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延症操控的现代人

被拖延症操控的现代人

现代人被拖延症折磨得苦不堪言。

Deadline就在明天?今晚再看一集剧,再刷一会儿微博,再打一盘游戏,再睡一小会儿……在梦中,“只要手机刷得够快,deadline就追不上自己。”

但现实是另一副嘴脸。“逃避可耻,且没有用”。大部分人拖延得并不坦荡,而是怀着自我谴责,歉疚且焦躁地拖延着。

其实“拖延”是人类的老毛病了,但“拖延症”则是当代人的发明,它并不是心理学中的专业病症,但它的日渐流行,表示拖延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群体症候。哪怕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已被严重干扰,却也难以摆脱。

被拖延症操控的现代人

拖延如泥沼,陷进去就是煎熬地“等死”。

“等死”的状态有多难熬,对抗拖延的希望就有多迫切。但事情要一步步来,或许,我们可以从理解拖延开始。

我们都有“拖延症”

我们都有相似的经验:信心勃勃地走进自习室,干劲十足地打算学习,清理好桌面,把书本从大到小一一重摆,安置自己的文具……全部收拾妥当之后,累了,趴在桌子上进入梦乡。

一部《拖延症》短片里,这样描述拖延症:拖延症是试着逃避那些不可逃避的事,是无法开始;是不做该做的事,而去读一本书,泡一杯茶,给水壶除垢,按书的颜色去排列书架,是花30分钟去找一支合适的笔。

拖延症是找最难的方式去做一件事,将事情复杂化;是白日梦,是写计划,却不知道如何开始一件事,是避免完成一件事。

动画短片《拖延症》

为拖延感到后悔,却又不断拖延,我们大多数人都共享着同一个困难。

在或轻或重的慨叹中,一些“拖延症”患者开始抱团自救。在豆瓣网站上,一个名为“ 我们都是拖延症”的小组,成员接近18万,他们通过发帖记录自己的拖延生活,激发羞耻感,来“战胜拖延”。

近些年来,研究者们也关注到了拖延人群,并在理论层面作出了回应。

国内外出现了不少与拖延心理相关的论文与书籍。2009年出版的简·博克和莱诺拉·袁《拖延心理学》在豆瓣读书评分8.2,此后皮尔斯·斯蒂尔的《拖延心理学2》、约翰·佩里《拖拉一点也无妨》等国外著作相继出版,国内涌出的各种版本的拖延心理研究的书记也五花八门,这些都从侧面反映着人们对于拖延的关注。

被拖延症操控的现代人

蒂莫西·皮切尔在《战胜拖延症》中给出拖延症的条件:明知结果有害,但仍采取不必要的自愿推迟。

奇怪的是,如果人是有理性的,为什么明知道结果有害,仍要选择拖延?

“拖延症”不是病

目前心理学上并没有 “拖延症”的病理诊断。

心理咨询师严艺家在受访时说,拖延一般是作为症状出现的,就像咳嗽,它是一种症状,但并不就等同于感冒;拖延是否成为一个问题,就看它是否对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产生影响。

很多时候即便看起来没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如果自己内心感到内疚、自我怀疑、焦虑、抑郁等,拖延就成为心里的一块“痂”。

我们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被拖延困扰。他可能是一名学生,也可能是一个“社会人”。无论手边的任务一开始是否感兴趣,到临近期限的时候,他们都开始陷入困扰,要么做得太少、做得太糟,要么根本还没开始。

被拖延症操控的现代人

这样的状况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让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发展为自我攻击。拖延症,让我们在所拖延的事情之外,还付出了严重的心理代价。

“你抑制了自己在工作和学业上的上进心;你不敢冒险,害怕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你无法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你按照自己对自己的局限认识而行动;你让自己爱的人失望,辜负甚至惹怒了别人;在以上种种情形中,你还付出了负面情感的代价——焦虑、怨恨、欺骗感和失望,其中最为昂贵的代价是:你削弱了你的自信。”《拖延心理学》中这样描写道。

这是你吗?一个深受拖延折磨的人。

关于拖延的原因,人们常常把拖延与懒惰、意志力薄弱划等号,但这是不准确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指出,是心理动机而不是理性,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被拖延症操控的现代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看似“情不自禁”的拖延,实则是基于自身状况的自主选择。我们应当体谅拖延的人,因为他们当下的拖延,都来自于每个人过去的经历,和对于事件的认知。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陈斌斌从进化生命史的角度阐述“拖延症”,也表现出了类似的宽容。

他认为,每个人早期经历不同,有的人缺乏安全感,更容易觉得未来很难或不可预测,从而倾向于先享受当下。尽管看起来是非理性的,但是这也许是进化机制推动下,个体做出的无意识策略。

人生有拖延的权利吗?

拖延是个“现代病”,亟待被解决,无法被宽容。

因为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精细到一分一秒之后,就开始接受时间的催促。如今,我们在每一个竞争激烈的空间里都能看到对时间的绝对分割,衡水中学高考教室里的计时器,深圳高铁站外巨大的时钟,上海街头行人密集高频的小碎步,滴答滴答,带来时间的反复提醒。在无限追求效率的状态里,拖延是病,得治。

被拖延症操控的现代人

现代化的“分工”,又在我们的心理上加剧了“连坐”的恐惧。如果你的工作没有完成,会给他人带来困扰,所以拖延并不只是个人业绩的低迷,甚至会带来不可度量的人情负担。“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即使独立作业,同侪压力也会放大这一份拖延的压迫感。

我们总希望做到“完美”,如果不能达成,就认为是“自我实现的失败”,负罪感、匮乏感应然而生,把自己淹没。这种极端的压迫情绪下,人无法正常进行思考,“要么做到完美,而拖延就是垃圾。”

现代人的人生是被加速的,等待是难容的,要做什么事情,就要立马完成,停顿就是自绝于社会。所以,我们的人生,已经没有了缓慢的权利,没有了拖延的选项。

但不管我们觉得自己多么堕落,都可以尝试给自己放松的权利,给拖延一个容身之地。想想看,你虽然很拖延,但也做完了很多事呀。

被拖延症操控的现代人

拖延来临时,也是停下来、观察自我、与自我对话的时候。它给我们一个提醒,去审视自身,理解自己的局限,也理解时代的速度。

当我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按照自己希望或者认为的样子来接受自己时,我们才能更坦然地接受拖延。而这,是从焦虑与拖延的无边循环中脱身的第一步。

作者 | 覃丝

排版 | STAN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