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知行| 《“士”阶层的形成与儒家思想的演变》讲座成功举办

大道知行| 《“士”阶层的形成与儒家思想的演变》讲座成功举办

10月26日,国际儒学联合会儒学与企业管理委员会组织举办的第37期“大道知行讲堂”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如期开讲,此次讲座的主题为《“士”阶层的形成与儒家思想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念群特邀主讲。15.2万企业及社会学员通过现场或在线直播听讲互动。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讲座开始前,学员代表李飞朋带领现场全体学员,齐诵《孟子》节选经典语句。诵毕,学员代表邱红丽作为敬茶人,与全体学员共敬杨念群教授“敬师茶”,以示感谢与尊重。

大道知行| 《“士”阶层的形成与儒家思想的演变》讲座成功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 杨念群教授

此次讲座,杨教授以独特的角度与观点,讲述了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受到的挑战及应对挑战的方式。杨教授认为,理解“什么是儒学”可以从四方面展开思考:儒学是美学的还是实用的,是哲学还是一种道德实践,是精英的还是民众的,是普遍性的还是地方性的。讲座中,他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受到了现场学员的热烈欢迎与赞誉。

“儒”最初的角色有两个派别争议:巫祝与民间教化之师。杨教授为学员勾勒了一副儒士演变图,在夏商周远古时代,儒是沟通天地仁的“巫祝之儒”;在礼崩乐坏的先秦私学时代,儒演变为“教化之儒”;两汉时期谶纬之学流行,儒的巫祝角色回归,成为“王者之儒”;在宋代地域化时代,儒祛魅回归“教化之儒”。到了晚宋明清时代,儒发展为政教合一的体系,成为“王者-教化之儒”。

大道知行| 《“士”阶层的形成与儒家思想的演变》讲座成功举办

随着王朝疆域的扩大,在统治成本制约下,南宋开始从吏治转变为儒治。士在科举制中考得秀才之后,被限制在地方用儒家思想教化百姓;宗族的兴起为儒学底层传播提供了载体;士阶层的讲学传统向底层延伸,内容的简约性、实用性提升。儒家思想经过这样的传播,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习惯,从而节约了国家的统治成本,儒学和士人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代,儒学的发展受到了西方的挑战,如何回应这种挑战?杨教授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抽象地看儒学的优越性,缺乏具体的应对能力,而儒学地域化塑造下的近代地方意识给予了一定的答案。他以湖南、广东与江浙地区为例,分析了科举制时期的士人以地方资源应对西方挑战与冲击的方式。

大道知行| 《“士”阶层的形成与儒家思想的演变》讲座成功举办

讲座最后,杨教授以道统的坍塌提出自己对儒学兴衰的几点看法。思想的发展不在于思想本身,而是应对世界变化的能力,儒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具体的伦理与关系的层面协调社会组织,降低了制度成本。在历史与现实情况下,需要以批判、独立、自由的精神看待儒学发展。

讲座内容结束,进入现场互动环节,学员纷纷举手、踊跃提问,“以什么方法汲取儒家文化思想精华”“儒家思想在当下统与治的应用与体现”“桐城派对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影响”……杨教授结构严谨、有理有据的解答,获得了现场学员的阵阵掌声,并与杨教授合影留念。

大道知行| 《“士”阶层的形成与儒家思想的演变》讲座成功举办

“大道知行讲堂”系列讲座将持续举办100场,让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装自己,学以致用。第38期讲座预告将在“大道知行”微信公众号发布,并开放报名渠道,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