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14萬選擇了長安CS75,同事卻說不如選擇合資車,你怎麼看?

我還記得在15年左右的時候,那時候剛準備換車,就去長安4s店去試駕CS75,當時我對於這款車型是非常喜歡的,在各種瞭解和試駕之後,最終定下了CS75的中配版本。定金交了1000塊,約定是在一個月後提車。後來因為預算出了問題,最終無奈只能選擇了大眾的二手車,放棄了自己這臺心心念唸的CS75。

朋友14萬選擇了長安CS75,同事卻說不如選擇合資車,你怎麼看?

朋友14萬選擇了長安CS75,同事卻說不如選擇合資車,你怎麼看?

朋友14萬選擇了長安CS75,同事卻說不如選擇合資車,你怎麼看?


其實現在想想當時會考慮長安CS75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性價比,因為一臺十來萬左右的國產緊湊型SUV ,CS75是具有非常高的性價比的,並且車身配置非常高,試駕過程中整體的行車品質非常好,當時還比較少有的輔助性配置,在駕駛過程中,對於操作的便利性提高非常多。所以當時也是腦子一熱就定了這麼一臺車,但是後來因為預算出現問題買不了,無奈只能作罷。


換代之後的CS75,外觀設計方面其實看著更加精緻,雖然整體的改變並不大,但是包括前年包括輪轂在內的一些細節的改變,讓整臺車子的時尚感一下子提升的非常多,並且也凸顯出了一部分豪華感。整個內飾的設計,質感凸顯的非常好,中控臺的對稱化設計包括鋼琴烤漆面板、獨特的變速箱擋杆之類的細節處理,都讓人能感覺到,CS75在內飾設計方面開始有獨到的見解。


儘管長安在車型設計包括技術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依舊有很多人對於自主品牌哪怕是比較主流的自主品牌的進步是視而不見的,在他們看來國產車就是國產車,在技術方面永遠趕不上合資品牌。不可否認,自主品牌在車型技術方面確實會比合資品牌來的差一些。可我們也不能忽略,國產品牌,也是在非常努力的追趕合資品牌的步伐,雙方之間的差距也是在不斷的縮小的,並且自主品牌也有著合資品牌所無法比擬的優勢。比如說性價比,比如說做工用料,比如說配置等等,這些優勢是合資品牌所不具備的。


綜上所述,長安CS75綜合產品力還是相當不錯的,特別是改款之後,在外觀的內飾上取得的進步,包括自主技術的使用各方面,都有讓人滿意的優勢。沒有必要去太在乎和計較別人說的話。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自己花自己的錢,買什麼樣的車子都是自己的決定,管別人怎麼說。而且我覺得說這種話的人,一般要麼自己沒有車,要麼他開的車子一定比你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