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你的員工把工作一次就做對?


總有很多管理者抱怨自己的團隊執行力差,老是需要返工,甚至要管理者自己親自上手才能完成。團隊成員做事情的成功率低,肯定會讓團隊的整體效率大打折扣,同時很有可能導致團隊績效也無法按時完成。

但是,抱怨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需要教給團隊成員一些技巧和方法來幫助他們提升完成工作的成功率。一旦員工掌握了合適的方法能夠一次性做好工作,管理者就能把自己解放出來去處理更加重要的事情。

想幫助團隊成員提供工作的成功率,管理者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明確目標

如何教你的員工把工作一次就做對?


很多管理者就是因為聽“目標”這個詞太多了,反而忽略了目標的重要性,因此更多的關注員工的細枝末節而忽略了讓員工對於目標有清晰的理解。管理者在與員工溝通目標上花的時間越少,員工未來在冤枉路上花的時間就越多。

如果管理者只是讓員工低頭拉車,卻不讓員工抬頭看路,那麼很可能做了半天,都做不到點上。明確目標,就是讓員工真正明白做到什麼程度這個事情算是做成了,哪些方面應該做,哪些方面不用做。只有想透了目標,才能防止你多做無用功。

所以,在明確目標方面,管理者至少要問員工三個問題:

1) 這事做到什麼程度算是做成了?

2) 哪些方面你必須做?

3) 哪些方面你不用做?

通過這三個問題,員工基本可以不走冤枉路,不做無用功。

第二:聚焦關鍵

如何教你的員工把工作一次就做對?


要想把事情做成,又節省精力和時間,抓住關鍵點很重要。這裡所說的關鍵點,是對這個事情的方向有巨大影響的一些點,我把這些關鍵點稱為關鍵時刻。

關鍵時刻,是指那些對事情的成敗有巨大影響的時刻。在關鍵的時刻,員工所做的事情就會影響整個事情走向成功或失敗。關鍵的時刻,就像是你遇到的岔路口,如果你選對了岔路,你就能順利達到目的地,但是如果你選錯了岔路,可能就與目標越離越遠。我們的古語說得好“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關鍵時刻”這個概念對於管理者特別重要,因為你如果能管理好員工的“關鍵時刻”,不但可以幫助你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能夠保證員工在做工作過程中不會出現方向性的偏離,大大提高他們做事情的成功率。

那麼,管理者如何幫助員工找到關鍵時刻?

我們給大家推薦兩種方法:

 

1、相似的工作:覆盤反思

員工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相似的工作,對於這種情況,管理者一定要啟發員工去反思覆盤上一次做工作過程中的得失,尤其有通過覆盤來重現整個事情的全過程,識別出對於事情起到重大影響的關鍵時刻,明確讓員工找到應對這些關鍵時刻的方案,才能保證這次做的過程中不出差錯,從而提升成功率。

2、全新的工作:全盤推演

對於全新的工作,雖然工作沒有完全做過,但是做事情之前,管理者還是要啟發員工大致推演一下做好整件事情可能會有幾個關鍵時刻,這樣對於提升成功率有巨大的幫助。舉個例子,就像你要從北京到濟南,你應該事先大概看一下從北京到濟南的高速上有幾個可能讓你偏離目的地的岔路口,明確自己在這幾個岔路口需要走哪條路就能幫你快速的到達目的地。

全盤推演對於讓員工對於整個工作產生更加整體化的認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推演關鍵時刻,並制定預案,可以讓事情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在這些關鍵時刻,管理者需要讓員工做好兩件事:

1) 做好預判,員工要大概推演出這些關鍵時刻;

2) 做好準備,員工需要預先協調好資源或計劃來預防這些關鍵時刻的出現。

第三:抓好開頭

如何教你的員工把工作一次就做對?


對於員工剛剛開始做事情來說,關鍵時刻往往在前期,尤其是一些員工可能遇到困難的一些關鍵時刻,就像俗話所說:“萬事開頭難!”因此,開頭往往就是關鍵時刻,尤其是員工在開始遇到困難的時候。

面對開始的困難,管理者需要教會員工做三件事:

1)心理準備,平常心態應對,告訴員工在開始的時候遇到困難很正常,不能被開頭的困難給嚇到;

2)堅持到底,開頭遇到的困難往往就是關鍵時刻,如果開頭就放棄了,那麼整個事情就已經向失敗的方向發展了,就像滾雪球一樣,失敗的雪球會越滾越大,員工成功的幾率就很渺茫了。因此,不管怎樣,員工都要堅持到底,想盡一切辦法,來克服困難,把雪球推到成功的雪道上;

3)善用資源,告訴員工他並不是自己孤軍奮戰,你和團隊都是他的後援團,員工要學會找到各方的資源來克服難關,因為這些資源在關鍵時刻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比平時的效果大多了,正所謂“好鋼用到刀刃上!”。

第四:形成慣性

如何教你的員工把工作一次就做對?


作為管理者,一定要清楚一點:做事情,形成正向慣性很重要。還是拿滾雪球來說,如果你讓雪球滾在成功的雪道上,你需要用的力氣其實很少,你需要做的只是給雪球一些些動力,讓它能夠滾起來,再注意不要讓雪球偏離雪道即可。因此,你一定要讓員工也明白這個道理。當員工克服了開頭那些困難的關鍵時刻之後,他需要繼續努力,讓整個事情像雪球一樣滾在自己的雪道上,形成慣性,這樣員工離成功就不遠了。

中國有句老話叫“乘熱打鐵”,其實說的是同樣的道理。舉個例子,你的一個團隊成員正在公司內部推動一些新的政策,正好有一些初步的成績做出來了,那麼說明員工的雪球已經開始滾在正確的雪道上了。這時你一定要告訴員工,他需要給雪球一些慣性,讓它繼續向前滾。因此,員工一定要利用這些階段性的成果來給公司的各個部門鼓勁,給他們以信心,同時你還可以幫助員工還可以利用階段性成果給管理層信心,並向管理層拿到更多的資源來支持,保證員工所推動的政策有更大的慣性,保持在正向的慣性雪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