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包河入选这一全国首批试点!含金量杠杠的!

重磅!包河入选这一全国首批试点!含金量杠杠的!

日前,财政部联合科技部、工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部署开展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经组织申报、公开竞争性评审、报财政部确认,包河区成功入选首批试点城市为安徽唯一入选县区

今天跟小包一起看看,作为全国试点的咱们都出台了哪些政策为企业“注入活力”!

重磅!包河入选这一全国首批试点!含金量杠杠的!

安徽首个“千亿城区”入选全国改革试点

根据试点办法,包河区3年时间每年可获中央财政4000万元奖励,以推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着力探索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改善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防范好民营、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切实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

重磅!包河入选这一全国首批试点!含金量杠杠的!

图 | 快速发展的合肥金融港

包河区金融机构集聚,民营经济发达,入选全国试点,不但是金融业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全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重大利好。

据《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作为安徽省首个GDP过千亿的城区,包河区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第41位投资潜力居全国第9位科技创新居全国第31位绿色发展居全国第38位新型城镇化质量居全国第57位

重磅!包河入选这一全国首批试点!含金量杠杠的!

图 | 综合实力稳中有进的包河区

近年来,包河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文化“金三角”产业,其中在金融领域,全区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440户,安徽首个金融小镇启动建设,国家级金融信息数据中心、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加快建设。

重磅!包河入选这一全国首批试点!含金量杠杠的!

图 | 滨湖金融小镇效果图

除了进行积极的招商引资外,包河区还通过持续优环境、育主体、促双创、创品牌、搭平台、强服务,不断推动民营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其中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区经济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就业。今年上半年更是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其中区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用“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

为了做好改革试点工作,区财政、科技、经信、金融等部门共同牵头完成了试点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未来3年,包河区将通过多部门协同推进,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经验,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为全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推动包河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重磅!包河入选这一全国首批试点!含金量杠杠的!

图 | 滨湖金融后台基地 王岩/摄

构建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是包河区的特色产业之一,在这次试点工作中,包河区力争通过3年努力,基本建成全国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使金融业成为包河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了实现目标,咱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保障,快和小包一起了解一下吧~

重磅!包河入选这一全国首批试点!含金量杠杠的!

图 | 产城融合的包河区

一、出台激励措施 完善普惠政策

1.出台区级高质量发展政策。不断加大金融业政策扶持力度,修订完善《包河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从加快金融产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直接融资、金融扶持实体经济三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速招引金融机构集聚,支持民营和小微企发展。重点支持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建设,对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或认可的绿色金融事业部(业务中心)、绿色金融专营分支行等专营机构,注册在包河区并开展相关业务的,给予相应的政策奖补。

2.全面落实滨湖金融小镇政策。出台《合肥滨湖金融小镇促进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围绕金融小镇“金融+科技”的产业定位,突出特色产业定位、产业生态圈构建、创新引领发展

三个方面,将为入驻企业提供“落户奖励”“发展奖励”“人才奖励”“创新奖励”等覆盖发展全周期的奖补政策,设立“金融科技创新奖”,遴选一批金融科技“瞪羚企业”和应用案例,加快特色金融业态集聚,推动金融特色产业发展。

3.创新产融对接机制。抓住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机遇,加大政府层面以及金融监管层面的学习与交流,提升政府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监管能力。鼓励金融机构与国内外领先金融机构建立业务联盟,定期进行市场信息、金融动态分析、金融产品研发层面的合作项目,运用区外的资源来推动本地金融市场的研发创新,增强本地金融市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二、着力打造平台 落实资金支持

1.加快区域内国有控股平台的整合与转型。对区内主要国资平台优质资产进行整合,

打造能适应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与金融创新的优质资本市场主体。借力资本市场,综合运用多种融资工具,为辖区内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助推。

2.加快组建滨湖金融投资集团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金融创新、服务发展”工作方针,聚集整合包河区科技金融服务资源与企业项目资源,推进区域内重大项目投资、助力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或隐性冠军落户包河;整合优化已有财政金融产品,为符合包河区主导产业方向的科创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在股权支持方面,依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扶持,在债权支持方面,除利用现有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滨湖源泉融资担保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外,积极探索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服务,研究整合推出“短期融资券担保”“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风险补偿基金”等组合措施,帮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微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时,

搭建企业信息动态监测与分析服务平台,建立区内优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企业融资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3.加速滨湖金融后援中心转型。加快引进更多金融ITO、KPO企业,推动当地BPO外包企业与金融科技企业、金融ITO的融合,加速转型为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构建金融外包产业生态,加快推进滨湖国际金融后援中心由早期的灾备、呼叫等成本中心集聚,向数据、研发、票据等价值中心、利润中心集聚升级,打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促进金融体系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加速汇集。

4.加快建设滨湖金融小镇。聚焦合肥科创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建设全省唯一金融类特色小镇——滨湖金融小镇。计划到2025年,金融小镇投资基金集聚中心集聚30家以上基金管理团队,基金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资本市场服务中心集聚50家以上的金融市场服务机构,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投融资、管理咨询和人才服务支持。

5.强化金融人才综合服务深化中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合作,推进面向金融人才的“金领汇工程”,吸引知名的猎头公司进入包河提供人才咨询服务,制定金融人才政策清单及概要手册,并设计高端金融人才引进“服务包”,为金融人才出入境、户籍办理、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提供一站式服务;设立“人才服务卡”,实行凭卡获得相关奖励资助和服务事项便利;建立金融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缩短审批周期,提供更加便捷的办事环境;定期举办金融人才沙龙、联谊会、专家论坛、专题讲座、人才培训等活动,促进金融人才信息共享与交流

6.全面落实金融产业规划。全面落实《包河区金融产业规划(2020-2025)》,坚持产城融合与产业集聚的理念,挖掘包河生态与文化环境优势,优化包河金融空间,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升载体综合品质,打造具有包河特色的金融街、金融小镇、金融总部和基金大厦。

计划到2025年,全区新设立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400家,金融产业收入年均增速力争20%以上,金融从业人员不低于15万人,知名金融培训机构3-5家

三、践行普惠金融 做大担保规模

1.完善机制,提高担保服务能力。建立区级专项资金、降费奖补、代偿补偿政策,形成政策合力,支持滨湖源泉做大做强,力争三年内将滨湖源泉注册资本从区县级前三提升到首位,担保规模位居区县级前列,实现在保余额达24亿元目标。

2.增信放大,引导资金投放。健康规范发展,稳定区内政策性担保公司放大倍数不低于3倍,充分发挥担保对信贷资金投放的引导作用,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资金投放规模,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难题,提高担保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3.降费减负,加大政银担业务转化。着力将普通流贷业务向“政银担”担保业务转化,设立政银担业务年度增长占比不低于10%目标,不断提高“政银担”业务比重,严格执行1.2%的费率标准,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推进业务风险分担落地。

4.解难纾困,提高续贷过桥服务效率。围绕小微企业贷款周转需求,设立“包河区小微企业续贷过桥资金”周转次数考核指标,指标任务为全年周转次数不低于12次,不断提高续贷过桥资金的覆盖面与受益面。

四、创新金融产品 服务小微企业

1.推出“科创贷”及系列子产品。对现有“科技贷”“创易贷”产品进行整合,扩大“科创贷”年度投放规模,设立

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目标任务,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纳入政银担业务体系,并通过区级财政风险容忍基金补偿的方式提高风险容忍度。围绕“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施“百企上市(挂牌)行动计划”,抢抓国家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战略机遇,同步对接上交所、深交所高层次资本市场,搭建企业、金融等信息交流平台,帮助科创专板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推动辖区科创型企业进军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包河区对接上交所“科创板”的培育孵化基地

2. 做大做强创新金融产品规模。大力发展农宜贷,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业务规模,实现在保户数、在保金额2-3年内翻番目标。创新业务模式,将税融通业务从线下申报拓展到线上申报,业务指标实现不低于10%/年的增速。通过成长贷产品积极扶持辖区内完成股改的小微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19年完成市级考核指标基础上,实现业务增长

不低于20%/年目标。

3. 持续创新“贷”产品。聚焦主业,衍伸产业服务链,围绕包河区产业规划重点方向,依托滨湖卓越城、安徽省广播电视产业园及地方创客平台,探索试点推出文化创意贷产品。积极扶持辖区内具有一定科技发展前景的企业申请科创板上市或从新三板转板,探索推出转板提升贷产品。支持打造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区,针对符合绿色金融示范区产业服务要求的环保型企业,推出绿色环保贷产品。针对智汇工园入园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与中关村协同发展基金合作推出协创贷产品。围绕政府采购平台拓展政府采购专项服务产品,针对大型政府采购招标项目,推出政采贷产品

4. 推动上市企业股权融资。积极培育、推动辖区内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民营和小微企业进军科创板;

建立动态后备企业库,引导企业与券商等金融机构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对于已进行上市扶植的企业,采取财政奖补覆盖上市前期费用融资模式,通过结合担保公司、金融机构,进行挂牌融资。以新三板、四板融资平台的上线和推广为契机,通过商业银行模式,为成长期中小企业直接发放授信,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健康快速成长;积极发挥银行机构及相关证券业务优势,对当地有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投行咨询业务服务,进行新三板挂牌交易指导,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全面专业化服务。通过商业银行模式与投资银行模式有机结合,打破传统银行金融服务壁垒,主动成为当地中小企业与资金市场之间的“红娘”,为中小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全方位金融服务;继续推动科技型企业股改,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开展价值评估测定,有针对性地向投资基金和各类金融机构推荐,促进融资对接转化率,助推包河区科技创新企业加快发展。

5. 创新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争取省市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投向包河;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和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股权基金等私募基金,依托10亿元的区属和泰产业投资母基金,尽快落实在谈的中关村协同启航产业基金、开润力鼎产业并购基金、长三角产业升级基金、和泰中城桉树产业投资基金、燕之坊专项基金等5支子基金设立;在合肥滨湖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础上,加快设立包河天使二期基金设立,推动建立覆盖企业生命全周期、对接上市挂牌全过程的基金体系,支持种子期、初创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

五、支持金融发展 优化融资环境

1.培养社会金融氛围。政府主动普及、宣传、推广金融理财观念和金融产品知识,举办各类金融展览、金融文化节以及专题讲座推广金融知识,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各自产品领域的专业优势,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知识的传播和产品信息的推广,提高公众金融意识。

2. 发展科技担保业务。与安徽省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辖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平台、科技研发平台、科技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供融资服务,逐步发展,探索建立滨湖源泉科技担保分公司,聚焦科技企业,围绕核心产业,加强扶持力度。

3. 探索推出供应链担保服务。根据辖区内企业特点,探索建立供应链金融生态。通过政府平台积极介入供应链金融体系,提供财政政策支持引进大型制造业企业、电商平台等供应链核心企业;整合辖区内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作为供应商和客户;通过金融集聚效应,引入供应链公司、保理公司等专业供应链融资平台,通过核心企业掌握上下游企业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探索应收账款抵押等方式缓解核心企业上下游服务商因信用等级不高、抵押物不足值难以获得融资的难题。

六、完善管理机制 防范金融风险

1.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筑牢金融安全底线,与中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合作,探索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与稳定检测指标体系,搭建金融科技监管综合信息监管实验室,对区内金融机构进行监督,根据评估开展分类管理。

2. 建立健全信用法规体系。依托辖区内省征信公司,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和披露制度,支持各类服务与金融创新的征信系统和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受益机制,提高信用行业监管水平。推动金融仲裁、金融法律服务专业化发展,探索打造包括金融法庭、知识产权法庭、金融要素交易平台、金融仲裁院等,支持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多渠道、高效率解决金融纠纷。

3. 建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搭建针对“7+4”类金融机构的信息资源库,完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非现场和现场监管,形成防范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惩“套路贷”、非法集资、非法证券等违法行为。

重磅!包河入选这一全国首批试点!含金量杠杠的!

咱们推出的一系列政策,

将进一步为民营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小包相信,

成为全国试点后,

咱们还将继续完善服务,

帮助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在包河更好落户、经营!

重磅!包河入选这一全国首批试点!含金量杠杠的!

素材来源 |

王嫣然 人民网安徽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