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認為夏朝是個遊牧部落,而不是一個朝代呢?

挖河難賤洛犬野墳


遊牧部落和朝代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矛盾,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並不是說遊牧的部落和生活方式就不能建立一個朝代。有人認為夏朝不過是一個遊牧部落,這種說法也有一定依據,但說服力還是遠遠不夠。



首先,沒有固定都城,頻繁遷徙,是遊牧部落說的主要依據之一。史書上記載,夏朝確實遷過很多次都城。但是這個都城之名號,是後世人寫歷史的時候加上去的,在夏朝時期,沒有國都的概念。事實上,夏王住在哪裡,哪裡就是都城。這種狀態像極了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產方式。


從考古學上得到的印證,從夏朝早期開始,甚至夏朝之前,中原華夏民族已經進入農業社會,主要生產來自於農耕,而非漁獵、畜牧。山西陶寺遺址、陝西石峁遺址、河南的二里頭遺址等很多夏朝時期的人類遺址發掘中,我們發現,夏朝時期已經出現了非常多的人類聚集點,特別是二里頭遺址,形成了早期的城池、城鎮、宮殿等。這些充分說明,夏朝的定居生活已經成為了主要方式。不過,也有人會質疑,二里頭遺址已經是夏朝晚期。但是也至少說明了在夏朝後期不可能是個遊牧部落。


夏朝到底能不能稱得上是一個朝代?關鍵看,他是否形成對周邊部落的一套完整的行政管理體系或朝貢體系。如果周邊的各個部落,都可以為夏王馬首是瞻,每一年都可以給向王朝貢。那麼就充分的說明夏王對周邊的影響已經形成了一套統一的社會秩序,說他是一個朝代,是毋庸置疑的。就像商朝,武丁時期的墓葬所出土的甲骨文,詳細記載了商王征伐周邊方國的行動,從而證實了商朝的統治力量和投射範圍。但是,夏朝時期所出土的文物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夏朝的統治力的到底是什麼樣的?


說夏朝是一代王朝,本身就是一種理論上的假設。有待於考古學家進一步的去驗證。不過說夏朝是一個遊牧部落,卻是一種嚴重的文化不自信。我們可以質疑夏王朝的時間、地點、規模、力量,但不能夠質疑,至少從大禹治水開始,中國人的祖先已經過上了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定居生活。否則還需要治水嗎?搬個家不就行了?


牧漁子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是王朝?

王朝典型的特徵就是家天下,最高權力在家族內部傳遞,這才叫做王朝。然後再來看夏朝是否符合這樣的特徵。

夏王朝之前的歷史,歷史記載是比較亂的,從黃帝時代開始起,就形成了一個部落聯盟,稱之為炎黃部落。這個部落聯盟佔據了黃河中下游地區,而部落聯盟的首領,不是按照家族內部繼承的原則來傳遞,而是禪讓,因此從這一點來說,在夏朝之前,並不算是王朝。

其次,從考古學的角度來看。夏王朝是否存在,起初曾受到質疑,🈶人懷疑這個王朝沒有存在過。但是二里頭文化的發現,很大程度上證實了夏王朝的存在。二里頭遺址,應該就是夏王朝中後期的都城,因為裡面存在著大規模的宮庭基址和貴族墓地。

雖然沒有發現夏王朝的文字資料,但夏王朝的存在應該是可以確定的事情了,最後結合文獻和考古材料,至少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在夏王朝之前,還🈶其他的王朝。

大禹通過治水形成了巨大的權威,也因此而形成產密的組織機構,大禹的兒子也在之後啟憑藉著大禹的聲望和夏部族的雄厚實力,擯棄禪讓制,開啟了家天下的時代。至此,夏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


毛伯鋒


夏都晉南:

大禹部落源於隴西,遷居黃河壺口瀑布附近,定都晉南。

當然,腐儒腐儒附會編造篡改歷史是主流,真實的歷史可能是這樣的:

黃帝是上古西北(古河套)地區部落聯盟首領,曾強盛一時,最終被後世附會成華夏始祖。

黃帝之後,各地部落紛爭繼續,其後裔繼續在古河套地區活動,並建造石峁城。

其後,溫溼帶南移,古河套地區黃帝后裔分化為狄、氐、戎、強、鬼族、姬姓王族等部族,並慢慢遷離古河套地區,向四周擴散。

位於隴西的大禹羌部落逐漸強大,並慢慢向東遷移,最後到達黃河壺口瀑布周邊地區。

其間,各原統屬於黃帝帝國的部族間互相吞併,其中稱霸一時的有東夷顓頊部落聯盟、晉中唐堯部落聯盟、晉南虞舜部落聯盟、陝晉北部崇山部落聯盟、大禹部落聯盟等。

崇山部落聯盟後期主導石峁城,滅了唐堯陶寺部落聯盟。

虞舜部落聯盟北上,趕走了崇山部落聯盟,成為一時霸主,並將崇山部落聯盟首領追趕至羽山殺死。

崇山部落聯盟戰敗後投靠大禹部落聯盟,被大禹部落聯盟吸收。

大禹部落聯盟在虞舜時繼承崇山部落聯盟治水的工作,導水積石山、鑿開黃河龍門口。

大禹部落聯盟在主導治水工作過程中不斷壯大,最後奪取虞舜部落聯盟首領位置,虞舜在逃跑路上被殺。

大禹用13年時間統一西北諸部落後,御駕親征東夷伯益,兵敗南逃會籍病死。

其後夏啟強勢崛起,武力統一,可惜,夏啟死後又諸侯爭霸,夏朝被諸侯打的四處亂竄,在很多地方都建立過臨時戰爭堡壘性質的聚居軍寨。

最終,東夷商部落崛起,滅了夏部族,成為東夷部落聯盟首領。

此時,黃帝后裔氐、狄部族分化出的姬部落崛起,慢慢成為西北部落聯盟首領。

西北從伏羲到夏代遺址:

甘肅天水大地灣遺址,8000-4800年前。

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7150~5600年前。

陝西西安半坡遺址,6700~5600年前。

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公元前4600~前3690年。

有代表性的大型城池遺址:

1、石峁遺址。

2、陶寺遺址。

3、三星堆遺址。

在說下上華夏古傳承

河北人:燧人,共工,后土,蚩尤,夸父。

山東人:太皞,少皞,皋陶,伯益,后羿。

甘陝青寧晉人:弇茲,華胥,女媧,伏羲,神農魁隗,神農炎帝,軒轅,炎黃嫘祖,大禹。

太皞崇拜太陽、鳥,最後搞成龍。

伏羲蛇身(蛇紋身)八卦(龜)崇拜。

三皇五帝夏

燧人在河北,燒陶萬年前;華胥在陝西,生伏羲成紀。

女媧葬洪洞,炎黃源氐羌;堯舜禹晉地,夏建都晉南。

炎黃(蚩尤)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

中華民族來源於古崑崙山,女媧伏羲是人祖。

伏羲後裔分化為古羌、狄,其後演化出神農炎帝姜部落和黃帝姬部落。炎帝以姜水成,黃帝以姬水成。姜羌一體,姬氐(狄)同源。

炎黃西北部落聯盟與蚩尤東北部落聯盟融合,成為中華民族融合的前身,所以,後世尊炎黃(蚩尤)為中華民族始祖。

其實,應該是炎黃(蚩尤)子孫:

炎黃(蚩尤)為中華三始祖,稱炎黃(蚩尤)子孫順理成章。

當然,先祖蚩尤被嚴重汙衊醜化,是一個極大的誤會,這與後世腐儒附會編造篡改歷史有關。據傳蚩尤被黃帝尊為兵主,即戰神。這充分說明蚩尤的威名及其在征伐戰爭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現。當然,成王敗寇,腐儒附會編造篡改歷史是一慣的作風。自古都稱黎民的,可見,是蚩尤九黎部落後裔。

華夏:

華夏人,即中華人,即中國人。

一般認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是通用的,泛指中國人。

華胥傳華夏,華夏傳中華:

華、胥、夏,三字了互用,均為人的意思。

一般認為,華夏源於西北:

1、源於華胥古國:華胥陵在陝西,生伏羲成紀,女媧陵在山西,在西北。

據說隴山周邊是伏羲的諸夏部落聯盟,華山周邊是女媧的華夏部落聯盟。

2、源於地名:華山和夏水,在山西陝西。

3、源於炎黃:炎帝名華,黃帝為夏,在西北。

4、腐儒附會:衣服文化。

5、源於扯淡:花朵。

炎黃子孫是民國時期的公認說法:

這主要與中華民族的形成有關,傳說,漢人祖先是由炎黃華夏部落聯盟與蚩尤部落聯盟合併、融合而來,所以,後世漢人遍尊炎黃為祖先,自稱“炎黃(蚩尤)子孫”。

當然,蚩尤也是中華民族始祖之一,自古就是稱黎民的,顯然是蚩尤九黎後裔。


用戶1789621402868715


至少我讀書從來沒這樣認為過,司馬遷寫《史記》時是在他之前無數考古學家考證形成的共識.,司馬遷自己本身也是考古學家,所以司馬遷寫史記說三皇五帝之前沒人能說清,就算三皇五帝之事各家是各家的說法司馬遷自已.也化了無數/的心血去考證才寫成,如果歷史可造歷史是過去的事,造真和假有什麼用,懷疑都無用,有人懷疑夏朝不存在,可《史記》這書是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人寫的,不過.是傳到今天了.,今天懷疑有用嗎,說考古求證,華夏大地乃熱土,能有多少地方沒人生存開墾過,就是今天你認為的寶物在我手中可能就是一文不值的垃圾


白與黑946


準確的說,是中國人都認為這是個朝代,外國人特別是歐美人認為是部落。夏如果是的朝代就是中國有4000年文明史,不承認就是3500年。他們就認為中國人不是土生土長的民族是從外地遷過來的,就是否定中華文明史。就有了所謂非洲智人遷徙到中國的說法,會摧毀我們的文明自信和文化自信。


我棒棒噠哦


早已經確定中華民族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嗎?人類是猿轉化來的也是個偽命題。馬航370覓無影蹤,眼前發生的許多事都搞不清,幾千年前的事情更是莫衷一是


用戶66184465258ok


“為什麼有的人認為。。。”要去問這個“有的人”。

我們怎麼去替這個“有的人”來回答他的認為。

“有的人”認為的事情,我們怎麼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認為,要這麼想。

猜猜猜,猜“有的人”大腦裡的想法從哪裡來


玉言


“夏”很難說是一個朝代,如果我們認為秦這樣的“大一統”是一個朝代的話。至少我們應該意識到在使用“朝代”這樣的詞時,我們面對的是不同的實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