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贝母亩收入可达2万元,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收益呢?

贝母为最常用中药,需要量大,价格一直看好,以川贝为例,每年的需求量超过100万千克,所能提供的川贝母不超过20万千克,缺口很大,价格持续上升,由1993年的每千克300~400元,目前已上升到每千克600~800元。人工栽培一般每亩可收350千克左右鲜贝,如果采用鳞茎无性繁殖,一年收获,除去种鳞茎的投入,商品贝母的收入可达2万~2.6万元。种植贝母效益之高,收益之快,是其他农作物不可比的。

种植贝母有两种繁殖方式,一种是有性繁殖,除浙贝母和湖北贝母外,都可进行有性繁殖,即用种子繁殖。还有一种是无性繁殖,一般只要一个年生长周期即可收获,收益快。因此,是目前能提供较多商品量的浙贝母和湖北贝母的主要生产方式,其他各贝母种也都能用鳞茎进行繁殖。但其繁殖系数低,一般每播种1千克种鳞茎,只能收获2 ~3千克新鳞茎,增长率仅1~1.5倍左右,成本高。而且多代无性繁殖,种性退化,病害严重。

种植贝母亩收入可达2万元,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收益呢?

1、有性繁殖

(1)建立种子田。

有野生贝母资源的地方,最好采挖已开花结果的野生大鳞茎作母种;也可用有性繁殖五年生大鳞茎作母种;在没有野生资源和尚没有有性繁殖鳞茎的地方,可在无病虫害的生产田中,选取已进入开花结果年龄的健壮成株的鳞茎作母种。母鳞茎要色白饱满、无病斑和破损。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阳光充足、水源方便之处建种子田。

种植前,土壤、肥料和母鳞茎都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可参照“人参”),然后,按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将母鳞茎种在种植畦内,注意搞好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具体方法与以下所述“无性繁殖”相同)。每亩种子田,约需母鳞茎17000颗,以后只要每年取出分生的子贝,间疏出过密的新形成的鳞茎,加强肥培管理,建立的种子田可连续采种4~5年,5年以后,要重新选地和选母鳞茎,另建种子田,淘汰原来的种子田。

种植贝母亩收入可达2万元,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收益呢?

(2)种子的采收和处理。

贝母植株开始萎凋、蒴果由绿变黄时,选晴天中午,分批将成熟蒴果剪下,理整齐,扎成小把,晾干,脱出种子,除去果壳和秕粒,用湿沙与种子按3∶1(体积比)的比例拌匀,层积入林下或室内的坑或木箱中,坑(箱)宽40厘米、深20~30厘米,层积厚10~20厘米,盖上苔藓、松萝等透气保湿性能好的材料10~15厘米,要保持覆盖材料充分湿润,每隔10天左右将层积的种子翻拌一次,以保持坑(箱)内湿润适度而均匀。

(3)播种。

整地、施底肥、作畦与一般苗床相同,但贝母种子粒小质轻,幼芽破土力弱,因此,苗床土粒要细而疏松,才能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由于贝母一二年生实生苗的鳞茎个体小,宜密播,以在畦面均匀撒播,种子不重叠为度,每亩约需播种25千克。播下种子后,立即用过筛后的腐殖土或腐熟的、经过筛的堆肥末覆盖,厚2厘米左右,再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以利保墒,防止土表板结和“冻拔”。

种植贝母亩收入可达2万元,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收益呢?

(4)苗床管理。

在早春解冻后,幼苗未出土前,揭去覆草,将苗床表土轻轻耙松,再加盖草。当出苗20%左右时,揭去盖草。一二年生幼苗怕暴晒,要搭一活动矮棚遮荫,荫蔽度50%左右,阴、雨天揭棚炼苗。一般第一年不必追肥;第二年可适当追肥:出苗后,追施腐熟的稀薄人粪尿水或0.5%尿素液1次提苗;4月下旬可再追1次,促进鳞茎生长。夏季倒苗后,除尽床面杂草,用细碎人畜干粪施在苗床上,然后用细土覆盖培土1厘米厚,并修补荫棚,保护越夏和越冬。早春元月至2月份出苗前,再轻轻耙松床面表土,以利出苗。

(5)移栽。

一般在苗床培育两年,当第二个生长季结束,地面倒苗后,经过越夏,于8月份地下鳞茎萌动前采挖。此时,小鳞茎在苗床土壤中基本上是一个挨一个,采挖时要特别仔细,不要碰伤,要用特制的尖小窖锄松土后,将小鳞茎拾起,边拾边将破伤的鳞茎拣出,将重量4克以上的大个鳞茎也拣出,加工成商品。其余小鳞茎移栽大田。

用于移栽的大田,同样要整地施肥,开沟作畦,采用条播方式,条播沟距10厘米,深3~5厘米,沟内施入经堆沤发酵的饼肥、过磷酸钙、人畜粪水,与土拌匀,但须注意肥料不能与小鳞茎接触,施肥后可在沟内先撒上一层薄薄的腐殖土或细土,再将小鳞茎排放在浅沟中,株距3厘米左右。播后,覆盖土3~5厘米。畦面用稻草、作物秸秆或小树枝覆盖。一般移栽后1~2年即可取挖加工,商品规格绝大部分达一级标准。

种植贝母亩收入可达2万元,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收益呢?

2、无性繁殖

(1)种鳞茎的选择及贮藏。

最好选用有性繁殖的2~3年生鳞茎作种栽,可有效地防止病害发生。如果要用无性繁殖的鳞茎作种栽,则必须选择生长整齐、长势健壮、无病虫危害的贝母地作为留种田。还要在留种田中进行一至数次淘汰性选择,即将生长欠佳或有感病嫌疑的植株,连土一起挖出来,带离田外。掘穴,在其周围用1∶500倍代森锌或撒石灰粉消毒。在种鳞茎收获后,选大小适中,一般以每千克有鳞茎300个左右为宜,并且无破损、无斑点、色白、有光泽、充实饱满的鳞茎留作种。种选好后,要立即进行适当贮存,安全渡过夏天。

贮藏方法可采取:①选通风良好的房间,在室内地面铺一层湿沙,厚约13厘米,放上一层贝母,再铺13厘米厚的沙,如此存放3~4层,最后盖上13~15厘米厚的沙即可。贮藏前,沙和种鳞茎都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参见“人参”等),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发现有霉烂的鳞茎,要及时除净。②大地留种过夏,即在留种田选定、并将劣株淘汰后,暂不起挖,就地过夏,但在畦面上要加盖17厘米厚土层,以降低土温和温差,到播种时,再边起挖,边颗选,边消毒,边播种。

种植贝母亩收入可达2万元,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收益呢?

(2)繁殖方法。

一般多采用完整鳞茎繁殖,栽种一个鳞茎,来年生出两个相似的新鳞茎,而母鳞茎烂掉,一个新鳞茎要留作种用,只有一个新鳞茎能作商品,为了节约用种,近年来,已试验采用分片、切片、切鳞茎盘、心芽等繁殖,但技术性强,尚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①分片繁殖:用手将鳞片掰开,一个鳞片带心芽,一个鳞片不带心芽,都可作种栽,但以带心芽的鳞片生长快,产量高,不带心芽的鳞片,可以晒干后作商品。②切片繁殖:用小刀从鳞茎上端往下切成2~4片,每片都要带一定的生根点。

③切鳞茎盘繁殖:从鳞茎盘基部厚约0.4~0.5厘米处横切,下部的鳞茎盘作繁殖材料,上部的鳞片经晒干后作商品。④心芽繁殖:用手将鳞片轻轻掰下,掰下的鳞片,晒干后作商品,只留心芽作繁殖材料,但要注意要保持心芽有一定生根点。经分片、切片、切鳞茎盘、留心芽作种栽的,在切后要立即拌入新鲜草木灰,让草木灰涂住伤口,以免浆汁流出,影响生根发芽。而且经处理后不宜存放,应随处理随栽种,第一年一般都得不到商品贝母,要2~3年后才可收到合乎规格的优质小籽贝母。

种植贝母亩收入可达2万元,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收益呢?

(3)选地。

除按贝母的生长发育对土壤的要求选好田块外,为预防贝母病害,要特别注意贝母不能重茬,凡种过贝母的田块,不宜连续再种;前作为马铃薯、红苕(红薯)、萝卜等易患晚疫病、黑斑病、根腐病等根部(地下茎)病害的田块,不宜种贝母。

(4)栽种。

应避开高温期栽种,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好。但也不可过晚,要在9~10月根萌动前栽种,如果栽种太迟,栽种时抹掉了新生根,就会成为“闷生”,第二年不出苗,影响产量。栽种时,整地施肥同常规,在厢面上先开播种沟,沟距20厘米,作留种田的栽种宜稍深,10~13厘米为宜,长出新鳞茎的鳞片抱合得紧,利于保护芽头,收获的种鳞茎质量好;如果是作商品的贝母田,适当栽浅些,5~7厘米为好,浅栽,鳞片增长快,利于增产和商品加工。栽种时,鳞茎芽头朝上,按13厘米的株距摆入沟中,然后覆土。

(5)田间管理。

贝母地上部分生长时间非常短促,分为新鳞茎的形成期:即从出苗到母鳞茎消失期间,主要依赖母鳞茎供给养分。新鳞茎的生长期:主要依赖植株叶片制造的同化产物供给养分。田间管理除了注意搞好清沟排渍外,主要是除草和施肥。在早春出苗后展叶前,追1次肥,促进地上茎叶生长;还可在4月底5月初补1次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早春未出苗前,进行浅松土和清除杂草,以利出苗,在生长期内,一般进行1次松土、2次除草即可。地上部分枯萎后除草,要浅锄,以免伤害地下鳞茎。我是农人答农事,如果您有其它的见解或补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

种植贝母亩收入可达2万元,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收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