰能力自然是非常出色的,被公認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所以廉頗帶著趙軍一路北上,一直打到了燕國國都。不過趙國當時並不具備滅亡燕國的能力,為了保存有生力量,趙軍選擇退兵。

但是這場滅燕之戰,打出了長平戰敗後趙國的士氣,也讓各路諸侯國都不敢小瞧趙國。而且打下的燕國城池,都將成為趙軍重要的補給站,這是趙國短暫強盛的一個重要原因。

長平之戰後,損失了45萬大軍,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

第二,趙國派李牧和龐煖連續進攻燕國,燕國成了趙國的續命池。

趙國要想重新強盛起來,必須要等待至少二十年時間,等到少年們長大成人了,他們才能拿起武器保衛家國。可是趙國當時四面都是敵人,壓根就等不了那麼久。這個時候前來找死的燕國被廉頗擊敗以後,趙國嚐到了甜頭。

趙王認為雖然不能滅亡燕國,但是可以利用燕國的資源,不斷壯大自己。所以趙王先後派遣了名將李牧和老將軍龐煖對燕國發起了掠奪之戰。趙國對燕國的戰爭,直接消耗了燕國的整體國力,搶掠來的男子可以充當士兵,財寶可以充做軍糧,燕國的衰敗使得趙國不斷充血。

此外趙王還命令廉頗進攻魏國,奪取了魏國一些城池,這也是幫助趙國強盛的部分原因。當時的趙國想要自己造血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所以他們必須要通過侵略戰爭才能讓自己恢復元氣,在戰略上趙國做得對。

長平之戰後,損失了45萬大軍,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

第三,李牧痛擊秦軍,戰敗齊國,打出了趙國的聲威。

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趙國到了即將滅亡之前,居然還出現了一位曠世名將,那便是李牧了。李牧過去一直在北方抗擊匈奴,以少量的步兵,全殲了大量的匈奴騎兵,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步兵戰勝騎兵的奇蹟。

等到廉頗擊敗樂乘逃到魏國以後,李牧便成為了趙國的核心戰將。他帶領軍隊兩次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強大秦國,為趙國長平之戰後雪恥。趙國在長平之戰以後,一直不敢觸碰秦國這個老對手,因為內心都被打怕了,就連廉頗都不敢跟秦軍正面交鋒。

可是趙悼王不相信廉頗,想要用樂乘代替廉頗,結果導致廉頗帶兵逃往魏國。隨後趙王遷更是聽信讒言,認為連年為趙國立下戰功的李牧,會帶兵反叛,結果殺掉了李牧,真的是自毀長城。從此趙國一蹶不振,李牧死後三個月,趙國滅亡。

長平之戰後,損失了45萬大軍,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

坑殺降卒絕其人口,趙國人究竟有多善戰呢?

戰國時期的趙國位於今日河北及山西一帶,與燕國並肩於北境,都處在抵禦外族的前線。而趙國自從推行胡服騎射以後,經濟上國家更趨於遊牧經濟,政治上有胡人精英加入權利高層,推動了國家的文化和政策轉變,使重義尚武的精神在趙國傳播開來,所以後代常言燕趙之地多義士。

在經常為生存而作戰的情況下,趙國從上至下都勇武善戰。長平戰敗後,趙國與秦國長期就分地而爭議不下,最終和談破裂,秦國再次據全國之力破趙。

而此時趙國的精銳士兵早已於長平之戰中損失殆盡,邯鄲城內士卒多為剛徵集的下民,約三四十萬人;這些人當中,多是未滿十八的弱、幼,還有四十歲以上體力衰敗的老、殘;包括趙王的宮衛步兵和少量騎兵在內的年輕力壯的士卒不超過十萬。趙國這次放棄野戰和衛星城,集中各地的守軍及糧食全力保衛都城邯鄲,上述的拼湊軍隊就構成了趙日夜突襲秦兵的主力。

這支趙國僅剩的男子組成的軍隊,面對秦國的三十萬大軍,堅守了兩年。平原君四散家財鼓勵士氣,最後甚至連趙國的女子們都編制入伍,直到楚、魏兩國援軍到來,三國聯軍殲滅秦國三十萬大軍為止。國風尚武至此,趙國四十萬精銳如果不殺,戰國時代恐怕又還要延遲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結束。

長平之戰後,損失了45萬大軍,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

白起在坑殺降卒以後還特地放人回去散佈恐懼、震懾山東六國。當時消息傳入趙國,整個國家陷入巨大悲痛。

“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

趙國居北,氣候早霜,地域也影響了趙國人強韌的性格,故長平之戰後卻是哀而後勇。

邯鄲之戰持續兩年,幾乎每家皆有喪子、喪夫、喪父,故同仇敵愾,誓衛趙都。秦軍臘月攻城,邯鄲城內,天寒地凍,傷員遍城,但士兵依舊士氣高昂。守城戰的最高指揮平原君在城內散衣散食,大將軍廉頗日夜督戰,將士輪換守城、安排突襲,而突襲出去的精銳多一去不回。

再之後邯鄲城內斷糧,又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記載:

“楚使春申君將兵赴救趙,魏信陵君亦矯奪晉鄙軍往救趙,皆未至。秦急圍邯鄲,邯鄲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
長平之戰後,損失了45萬大軍,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

此時秦王殺了白起後又往這裡增兵五萬,趙軍援軍糧草皆無,已是危急萬分,卻仍不屈抵抗。然而聯軍到來後,趙軍卻戰力驚人,和援軍一路反打追擊,三軍乘勢收復河東六百里之地。

趙人善戰之神魂,是在北御匈奴、東拒悍燕、西敵強秦的磨鍊中淬鍊出來的。若非堅韌至此,怎麼會在長平一敗後敢於再戰於四周之敵,還存在到戰國最後?又怎會在國力一落千丈後仍然戰績如此可觀?

屢戰、善戰、不懼戰,是長平一戰後白起懼趙人的原因,也是趙國日後能殲滅秦軍和匈奴騎兵的原因——自古以來,破敵必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