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妹子李谷一的故事

李谷一,1944年11月10日出生于云南昆明,祖籍湖南长沙,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戏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南艺术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1961年被选入湖南省花鼓戏院任演员。1964年,演唱花鼓戏《补锅》被观众熟悉。1983年,参加首届春晚,是央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在观众的点播下献唱了《乡恋》等9首歌曲。1984年,参加春晚,演唱了6首歌曲,其中《难忘今宵》成为后来三十年春晚的结束曲。1996年,获美国ABI协会颁发的“世界艺术家成就奖”。1999年,获CCTV-MTV(中国中央电视台与美国MTV电视台)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湘妹子李谷一的故事

李谷一



湘妹子李谷一的故事

33年春晚《难忘今宵》李谷一唱了20年

在中国音乐界,李谷一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她在音乐界一直是一个传奇式的存在,因为演出曾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也因为演出她曾被置于风口浪尖、甚至被下过逐客令。

她的《乡恋》曾风靡大江南北,被誉为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有过那个年代记忆的人们至今还会记得那年春晚的如雷掌声。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起立鼓掌,经久不息。

年纪稍长的观众会记得,在80年代中国从封闭的社会走向改革开放、走向兼容并蓄的时候,她的歌声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更是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声音。这么多年以来,她不仅一直活跃在第一线的舞台上,同时以她的快人快语,屡屡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乡恋》 中国流行歌曲“开山之作”


湘妹子李谷一的故事

乡恋


1961年,作为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主要演员的李谷一,成功塑造了20多个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年轻姑娘形象,因主演首部花鼓戏电影《补锅》而成名。

1976年,李谷一为电影《南海长城》配唱主题曲《永远不能忘》。得缘于为电影配唱插曲的大量实践,她发明了一种“应景”的“气声”演绎方式。

“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就是这首气声唱法处女作《乡恋》,在1980年一经李谷一唱出便风靡大江南北。

谁会想到,歌唱者要经受暴风骤雨般的批判。谷建芬回忆说, “王酩写了《小花》,李谷一唱了《乡恋》,都被点名批评。当时团中央搞了一个15首歌’评选,《乡恋》得15万张票。有人说,这15万张都是流氓投票,这是流氓喜欢的歌。”

李谷一决定找个机会让领导来评理。听说邓小平同志要来参加她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唱会,她就想把这首歌唱给小平同志听,让他评评理:这首歌到底是不是反动的、黄色的?

结果演唱那天,小平同志没有来,中央乐团的领导却下了逐客令,“如果你以后还这样,就请到适合你的地方去唱”。

批判归批判,《乡恋》还得唱。在上海和南京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起立鼓掌;连续一年多,每天能收到歌迷来信100多封。

直到1983年中央电视台直播第一届春节晚会,观众热线高密度点播禁曲《乡恋》,广播电视系统的领导吴冷西部长,只得冒着风险,咬牙同意李谷一在全国人民面前演唱这首“黄色歌曲”。《乡恋》终于在春节晚会得以“正名”,被喻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

一年演唱两百多场

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和北京百花音响器材厂相继开始生产盒式录音带,现代意义上的内地音像事业从此起步。彼时,盒带的售价是5.5元,而绝大多数的工人和职员的月薪为30到50元。

在北京,流行音乐还没有成为乐坛的主流。李谷一也经常到广州太平洋去录制卡带,一首歌的版权为560元,一次性算清,之后具体翻制多少,她没有概念。她先后录制个人专辑十余版,销量曾居全国榜首。

磁带虽然热销,但在当时,录音制品的传播能量还远远比不上影视媒介。人们坐在新买进家的电视机前,听着李谷一,听着《洁白的羽毛寄深情》、《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知音》……

最多的时候,李谷一一年要演唱200多场。她出现的演出场合,歌迷即便是和现在的各路“粉丝”相比,也是非常的狂热。不仅如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李谷一的风光可谓是前无古人:第一次出访见到了美国卡特总统;成为第一个代表中国到法国演出的女演员……

文革中曾被视为黑苗子下放

李谷一在观众面前表现的是自信和风光,而她的另一面却充满坎坷。从她有胆量做中国通俗音乐的开拓者之时,就已经注定她的音乐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事实证明,命运就像老天早已设计好的一盘棋,她每走一步都有一招险情挡在面前。

1970年,因演出《补锅》,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修正主义黑苗子,她父母的家被抄,李谷一被下放到偏穷的瑶寨,要靠着劳动工分吃饭,一个年轻的生命懂得了生活的辛酸和磨难。

1980年,在一曲《乡恋》引发下,李谷一成了中国乐坛上离经叛道的众矢之的,招致了如同政治事件般的批评和批判,几个月里眼中淌泪心灵淌血。

2000年,她又因揭露东方歌舞团内部领导腐败问题,成为风波的焦点。因质疑和抵制领导班子公款私分,李谷一最后申请调离东方歌舞团,引身自退。

“离席门”事件

2011年,李谷一受邀作为点评嘉宾出现在金钟奖舞台。在全国总决选女子组比赛中,选手苏晴迟到,却破例获得上场演唱的机会。李谷一当场提出反对意见,并最终决定退席,并在离赛后发表声明,为了坚持大赛的公正与原则,对自己说过的话绝不后悔。一时间,各种支持、质疑、指责纷至而来,她的退场也在铺天盖地的争论中被演变为“离席门”事件。

整个事件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李谷一在与杨澜面对面交谈时首度详细谈到该事件的发展始末。她解释说,那个选手是弃权了,然后又回来了而且还迟到了,她觉得这样如果还要比赛就违反了公开、公正、公平,三公的原则,对其他选手不公平。因此她在发完言后,又问了监审,来了吗,主持人也在台上叫她的名字,还没来。她才退席的。

后来,节目播出的时候,才得知这个女孩子是奶奶病重,她要照顾奶奶,很多人在这时候发出置疑,称评委是不是该多讲一点人情味。直率的李谷一则依旧坚持她自己的原则,她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如果在底下跟我说了,我也坚决不同意。我以为她只是来参赛,而不是来表演。但如果是提醒我她是表演的话,那就会视情况而定了,金钟奖里面本来就安排了很多节目表演。况且我们点评嘉宾都在台上唱,评委也在台上唱。我们把那点时间省出来行不行?给那个想表演的孩子,这点人情,这点人文关怀,是做得到的”。

快人快语、直率的李谷一

从艺50周年,金钟奖的事情,只是让大家看到李谷一50年艺术生涯的冰山一角。她快人快语,她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是那么周全的去计较很多的结果。甚至可能不善于为自己辩护。她做各种大赛的评委也不在少数,也许因为直率、因为快人快语、因为坚持原则,她甚至在国外当评委的时候都得罪过人。

当时在国外,几十个国家在一起比赛,其中有歌手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进复赛直接进的决赛。李谷一当时就跟主办国提出了她的意见,但主办国会因为几国之间的一些微妙关系有他们的顾虑。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有一个处理办法,那就是少数服从多数。8个国家的评委,7个国家的评委都同意了,就China没同意,李谷一作为这个唯一没同意的China,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意见,同意该选手参加比赛,但是在比赛时给该选手打得分是零分。

这是爱憎分明的李谷一,她有胆识、有勇气,对原则不顾一切地坚持。

她曾经说过一句话,同样引起轩然大波。有人问她说,现在唱歌比赛的选手,外表重不重要。或许大部分评委都会说,我们主要还是要看她的歌唱得好不好,我们还是要从技巧、歌唱的技艺上来评判她。但李谷一却说:“我喜欢漂亮的选手。在同等条件下,因为是电视大奖赛,当然漂亮一点的,肯定占便宜”,这话说完立马又把李谷一置于舆论轰炸中。还有观众在电台连线时直接对她说,“我过去对您特别崇拜,自从您讲了这个话以后,我一落千丈”。李谷一则坦然应答道:“你认为你自己长得怎么样”?他说我觉得我自己长得还可以。李谷一说那你担心什么呢?接着还回了他一句话,“谁会认为自己长得不漂亮?在这个世界上没有”。

“我经历过很多痛苦”

她的一生曾经有过很多的痛苦。现在遇到的这点小小的风波,也许与她当年唱《乡恋》的时候,遇到的争议相比什么都算不上。

那个时候的李谷一还只是一个刚刚在成长的歌手,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受着巨大的压力。她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要批判我?我想把歌唱得好听一点,唱得抒情一点,唱得人情味一点,为什么就是靡靡之音、黄色歌曲或者是厕所歌曲,就不能理解?”她唱《乡恋》的时候,是80年,79年12月份录的音。80年元旦的时候,报纸上就开始批她。尤其是一些权威人士。很多人说不要听那个“李丽君”的歌,那个时候李谷一还没有见过邓丽君,也听不到她的歌,但她被称为大陆的李丽君。

她是那个时代最具争议的歌唱家,但值得庆幸的是她的歌迷们,那时还叫观众,她的观众,不同年代的观众,都喜欢她的歌,喜欢《乡恋》。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歌打开了一扇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要不停地演出,不停地要采访。最多的时候,40天演了72场。演出到广西的时候,她得知自己女儿胳膊摔断了,却只能在电话里揪心。可这还不是最痛心的,最痛心的是在这40天期间,女儿回去照X光的时候,发现手的位置接得不对,歪了一点。3岁的孩子,硬是在X光的底下,把手重新再打断,再接。她只能是一边接电话一边哭着听孩子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我不是个贤妻良母”

她说自己其实很温柔,“表面这个你们看到的我所谓的很辣的性格,这都是在以前的环境下磨练出来的,我其实很温柔”。李艾问她“那你一般都对谁温柔”?她说“我真正温柔是对我的观众。”她笑着说她的先生和女儿说她在家里太霸道、太狠了,“观众看不到我这一面,顶多你们讲的那种泼辣、或者辣椒的感觉。”

或许这是辣妹子共同的特点,李谷一说在他们家里“他讲话没等他讲完,我就给他打断了。他说得那些事情我就不同意,所以,外界很多的对我的压力、痛苦,他去承受”。很长一段时间,先生为了支持李谷一的工作甚至在家里连“位置”都没有。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李谷一家里单位分的房子,大概60平米。李谷一当时参加中国青乐团的时候,还没有团址。她们中央乐团出来一小批艺术家,没地方办公开会,所有人就到李谷一家来,研究开会演出方方面面的事情。从80年开始一直到86年正式成立,前后大概有7年时间,这些年里“他都是用那种折叠椅,或者甚至就是到外边去,到外面的公共小区,楼梯旁边抽烟。我女儿作业就到同学家做,有时候到外面”,李谷一很内疚的说。

她说自己不是个贤妻良母,因为没有做到一个妻子对丈夫应尽的责任,哪怕回家给他做顿饭,这种机会很少,也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基本上没有参加过孩子的家长座谈会。“我孩子从小学念到现在都长大成人了,她埋怨我”,杨澜问她你现在想起来后悔吗,她却说:“没有后悔药可吃。但是现在岁数大了以后,我有些时间,我对孩子温柔一点,对我老头温柔一点。他发脾气的时候,我不发了。我女儿数落我的时候,我也不说了。只能有这个。”

这些年来,事业上的坚定,使她在家庭生活和情感生活中比常人更加脆弱。

2016年,是李谷一从艺55周年。55年是承载着岁月伤痕与时代记忆的55年。时间给过她很多的痛苦也证明着她的成功。而李谷一,在每一个湖南人的心目中,她是不老的传奇,她是家乡的骄傲,仿佛昨日般,她是我们心目中那个最直爽最可爱的湘妹子。在历史的音符里,李谷一就是那段最优美的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