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初識彼岸花,只看到了它的美豔,卻沒讀懂它的孤獨與悲傷

初識彼岸花還是在七八年前,那個時候我一個人在成都出差,在去往客戶的苗圃時,在苗圃中的一片荒草中看到了這幾株特別的存在。

高高的花莖,讓彼岸花比周邊的雜草整個都高出許多,顯得亭亭玉立;花色十分豔麗,如血一般殷紅,看著十分的冷冽、嬌豔;

花瓣微微卷曲,花蕊又細又長,猶如綻放的荷花,又像正在向天祈禱的手掌,看著安靜而又縹緲,還有些神聖,十分美麗,但是這美麗又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那一年初識彼岸花,只看到了它的美豔,卻沒讀懂它的孤獨與悲傷

圖為盛開的彼岸花

那個時候雖然早就知道有一種植物叫做彼岸花,但是作為從小在北方農村長大的我來說,並沒有見過它的樣子,所以並不知道這天所見到的這幾株不知名的小花就是傳說中的彼岸花。於是,只此一眼便還是深深地就喜歡上了它。

後來向朋友詢問它的名字,才知道它就是彼岸花,傳說中只開在黃泉路上的花,於是感覺它的身上又帶了一絲神秘的氣息。

為什麼如此嬌豔的花朵,會被稱為黃泉路上的花呢?

那一年初識彼岸花,只看到了它的美豔,卻沒讀懂它的孤獨與悲傷

圖為盛開的彼岸花

我想相對來說比較有科學依據的說法,就是因為彼岸花的花期、與它的生長習性了。

彼岸花喜歡肥沃、潮溼、陽光相對來說比較少的地方,所以荒野、墳頭是它最喜歡的生長場所;而彼岸花主要分為春彼岸、秋彼岸兩種,分別開放於春分與秋分的前後兩三天,這幾天白天與黑夜的時間是一樣長的,相傳這時冥界之門會打開,人們可以與逝去的親人見面,交談。

於是,這開放於墳頭的彼岸花就被大家認為是指引他們與逝去親人相見的引路花了,而且只開放於陰陽兩界之間的黃泉路上。

當然,關於彼岸花的傳說有很多,有些十分是具有神話色彩的。

那一年初識彼岸花,只看到了它的美豔,卻沒讀懂它的孤獨與悲傷

圖為盛開的彼岸花

比如有一種說法是:

彼岸花是自願投入地獄的花朵,眾魔讓它回去,可是它仍徘徊於黃泉路上不願意離去。於是眾魔不忍心,於就同意讓她開在這黃泉路上,給離開人界的靈魂們一個指引與安慰。

據說當靈魂渡過忘川,便會忘卻生前的種種,將曾經的一切都留在彼岸;而在下一次輪迴時,走在黃泉路上聞到這彼岸花的花香便可幻想前世的記憶,就這樣忘記、想起、忘記、想起,一直輪迴……

當然,另外一種說法相對來說就更加具有愛情的色彩了:

那一年初識彼岸花,只看到了它的美豔,卻沒讀懂它的孤獨與悲傷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而守護彼岸花的是兩個妖精,一個花妖叫曼珠,一個是葉妖叫沙華,他們分別守護著彼岸花的花與葉。

可是由於彼岸花,花開的時候,葉子還沒有長出來,而有葉子時花卻早已枯萎,所以他們雖然共同守候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卻從來沒有見過面。終於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上天的規定偷偷地見一次面,他們一見鍾情,深深地愛上了彼此……

不出所料,天神知道了他們偷偷見面的事情,於是便將他們打入輪迴,並詛咒他們生生世世,永遠不能相見。

曼珠和沙華每次轉世時,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喚起前世的記憶,然後發誓要永遠在一起,永不分離;可是在轉世之後,卻又會再次跌入詛咒,不記得彼此,且永遠不能相見。

從那以後,彼岸花又叫做曼珠沙華,而且再也沒有在城市出現過,只開在黃泉路上的……

現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都喜歡引用彼岸花,可能因為它是眾多植物中唯一與死亡最為接近的吧,看到彼岸花就會知道它是黃泉路上的花、來自地獄的花,讓整個故事更加神秘。

在之前很火的《楚喬傳》中,楚喬掉入水中瀕臨死亡之際,背後顯現出的就是彼岸花的胎記;

在以盜墓為題材的電影《尋龍訣之彼岸花》中,大金牙、摸金校尉他們幾個所進的古墓,裡邊也有一株特別大的彼岸花;

那一年初識彼岸花,只看到了它的美豔,卻沒讀懂它的孤獨與悲傷

圖為電影《尋龍訣之彼岸花》中古墓內的彼岸花

而在《靈魂擺渡之黃泉》這部影片中,更是用彼岸花來作為結尾,暗示著孟婆與長生,生生相錯……

那一年初識彼岸花,只看到了它的美豔,卻沒讀懂它的孤獨與悲傷

圖為盛開的彼岸花

彼岸花是孤獨的,因為相傳它是冥界唯一的花,也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彼岸花是悲傷的,因為它花開不見葉,有葉花已落,生生永相錯;

可是,我更願意相信的是,雖然彼岸花的花與葉永不相見,但是它們都在默默地守護著彼此,深深地思念著對方。就像很多相愛卻不能相守的人所說的那樣,“只要他好,我好或不好,都不再重要……”

我是頭條號園林郎中,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更新園林養護技術知識,以及關於植物的小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