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得太明白不是好事兒,嵇康活得太明白,命都沒了

古人說:“難得糊塗。”可有的人就是不能“糊塗”,他們把這世界看透,非要按自己的意思活,卻大多難容於世。

人活得太明白不是好事兒,嵇康活得太明白,命都沒了

嵇康,“竹林七賢”之一,志趣迥異,喜好老子、莊子的人生哲學,對養生很有研究,按照喜好結交朋友,與阮籍、呂安、山濤、向秀相交甚歡。

嵇康不好做官,因為娶了曹魏的閨女被拜官,因此對司馬家專權很是有意見,拒絕替司馬家賣命,終日不幹正事兒。

嵇康把這濁世看得透徹,不願意涉足繁複的官僚政治,閒來無事他就進山採藥,研究養生保健。

他時不時背個揹簍拿支竹棍就慢慢悠悠走進深山,面對大自然嵇康由衷歡喜,身形意和自然相融,經常忘記時間,忘記自身,恍惚間成仙得道,太陽落山都不知道回家。進山採樵打獵的人們無意間看到他超然出世的身姿,都以為是遇到了神仙,半天都不敢挪步。

古時山中有真隱士,不像今天所謂的終南山上的隱士,還玩兒抖音。嵇康經常和那些隱士呆在一起,即便對方整天都不說話。

人活得太明白不是好事兒,嵇康活得太明白,命都沒了

對於養生,他認為只要調理得當,活個百八十年還是沒啥問題的,至於成仙得道那是胡說八道。

他的好友山濤,舉薦他代替自己的官職,遭到嵇康的反感。嵇康手書絕交信一封給山濤:“我把你當朋友,沒想到你卻一點不理解我,算了,絕交。”

別人求之不得的舉薦信,在他這裡就是對他的侮辱。

嵇康還喜歡打鐵,每天光著膀子輪著鐵錘打鐵。

向秀經常和嵇康叮叮噹噹的在家打鐵補貼家用,有一回兩人正在打鐵正值春風得意的鐘會來找嵇康聊天,嵇康把鍾會當成透明人,理都不理繼續打鐵。

鍾會恭敬地站了一會兒,很快就受不了了,面露不悅,覺得受到了侮辱,反身便走。

嵇康抬頭悠悠的問了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回道:“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憤恨的走了。

兩人自此結下冤仇。

人活得太明白不是好事兒,嵇康活得太明白,命都沒了

世界總是給這些特立獨行的人留下很少餘地,嵇康逍遙的日子也在別有用心的人精心設計下結束了。

那一年,呂安被自己的親哥哥誣陷,嵇康替呂安打抱不平,事情左牽右連嵇康就被關進了大牢,鍾會趁機對司馬昭進讒:“嵇康不是池中之物啊,得趕快解決掉。”司馬昭本來就對嵇康不做官不滿,又剛好超級喜歡鐘會,鍾會說啥都是有道理的,於是下令將呂安和嵇康處死。

嵇康臨死前和哥哥要來琴,在刑場彈奏了《廣陵散》,這是《廣陵散》最後一次在人間流淌。

對於死亡,嵇康並不害怕,他早已看透世間紛繁,也許他認為死亡也不失為一種別樣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