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有個現象:很多收入一般的人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時,都會冒出這樣一個想法:還是沒錢啊,有錢就不會這樣了;經濟富裕的人出一些“醜事”時,大家會一致評論:都是有錢鬧的啊!
這兩句話明顯的揭示了:問題的根源不在於錢。
中國人追求物質生活,而忽略創造精神生活層面的程度,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這也是為何奢侈品在中國銷售量最好的深層原因之一。
1.“偏科”嚴重的教育文化
好好學習,才能考個好大學,將來才能找個好工作,才能掙大錢,家裡的事兒你不用管,只管好好學習就行了。
這句話經常被80後,70後的父母提及,我覺得尚能理解,因為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有一段時間確實是這個現象。
可在2019年,我還能聽到有家長給自己的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這些家長還覺得這樣做是讓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睜眼看看吧,你從一開始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教育氛圍中,出現了厭學,逃學,打架鬥毆,甚至最後抑鬱而自殺的現象,還有很多孩子拿到證書後再也不彈鋼琴,不跳舞,不畫畫了......
每年高考結束後,都會有學生自殺的消息傳出,而這些選擇自殺的孩子中,往往不是學習很差的學生,反而是平時學習成績相對理想,高考成績沒達到自己期待或者父母期待的考生。
為什麼現在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
這些年,中國人在物質層面的創造,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是出於慣性,大家還走在所有問題都要為“掙錢”讓道的路上,還走在不斷的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的路上;爸爸媽媽出去掙錢,孩子交給老人帶,和爸爸媽媽情感上長期缺乏溝通;婚姻千瘡百孔,但是還能給我經濟基礎,忍著吧,我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
孩子在掙錢比陪伴孩子更重要的社會環境下,在焦慮不穩定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內在心理狀態極易受到衝擊,也沒什麼奇怪的了。
婚姻經營之道,教育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對一個人,一個家庭如此的重要,可是很多人憑著本能就衝了進去,焦慮抱怨的同時,並沒有去學習提高自己,健康的人格是什麼,很多父母不知道也不感興趣。
2.所謂的成功者
我們的社會還有一個現象:追求“看起來很好”的成功,房子,車子,票子,擁有很多這些資源的人,很容易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妻子數落丈夫:你看人家誰誰誰家又買了套房......,這個場景是不是像極了小時候父母數落孩子:你看人家誰誰誰學習多好......
在這樣的普遍社會現象下,不知不覺中,成功的標準就只有一個“以錢的多少來衡量”,而忽略了在情感的部分,有人回應和懂得,是多麼的重要。
許多人也都忘記了去思考:對你來說,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很多年前,馬斯洛都已經把人類需求的五個層次標出來了,最基本的是生理需求,可是很多夫妻在親密關係方面做的並不怎麼樣,婚姻關係能好到哪裡呢?
隨大流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大家不都是這樣過得嘛。
而且這種想法還被稱之為“成熟”,在這裡想和大家分享一段周國平的文字:“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3.生活的真相
只要是人,不管你有錢或者沒錢,註定過的是充滿煙火氣的生活,是逃不掉生活的酸甜苦辣的,我們要做的不是逃避這些令我們不舒服的人,事,物,而是去迎面擁抱它,去看看:生活啊,這次你又想教我一些什麼呢?
如果你能夠為自己,為你在乎的人,創造出豐富的物質生活當然是更好,如果不能,也千萬不要內疚和自卑,學著為你的家庭,家人帶去一份溫暖和支持,也是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你的付出同樣有價值!
生活是複雜的,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學習書本知識不應成為一個人成長的全部或是主旋律,掙錢,也不應是你唯一的人生目標。
【文章作者簡介】懂小七,多年在心理諮詢行業,芳香療法行業深耕,擅長夫妻情感諮詢,親子問題諮詢,家庭治療。
閱讀更多 懂小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