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活佛仓央嘉措,抛却光环,潜心三十年,创活佛新门派

公元1716年的一天。

清晨,朝阳初上的雪域高原,一个面容俊朗的高僧,远远眺望拉萨。

身后,是紧紧跟随他的11名弟子。

他的脸上,满是沧桑后的慈悲,眼里,是湖水般的宁静。

他就是十年前,青海湖边那个月圆之夜,神秘消失的六世活佛仓央嘉措。

西藏活佛仓央嘉措,抛却光环,潜心三十年,创活佛新门派

01、 寻找缘定的佛国圣境

在印度、尼泊尔游历十年,当年那位天才的诗人,少了一份稚嫩,多了一份深沉;少了一份不羁,多了一份洒脱。

这十年,人们叫他阿旺曲扎嘉措。

此刻,远远地眺望,只需一眼,便了了前缘。

然后,转身,他带着他的11名弟子,迤逦向东,要去寻找缘定的佛国圣境,涅槃后的心灵绿洲。

1716年春,仓央嘉措从西藏前往青海,在青海盘桓了一个月,在青海湖边,他静静地伫立,望着澄澈的青海湖,回忆十年前的往事,略有感伤,但在心里,已泛不起一丝波澜。

之后,他带了11个徒弟,从西宁起程前往阿拉善。

他们一路托钵而行,于1716年8月到达朝呼尔陶鲁盖,由此,进入蒙古秘境阿拉善。

西藏活佛仓央嘉措,抛却光环,潜心三十年,创活佛新门派

在仓央嘉措心里,这一趟远行,还要了却一桩十年来,一直埋在心底的愿望:寻找桑结嘉措的转世灵童。

十年前,在那场蒙、藏高层的政治斗争中,他的恩师桑结嘉措被拉藏汗杀死。

在外漂泊的十年中,每每梦到培育自己的恩师,便泪流满面,长夜难眠。

据《琵琶音》记载,仓央嘉措一行,循着神迹的指引,艰难跋涉几个月后,到达了一个叫匝布斯尔乌素的地方。

已近黄昏,突然听到一个婴儿响亮的哭声。

仓央嘉措浑身一震,继而双手合十,眼中含泪,口诵:这就是我的恩师。

那分明就是恩师桑结嘉措的声音。

徒弟上前敲开了门,仓央嘉措口念佛号,走了进去。

那个扯着嗓子大哭的,2岁的小男孩,一见他,立刻破涕为笑,如见亲人。

西藏活佛仓央嘉措,抛却光环,潜心三十年,创活佛新门派

在《仓央嘉措传秘传》中,后来的广宗寺活佛阿旺多尔济,记载了当时的情形:

"初冬月(阴历十月)十二日,德顶葛根坐下骑着一匹白马,马鞍马嚼子都很漂亮,马胸前还带着一双缨穗……十一位徒弟跟随左右……那时,我才两岁。老人告诉我,当时我是爬行爬到德顶葛根怀里的。德顶葛根慰着我的头,慈爱地说声'阿次曼!'"。

阿次曼是藏语,意为"可怜的"。

德顶葛根为蒙古语,意为:最高贵的活佛。

仓央嘉措终于在蒙古秘境,找到了桑结嘉措的转世灵童。

十年过去,他对苦苦培育自己成长的恩师,终于有了一个略可宽慰的交待。

感恩,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稍减,

善良,不会因风沙的磨铄而暗淡。

总会在某个清晨,重温昨天的故事,

总会在某个夜晚,重续割不断的前缘。

02、 结缘阿宝王爷、道格欣公主

仓央嘉措行走阿拉善的几个月间,有关一个大德高僧的故事迅速在这片土地上传扬。

一天,天色渐晚,仓央嘉措师徒12人经过一个部落,一个牧民见他们到来,跪地泣哭不已。

仓央嘉措询问得知,这个牧民给主人牧羊,近几天来,每天都有一只羊被狼吃掉,他不知如何向主人交待。

仓央嘉措当即亲去替牧羊人求情,但主人暴怒不已,没有丝毫让步。

仓央嘉措手拨佛珠,双目微闭,只听得远处传来一声哀凄的狼嗥,不一会儿,一只野狼如被神力牵引,径入房中。

仓央嘉措在地上划了个圈,那只狼乖乖地伏在圈中,可怜巴巴的样子。

仓央嘉措说:羊是它吃的,你和它理论吧。

西藏活佛仓央嘉措,抛却光环,潜心三十年,创活佛新门派

那个主人骇得惊惧不已,一下子跪在仓央嘉措脚下,连呼罪过,愿立刻皈依。

我相信这个故事,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用世俗的思想,根本无法解释。

自从仓央嘉措来到阿拉善,发生了很多灵异事件,被人们争相传诵。

阿拉善的最高统治者阿宝王爷,也耳闻了仓央嘉措的许多传奇,遂命阿拉善最有身份的长者,去奉迎这位圣僧。

通过一番学识和智慧的较量,王爷和道格欣公主很佩服这位从西藏来的高僧,并且支持他在阿拉善建立寺庙,弘扬佛法。仓央嘉措得到了王爷和道格欣公主的信任和支持,开始了他在阿拉善的宗教活动。

道格欣公主是清朝第一位下嫁蒙古王爷的公主,她被仓央嘉措的学识、风度所吸引,成了他的铁杆粉丝。

出于对这位仓央嘉措的敬爱,道格欣公主曾用自己的青丝做成一个发髻,上面缀满了绿松宝石,精美至极,敬献给圣僧。

他被当地百姓称为"德顶格根",意为"最高贵的活佛"。

德顶格根不仅在阿拉善,在甘肃、青海诸多藏传佛教地区都有着崇高的威望。

他在各地传教授戒数十年,以道行高深、普度众生享誉各地。

西藏活佛仓央嘉措,抛却光环,潜心三十年,创活佛新门派

阿宝王爷从他的道行、学识及诗歌里已明了,这位圣僧就是六世活佛仓央嘉措。

只是,往事已过,眼前的圣僧,是这片土地的福音,是他们心中的上师。

是龙,就要行云布雨;是虎,就要啸傲山林。

纵使是以不同的姿态,仓央嘉措,依然是这个世界的王者。

03、 300年后,他依然润泽着这片土地

阿拉善比不上拉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但也是水木明秀的福地洞天,

能够在这里不受打扰地修佛参禅,对于看过波谲残酷世事的仓央嘉措来说,又复何求?

在这里,他静心礼佛修行,建造寺院,收徒授戒,成了人人敬爱的圣德高僧。

西藏活佛仓央嘉措,抛却光环,潜心三十年,创活佛新门派

30年的光阴,悠然而过。

1746年夏,承庆寺建好7年后,64岁的仓央嘉措在寺中安祥圆寂。

他的弟子们将上师的遗体进行了处理,安放于银塔之中,先后供奉于承庆寺、昭化寺。

1760年,广宗寺建成后,便将遗体移入新的寺院中供奉。

仓央嘉措圆寂后,在阿拉善形成新的活佛转世系统,由西藏教廷授予"伊拉古克桑班第达贡卓诺门罕"尊号,清廷则颁赐"大格布呼图克图"尊号,而阿拉善百姓则尊称其为"德顶格根"。

仓央嘉措的法体被世代供奉,成为广宗寺镇寺之宝,称为"德顶格根马尔唐"。

西藏活佛仓央嘉措,抛却光环,潜心三十年,创活佛新门派

而广宗寺也在仓央嘉措之后逐渐繁荣,一度极为辉煌。逐渐成为各地佛徒交流之地,成为西北地区极负盛名的佛教学校。

生前广受尊敬,死后哀荣备至,我们心中的活佛,可算得圆满。

圣德满人间,魂归阿拉善。

虽然1706年之后,他叫阿旺曲扎嘉措,但在他弟子们心中,他是永远的六世活佛,永远的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圆寂之后,他的心传弟子、桑结嘉措的转世灵童、广宗寺第一代活佛阿旺多尔济,以隐晦的文笔,写下了师尊的一生传记《一切知语自在法称海妙吉祥传记——殊异圣行妙音天界琵琶音》,简称《琵琶音》。

后人则直接将此书叫作《仓央嘉措秘传》。

什么是活佛?能给世间带来福音,能给这片土地以滋润。

西藏活佛仓央嘉措,抛却光环,潜心三十年,创活佛新门派

<strong>

仓央嘉措,甚至在300年后的今天,依然滋润着那片雪域高原,内蒙古阿拉善。

多少人因为热爱他的诗歌,踏上了那片土地,

多少人为了追寻他的足迹和故事,祭奠青海湖,徜徉八角街,行走阿拉善,

承载他修行岁月和法体的承庆寺、昭化寺、广宗寺,也因为 他的故事而至今香火鼎盛,成为旅游圣地。

雪域高原最大的王,拉萨街头最美的情郎,阿拉善秘境圣德高僧,

仓央嘉措,注定是这个世上永远的传奇。

雪满高原风满梁,湖水映月正徜徉,

秘境琵琶音一曲,至今犹在说仓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