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兒子寫作文(一)

兒子上小學三年級,最頭疼的學習任務之一就是作文。提起作文,不光兒子頭疼,我也頭疼。每逢作文,兒子端坐桌前,愁眉苦臉,難以下筆。一番搜腸刮肚之後,一百來字空洞乾癟、蒼白乏味的作文終於艱難產出。一百來字的作文根本交不了差,老師的要求是三百字以上。

私下問了別的家長,好多孩子也時情急之下網上照抄或信手亂編而成的。這讓我想起當前一些中小學校作文教學的現狀。筆者曾經翻閱過小學五六年級、初中各年級的語文考試學生答卷,幾十份上百份乃至數百份作文試卷中,真正有真情實感者寥寥無幾,略有文采者也是鮮有其人。乾癟空洞、蒼白乏味、無病呻吟、千人一面者比比皆是。

孩子們的作文為什麼寫不出?寫不好?

認真分析,首先是當前一些中小學校語文教學還僅僅停留在傳授知識的層面,孩子們僅僅只是一個容器,只能機械僵化地接納老師傳授的知識。以小學三年級為例,孩子每天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反覆地抄寫生字詞、多音字、近義詞、反義詞和課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不斷地做教輔資料。而語言文字的實踐運用相關能力的培養成了空中樓閣。更要命的是,課文教學沒有把讀寫結合起來,教師沒有有意識地以課文為範本,有效地指導學生練習模仿作文。

這樣,孩子們的作文沒有範式可以模仿,沒有方法可以借鑑。作起文來只能是膝蓋上打瞌睡——自己靠自己了。

還有,作文教學中老師只是簡單地佈置一道題目了事,沒有具體詳細有效的寫作過程指導,也沒有給孩子們預留足夠的寫作和修改時間。孩子們作文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信天游式地作文了。作文寫成之後,雖然老師辛辛苦苦地精批細改,可是我認為對孩子們益處不大,因為孩子們自己沒有參與到具體的作文修改實踐中來,老師改得再好,那是老師自己的,並沒有有效地轉化為孩子們的寫作能力。

更有甚者,買作文書來強迫孩子們背作文,謂之“生吞”之功。理由是天下作文一大套,就看你套的妙不妙。作文背多了,積累多了,遇到可以套寫的題目,自然妙手成文,不在話下。這樣的辦法,是歪辦法,雖然管用,但卻教的是造假,沒有孩子自己生命色彩的作文,永遠是一文不值的假貨、水貨。

且看我孩子自己動手寫《登上海中心大廈》中的一段文字:

我教兒子寫作文(一)

這段作文雖然文字清通,敘述清楚,但是平鋪直敘,清湯寡水,寫觀光的句子只有“地面上的人和車跟螞蟻一樣小”一個句子,重點不突出,不具體,不生動,不感人。

我拿出當時遊玩時拍的視頻給兒子反覆播放,並啟發他由高到低、由近到遠仔細觀察,兒子說出看到了近處、高處的東方明珠塔,低處、遠處的高樓大廈、行人車輛和黃浦江。我再啟發他:“你看看這些事物像什麼,用什麼詞語和句子具體生動地寫出來。”慢慢地,兒子一詞一句地寫出來了。我提示他:看看自己的作文好在哪裡?值得自己借鑑的有哪幾點?處理得不好的有哪些地方?該怎麼修改?

兒子反覆修改之後,謄抄如下:

我教兒子寫作文(一)

孩子作文要寫好,語文課堂上必須用好課文這一寫作範本,要讓孩子們悟得並練習模仿運用作者的具體寫作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要重視寫作過程的精準具體詳細指導,還要培養孩子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如此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孩子的作文能力一定能夠得到較大提升。

我教兒子寫作文(一)

2019年8月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