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特長?盲目報培訓班和興趣班,不是明智選擇

現在的家長,很多都很注重培養孩子的特長,比如鋼琴、繪畫、籃球之類的。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如果某個年紀很小的孩子,能夠彈得一手好鋼琴,或者畫得一手好畫,那是極為出彩的表現。

這樣的孩子,顯然更容易得到家長們的認同,孩子的家長也會覺得非常有面子。

在這種前提下,很多家長便開始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花大量的錢,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在孩子的特長上,一擲千金,只為了讓孩子有一項拿得出手的特長。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特長?盲目報培訓班和興趣班,不是明智選擇

我們的孩子,真的必須每個人都要擁有自己的特長嗎?

這個問題,要分兩個方面來看。

一方面,我們必須認識到,擁有一項拿得出手的特長,對於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健康的愛好,不但能夠陶冶情操,提高人的生活品質,更能夠給人的生活帶來持續的昇華。好的愛好和特長,是可以伴隨終身的。

尤其是對於當下的很多考試。在中考和高考中,特長生在分數上,往往會比普通學生更低。這就意味著,擁有某些特長的學生,比其他人有更大的機會考取名校,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先天領先別人一步。而且在以後的人生中,如果能夠將這種特長堅持下來,更有機會將特長髮展成職業,成為孩子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特長?盲目報培訓班和興趣班,不是明智選擇

有一項好的特長,真的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認識到。很多家長給孩子選擇特長的時候,又過於盲目,甚至完全出於自己的認識,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孩子某次覺得彈鋼琴很好玩,試著彈了一下,被人稱讚很有天分。父母便花了大價錢買來了鋼琴,並且給孩子報了專業的鋼琴培訓班。再之後,孩子有可能忽然不喜歡彈鋼琴,轉而喜歡打籃球了。這個時候,父母卻堅持讓孩子繼續學鋼琴,一學到底,最後卻又一事無成。

再比如,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選擇特長的時候,完全是出自功利目的,根本不考慮孩子是不是真的擅長。孩子有可能天分在畫沙畫,任其成長,將來長大之後,很可能會成為一名沙畫大師。但是沙畫在中考和高考的時候不加分,於是家長就禁止孩子學習沙畫,轉而去學習游泳。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特長?盲目報培訓班和興趣班,不是明智選擇

這樣的悲劇,一直在發生。

歸根結底,孩子的特長,不是家長能夠替他做出選擇的。真正的特長,是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歡,並且願意去經營一生的。但對很多父母而言,可能功利心就更強了一點,在替孩子選擇特長的時候,只考慮哪一個更有利,而忽視了孩子真正擅長什麼。

除此之外,特長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但並不是每個人的特長,都一定能表現出來。更不是每個人的特長,都能拿證,都能在大型考試中加分。

比如人際交往,有些孩子天生擅長經營人際關係,這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特長。看著別人家孩子彈鋼琴畫畫,敢於做一個在臺下鼓掌的人,一樣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類特長,看起來比不上那些能夠帶來實際好處的特長,但將時間放大到整個人生之後,我們會發現,這類特長往往更加有用。

總之,每個孩子一定都有自己的特長。但家長們眼裡那種,

需要刻苦學習之後,可以得到很多實際利益,可以在人前炫耀的特長,那就只能因人而異,需要單獨考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