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气到天然气 曾经的“奢侈品”迈入寻常百姓家

从煤气到天然气 曾经的“奢侈品”迈入寻常百姓家

管道铺设场景

为保护杭州风景区,发展旅游事业,国家计委于1984年12月19日批准在杭州城北杜子桥附近建设日供气量为30万立方米的煤制气厂。工程于1985年通过初步设计,1986年12月29日开工,经过4年多时间,占地2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煤制气厂基本建成。

1991年,杭州开始供应人工管道煤气,首先把煤气送到市区曙光新村等小区居民家中。到年底,杭州共有1.5万户居民用上管道煤气。

曾经的“奢侈品”迈入寻常百姓家

打开煤气灶,蓝色的火苗倏然升起,天然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事物。但在上世纪80年代,能用上钢瓶液化石油气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

为了满足更多居民的用气需求、提高杭州城市形象。1982年3月,杭州煤气厂筹建处正式挂牌成立,1991年8月,杭州煤制气厂开始供应管道煤气。自此,管道煤气进入杭城寻常百姓家。

2004年7月底,杭州天然气北门站实施进杭通气点火,东新路沿线1700多户居民率先用上了天然气。城市燃气从人工煤气转为天然气,并很快在大杭州整个区域范围内加速覆盖。

今天,这些在杭州燃气发展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故事,将在杭州市燃气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忠平的讲述中徐徐展开。

近十年披荆斩棘 杭城开通人工管道煤气

为什么要发展管道煤气,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老杭州都能用自己的经历来回答。

当时,杭州液化气气源受到限制,而居民的用气需求又十分迫切,即便推出了议价液化气,仍然是供不应求。

“钢瓶液化石油气就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一本液化石油气供应证甚至可以换一间房子。”王忠平回忆道。

而杭州作为一个风景旅游城市,发展管道煤气对于保障民生、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以及交通运输,尤其是提高城市投资环境,更是意义深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管道煤气提上了日程。1982年3月,杭州煤气厂筹建处正式挂牌成立,主要任务就是编制杭州煤气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计划书,待批准后负责实施。

“但杭州从来没有建设过管道煤气的经验,资金、人才、技术都是难题。”王忠平说,“怎么办?就去上海、北京这些已经用上管道煤气的地方‘取经’,并从全国调来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新分配的大学生。当然,筹建处也在想方设法自己培养起各类紧缺人才。”

尽管这一路走得并不容易,每一步都有充满变数的考验。但筹建处上下一心,一点一点将蓝图化为现实。

1986年12月29日,杭州煤制气厂正式开工,管网设计施工也在同步展开。1987年夏天,杭城北部的大关路上,杭州历史上第一条煤气管道正式铺设。

四年风雨兼程,截至1991年5月,筹建处管线营业所完成了46.7公里中、低压干管的铺设任务和7座过河管桥建设,为企业和居民用户安装户内管达数万户,输配管网工程全线贯通。5月30日,杭州煤制气厂4号门直立炉点火烘炉,宣告杭州城市管道煤气项目建设从基建向生产过渡。

“1991年8月26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王忠平感慨道,“杭州曙光小区1幢1单元602户率先点火开通。同一天,杭州管道煤气公司陆续为已经安装好管道的用户正常供气,首批供气1.5万立方米。”

这标志着,杭州在发展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同时,终于跨入人工管道煤气时代,杭州城市建设跨上新的台阶。

管道煤气迈入天然气时代杭燃创新推出服务新举措

管道煤气的开通,不仅给居民带来了方便和实惠的用气价格,也让部分对燃烧要求高的加工工艺成为了可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管道煤气也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人工煤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氢气、一氧化碳等,如果发生泄漏,容易造成中毒和爆炸事故。”王忠平介绍,“更严峻的是,长期以来杭州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将带来环境污染、能源利用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杭州把目光放在清洁能源——天然气上。在西气东输尚处于规划和建设的准备阶段,杭州就启动了天然气利用工程的筹备。

2002年7月,西气东输管线工程正式开工,干支线结合的结构布局,为长三角地区广泛使用天然气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3年6月,杭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高压管线开工;同年8月,接收西气东输(湖州)方向至杭州天然气的北门站也启动建设。

“2004年7月,天然气在北门站进杭通气点火,德胜东村、长木新村、电信巷等1700多户居民率先用了天然气。等到了2005年,原来主城区22万户管道煤气用户都用上了天然气,足可见天然气的受欢迎程度。”王忠平说,但这也意味着,管道煤气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与此同时,天然气还在加快在大杭州整个区域范围覆盖的步伐。截至目前,杭州燃气共有130万户天然气居民用户,铺设有235公里高压管线和近7000公里的中低压燃气管线。

为了给杭州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提供“安全、安心、安居”的燃气服务,杭燃集团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举措。比如,开展“4+X”现场服务活动、上线网上“19服务厅”、推出不入户抄表、打造用气报装“312”标准、设立客户中心等。

王忠平表示,随着国家油气改革的推进,未来杭州将与上游及长三角更多地区的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多气源保障天然气的供应,降低成本,惠及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