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就”的小姨(小小说)

“不将就”的小姨(小小说)

小姨是我母亲最小的妹妹。外祖母先后生育五个女儿,一直想要一个儿子的外祖父,遗憾未能如愿,到他六十来岁因病去世时带着未了的心愿去了。

母亲在五姊妹中排行老大,据她老人家说,她比我的五姨,也就是我习惯叫做小姨的她的五妹大了整整二十八岁。在八十五岁的母亲看来,年已五十七岁的小姨的婚事,如今已成了她的心病。

按照国人的传统,在兄弟姐妹的角色中,长兄为父,到了母亲这里,就成了长姐为母。因为外祖母十年前也过世了,所以一直单身的小姨的婚事便成了母亲的心事。

据母亲说,小姨在她们五姊妹中是文化最高也是最漂亮的一个。这话我信,并深信不疑。在我小时的记忆中,小姨扎着齐腰的马尾巴,清秀妩媚的脸上终日挂着甜甜的笑。记得小时候小姨每到我家来,常常要住一两晚才走。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小姨总有说不完的话,我记得那时点着油灯,小姨跟母亲睡在一张床上,扯闲话一扯扯到大半夜,我躺在旁边迷迷糊糊快要睡着了,她们还在说个没完没了。

小姨是一九八O年代初考上大学的,是齐齐哈尔的一所什么院校,毕业后分在当地一所大学教了多年的书,也是在那里找了恋人。大约是一九八O年代末吧,小姨曾带着我那位准小姨夫到我们家来过,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高大、略显清瘦又英气逼人的男人。那时外祖父还健在,他和外祖母对这个准女婿都很满意,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她与这个男友又谈了几年后两人分了手,一家人问小姨什么原因,小姨始终不说。

“不将就”的小姨(小小说)

跳出农门的小姨那时年已二十八九,她的同龄人在乡下早都成家生下几个孩子了。但鉴于小姨的城里干部身份,一般有见识的人还能容忍,对习惯了乡规乡俗的人,早看不惯了。他们编排了小姨一大堆有鼻子有眼的不是,外祖父外祖母那时出门总是被人指指点点,一段时间后,外祖父病倒了,半年后离世,料理完外祖父的后事,郁郁寡欢的外祖母也病下了。

守在外祖母床前几天后,小姨急着回东北上班,外祖母躺在床上夸大自己的病情,意欲让小姨答应她,去跟镇上一个镇长的儿子见面,小姨未答应,说什么也不松口。

小姨说,"娘,你的心事我明白,可这是我自己的事,我心里有数,你甭操心啦,你自己的病最要紧"。外祖母气得将脸歪向里墙,"我死了也不用你管,我看你是忘本了,你爹就是让你气死的啊,我看你是装不知道……"说着,外祖母伤心地抽噎起来。

这时,我母亲尚没吱声,一旁的二姨三姨四姨替外祖母帮腔开了,她们咐和着"就是,芝兰,听一回娘的话吧,跟人见一面还能小了你咋的?"小姨看几个姐姐联合对她,没好气地回道:"谁愿见谁见,没有人拦着你们!"二姨一听火气上来了,她指着小姨:"芝兰,你个没良心的,长本事啦!跟谁说话呢,不是姐几个当年担待你,你能有今天,不是你了啊……"

我母亲赶紧打断了二姨"好啦,老二,少说两句吧,事没搁你身上。"二姨立刻调转枪口对母亲"哼,就你在这充好人!"

外祖母这时躺在床上拍打着两手,"算我求您了,您都甭吵了,好啵?是不是想让我早死,你们存心的啊……"说着,外祖母又嘤嘤地啜泣起来。

“不将就”的小姨(小小说)

小姨这时走到外祖母跟前,劝道"娘,你甭难过,都是我的错,你打我骂我都成,只要能解气。"说着,小姨换了副更显诚恳的语气,"我知道您是为我着急,为我好,我都明白,可是娘,这回我就请了五天假,这都超两天了,说啥今个也得回了,这样吧,娘,等过年我回来,您让人给我介绍,我一准见,好啵?"外祖母歪躺着脸朝里,没吭声。趁着气氛缓和,母亲赶忙说,"娘,芝兰说的也有道理,毕竟她有假期,影响工作对她前程不好,再说既是她答应说亲了,还在乎仨月俩月吗,你说是吧,娘?"

外祖母终于转过脸来,平静了许多,她对几个女儿扬了扬手说,"随你们,都走吧,我累了。"

此事一过,那一年过年,小姨没有回家,说是单位派她外出进修,就不回家过年了,外祖母明知是骗人的话,也没有办法。就这样,小姨的婚事一拖再拖,村子里里外外的人都在说,小姨眼光高,挑花眼了。别人的闲话,虽有幸灾乐祸的成分,但也不无道理。肯定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因由,一年年下去,高不成低不就,女人最光彩的年华很快过去,最金贵的年龄也被耽搁。

自打外祖母去世后,承担"母亲"之职的母亲,不知多少回劝说小姨,趁还不算太老,找一个踏实过日子的人成个家吧,但是小姨始终坚持"不将就"的原则,宁缺勿滥,不愿为结婚而结婚。

就这样,小姨从二十多岁的花枝招展,很快到了花红凋谢的年纪。已经三十出头的小姨,经人介绍相过多次亲,可那些男人个个迟疑审视的目光,让小姨起初还残存的一点希望逐渐幻灭了。估计那些男人们总在本能的想,既然容貌如此标致,有学识工作又好,怎么会一直单身,肯定是有啥毛病或是情史不堪吧?在男人们的猜疑中,小姨对相亲一次比一次失望,最后干脆不再接受任何人介绍男友的好意了。

“不将就”的小姨(小小说)

后来,我上了大学,惭惭地也理解了小姨的境遇,我也开始赞成她的"不将就"。以小姨的条件,找个男人结婚很容易,可是成全孝心、成全别人委屈自己的婚姻,岂不是残酷的自戕吗?有必要为了他人而自虐吗?有一次,我当面对小姨的婚姻观表示支持,小姨亲切地搂着我拍了拍我的后背,表示理解万岁。

但是随着时光之轮一年年的飞旋,到了我成家有了孩子后,我又常常设身处地,不免为至今孑然一身的小姨担扰起来。不错,她有大学教授的身份,又有着不错的薪水,单身的生活是很潇洒,可是过几年退休了,一旦没有了工作的忙碌充实,精神的孤寂岂不愈发严重?难道就要这样一直孤独终老下去吗?且不说没有子嗣,就连家都没成,将来只有进养老院一个选项啊,想想都替她后怕。

去年春节后,小姨专程从东北回来看了我母亲和几个姨母。几姊妹一致又对小姨的婚事操起了心。我母亲苦口婆心还是劝她找个伴,说是作为女人,再怎么着,也不能就这么单身一辈子。几个姨母也分别现身说法,陈述老年单身的种种弊端。小姨听了姐姐们的话,只是感叹可遇不可求啊,便什么话再没说。

今年春节,小姨再没回来看我母亲和她的姐姐们。但是有一个消息让我母亲很欣慰,本村一个很有名气在齐齐哈尔做生意的二民,节前曾无意间在齐齐哈尔的龙沙公园看到我小姨。

二民说,他见我小姨跟一个六十出头的男人并肩走一起,看起来俩人关系很亲密。怕我小姨难堪,二民专门说,他没有上前与我小姨打招呼。二民还对我母亲描述,跟我小姨在一起的那小老头,戴副眼镜,文质彬彬,像个老干部。我母亲听后脸上漾起少有的笑。老人家竟跟我开起玩笑,说"你小姨总算名花有主了!"我对母亲说,"好事,这比什么都好"。

母亲自言自语,"怪不得芝兰今年过年不提回来的事,原是谈恋爱呐,只要能恋爱,啥时都不晚啊……"

我立刻附和母亲,"不晚,一点不晚,依我小姨的条件,只要她愿意,啥样的找不着啊!"母亲难得一见,开心的笑了。

我想,九泉下有知的外祖母,一定会很欣慰的。

“不将就”的小姨(小小说)
“不将就”的小姨(小小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