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衚衕是北京的特殊遺產,它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也記錄著北京城的興衰。老北京的歷史就隱藏在這座城市的犄角旮旯之中它不顯山、不露水靜靜地等待著人們來觀賞、品味。

在西城,有這樣一條衚衕:它成於明代,歷史悠久,著名航海家鄭和,曾在此居住;它曾是皇城內廷的二十四衙門之一,是重要的辦公場所;清朝時期儲存冰塊的皇室冰窖也坐落於此,它就是——恭儉衚衕,一個“衚衕如其名”的地方。

01、從“內宮監衚衕”到“恭儉衚衕”

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恭儉衚衕位於西城區東部,於1965年年建成。

北起地安門西大街,南至景山後街,全長約600多米,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大衚衕,其間從北口開始路西,依次排列著東西走向的一巷、二巷、三巷,直至五巷。

從排列的格局就不難看出,這條始於明代的衚衕,從建設規劃雛形上就是排房,也就是中國傳統“宿舍”的格局。

這恐怕還是明“內官監”所留下的遺蹟。

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劉鵬國畫作品中的恭儉衚衕

當年,恭儉衚衕也是二十四衙門辦公地之一,且地處內城。

據《明宮史》《明史·職官志》記載,內宮監是明內廷二十四衙門之一,職掌木、石、瓦、土、搭材、東行、西行、油漆、婚禮、火藥十作,以及米鹽庫、營造庫、皇壇庫,凡國家營造官室陵墓並銅錫妝奩器皿暨冰窯諸事。入清後廢棄,但作為地名流傳下來,稱內宮監衚衕。

這裡曾是明朝官員們的辦公場所,當時並不允許平民百姓在此居住。

對此,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張清常在《北京街巷名稱史話》中寫道:

“原北京內城的明朝皇城,當時是不容許百姓進入的,更談不上居住了。在今天的一些重要街道,例如南北池子,南北長街,景山東西前後街,景山東胡同,文津街等全沒有百姓居住。明朝時皇城裡除了紫禁城即今天的故宮博物院,西苑太液池即今天的中、南、北海之外,其餘地方就是內官署。宦官十二監,四司,八局,即所謂的二十四衙門。還有各種庫、房、廠、場、靈臺、安樂堂等,把皇城都填滿了。”

清朝滅亡以後,這裡陸續開始有百姓居住。由於居住在此的人們覺得“內宮監”這個名字有些不雅。於是人們就把“內宮監”三個字中的“內”去掉,又將“宮監”諧音為“恭儉”,取《論語》中的“溫、良、恭、儉、讓”中的“恭儉”二字,將此處更名為現在的恭儉衚衕

02、眾多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跡

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恭儉衚衕坐落在北海公園後門與地安門之間,出衚衕的南口就是景山公園,再向南就是故宮,它屬於舊皇城。

因此,出了衚衕北口的一條大街,舊時被叫作皇城根,也就是現在的平安大道。

因為地理位置優越,這裡也曾留下過許多名人的足跡。

  • 航海家鄭和

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有文字記載,鄭和就曾在恭儉衚衕“上班”。

鄭和是我國著名的航海家,曾經七下西洋,由於航海人員龐大,每次海上航行需要幾百天的時間,所以航海船隊中不僅要在船隻上種菜,還要養豬,種糧食,可見鄭和七下西洋,並非易事,最遠到達了非洲東海岸。

《明史·職官志》記載,由閹人掌管的皇家內府共有十二監、四司、八局,其長官稱“內官監太監”,是正四品官銜。

當年皇家工程局長官鄭和就在內宮監署上班,主管內宮監的日常事宜。每天上下班都要出入於恭儉衚衕。

  • 愛新覺羅·毓逖

另外,據史料記載,恭儉衚衕8號當年院落主人曾是光緒皇帝禁衛軍統領愛新覺羅·毓逖,其長孫愛新覺羅·啟驤,是當今我國著名的書法家,雍正皇帝第九代孫。

毓逖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進入陸軍貴胄學堂學習,成為第一期學員。

畢業後,賞三等侍衛,後升任護軍統領。

民國時期,清朝滅亡,一時間這些“王公貴族”的生活也沒了保障。

雖然生活無著落,但毓逖拒絕了滿洲國皇帝的邀請,毅然留在京城。

為養活一大家子人,毓逖便想起先祖弘晝喜好喪儀。

1927年,毓逖在地安門外買了幾間鋪面房,開了家“信成槓房”。

毓逖坐鎮,少經理恆業是毓逖的兒子。

可以想見,皇室護軍統領,襲過“奉恩將軍”爵位,在“貴胄學堂”受過良好教育的毓逖,為生存開槓房,整天與“葬禮”打交道,也是萬般無奈之舉。

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1962年的恭儉衚衕南口的火神廟及西板橋

在上世紀30年代,信成槓房在北平聲譽極佳,可遵照滿、漢兩族風俗承辦喪事。

北平的達官新貴、滿清遺老多由信成槓房承辦喪事。

諸如,攝政王載灃(溥儀之父)、國民政府檢察院高友唐、沁王府王爺及福晉、奉系軍閥富雙英、“祥貴人”譚玉玲等的葬禮均由信成槓房承辦。

1933年,毓逖帶領槓房為李大釗下葬萬安公墓的義舉,為世人樂道。

有人說,毓逖讀過書,對人生有獨到體味。

所以,自食其力,並非偶然。

新中國成立後,毓逖晚年生活十分安逸。

雖說大宅院已七零八落,但毓逖老人待人熱情、博學通達,大家都尊稱他“毓四爺”。

毓逖喜歡書畫,當年的書畫大師齊白石、溥心畲、溥雪齋等社會名流,經常出入這院子。

  • 作家葉君健

1953年,作家葉君健與夫人袁茵省吃儉用終於以三百匹的五幅布價格買下了恭儉衚衕3號院。

葉老曾回憶說:“剛搬進那衚衕時,雖古色古香,卻很寒磣……”據說,此前房主是清朝宮內掌管煤炭的官員,民國後逐漸破敗,便將院子分割出售。

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葉君健和夫人在恭儉家中

葉老買下這小院後,用了幾年,更換門窗、地板,在院子裡種上棗樹、梨樹和柿子樹,小院從此舊貌換新顏,成為世界瞭解中國作家的一扇窗,經常有國外作家前來拜訪。

在中國只有葉君健、林語堂兩位作家刻意用英文創作。

所以葉老不僅是聲名遠播的作家,還肩負著傳播中國文化,宣傳、介紹中國人民美好生活的特殊使命,葉老的家被譽為“外交小院”。

03、歷史與人文景觀的交融

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恭儉衚衕的歷史傳說很多,據衚衕裡的老街坊們說,這一帶還是旗人聚集地,相傳是宮中太監的居所。

不過,幾經變遷,當年的歷史遺蹟早已化為烏有。

在恭儉衚衕中有一系列景點可看,比如:北海北夾道、恭儉冰窖、油漆作、大石作、帶官印的城磚、趙傳拍MTV的地方、趙薇拍電視劇翻過的牆等......

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在恭儉衚衕西邊,與之相鄰的是北海北夾道,是一條位於北海東牆下的窄巷,古樸、神秘。

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衚衕周邊至今留有“油漆作”、“大石作”等衚衕,昔日皆為內官監下屬的作坊。

內官監負責建築宮殿、營造皇陵,職能類似於皇家工程局。

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恭儉冰窖以前是皇家的專屬冰窖。

在古時,這冰窖只有皇室才能專有,連一般的皇親國戚都是無法擁有的,至於老百姓那更是一種奢望了。

而當年這樣的冰窖京城共設了四處共有十八座,現如今只有恭儉冰窖和雪池冰窖兩座留存了下來。

當年,每到冬天,工人就要到鄰近的北海海中鑿取冰塊兒,然後運到這裡儲藏起來,到了夏天再拿出供皇宮消暑降溫。

西城的這條衚衕,曾是明朝太監的住所,後來卻名家輩出

整個冰窖為半地下拱形結構建築,地上四米,地下三米,大廳是冰窖的外室,冰窖內室要經過一個小門,走下數階樓梯方能到達,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地下室。

內室分為兩個廳,一個被改造成用餐的,一個被用來存放物品。

在牆壁上懸掛著一些店家自制的文字說明,詳細記錄這座皇家冰窖的歷史和來歷,向來此用餐、參觀的人訴說著它曾經的不平凡。

現如今,這裡已經被改造為了一家餐廳,在炎熱的夏季在冰窖裡用餐,一定別有一番風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抽空進去體驗一下。

關注“遊遍北京”後私信我,免費得“北京秘境”精美手冊哦~

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